不用开颅,中国科学家用介入式脑机接口,让偏瘫者动起来 | CyborgIN

CyberDaily 2025-08-04 20:13

资讯配图



《CyborgIN》:CyberDaily关于脑机接口-仿生义肢-赛博格的子栏目。





2025年初夏,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的一个普通病房里,一场非凡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一位67岁的偏瘫患者,坐在椅子上,全神贯注地想着一件简单却曾遥不可及的事:抬起左臂。几秒钟后,他那只半年未动的手臂,缓缓上扬。


没有脑电帽,也无需开颅。他体内的一套介入式脑机接口系统,读取了他脑中的“意图”,并将其转化为可被电刺激设备执行的信号,重新激活了沉睡的肌肉。这一刻,技术与意志短兵相接——一条通往运动自由的新路径,终于被开辟出来。


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中国科学家正在书写的技术现实。


资讯配图

项目团队正在为受试者开展介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中枢-外周-中枢:让大脑指令重新抵达四肢


这项实验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段峰教授团队牵头完成,联合多家医疗机构,构建了全球首个应用于偏瘫患者的介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系统的核心,是一种可植入血管内部的电极支架,它被精准送入大脑运动皮层周围的静脉,通过一根导线将脑信号传送至胸口下的无线传输模块,再由外部设备进行解码、控制电刺激。


“过去神经信号像高速公路,从大脑直达肌肉。脑梗是塌方,我们就是在废墟上铺一条备用道。”段峰这样形容这项技术的意义。


与此前的脑机接口方案相比,这种“介入式”模式避开了开颅的高风险,也比传统脑电帽读取更准确、更稳定——后者需穿越头皮、头骨与外界干扰层层阻碍。而植入血管的支架,正好在神经元活跃区域的“门口”,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大脑发出的微弱信号。


科学、伦理与愿望之间的三重博弈


这场实验背后,是一段长达三年的技术积累与伦理争论。


段峰的团队从羊脑、猴脑实验一路走来,终于在2024年底获批进行人体试验。但这场首例临床,迟迟找不到“愿意尝试”的医院和志愿者。


“我们找了三十多家医院,没人敢动。不是技术难,而是它是全新的,没先例。”段峰说。

直到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点头,一切才得以启动。


志愿者的遴选也极为苛刻:既要病情稳定、还有康复潜力,脑梗不能超过六个月。最终,一位曾在照相馆工作的老人走进了病房。沉默寡言,却神情坚定。他只是点头,说:“我愿意试一试。”


他的背后,是一整个跨学科团队:人工智能工程师、神经外科医生、康复治疗师、社会心理学者。心理学教授周详和她的团队日夜监测志愿者的情绪与意志波动,她解释:“情绪低落,脑电信号就会变弱。训练的第一步,是让他相信自己可以动。”


科技不是奇迹,它是放大希望的工具


短短十几天内,这位志愿者完成了简单的药品抓取动作。他能拿起药瓶,倒出胶囊,再把药瓶放回桌面。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动作,在很多偏瘫者眼中,已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资讯配图

受试者植入介入式脑机接口后,在设备辅助下实现自主抓握。


实验后,植入体被安全取出。没有感染,也无排异反应。大脑的这场“介入”,在技术上画上一个阶段性的句号,但在患者和团队心中,却是另一个逗号。


接下来的工作仍是漫长的。研究团队正筹备第二批试验,目标是将技术扩展至更大样本、更多病种——脑卒中后遗症、帕金森病、脊髓损伤、渐冻症……那些被困在身体里的意识,或许都能借此技术再次“说话”。


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将脑机接口纳入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项目,首次为这项前沿技术单独立项。在全国各地,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病房悄然建起:北京天坛医院、珠江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一个神经康复的新纪元,正在中国萌芽。


未来不是终点,是现在的选择


如果未来某一天,脑卒中的治疗不再止步于保命,而是延伸至重拾生活能力;如果残疾患者不再被动康复,而能“意图即行动”;如果技术不再只是工程成果,而成为人类尊严的一部分——这一切,都值得今天的努力。


该团队希望,在生命的边界上,让人有更多一种选择。


这是科技的理性,也是它的人性。





后记

赛博格是一个身份,也是人类迈向后人类、超人类的显现,但现在目标价值是,人们通过接入脑机接口、仿生义肢、外骨骼、植入物,得以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增强自身,从“牢笼”解放出来,去体验广阔的生活,实现自我。

我们组建了一个【CyborgIN交流群】,如果您也在关注脑机接口、仿生义肢、植入物...可以后台加微信:Seeranverse,加时请备注公司+姓名和关注或从事领域。



往期阅读:
MIT植入性仿生腿:当假肢不再是工具,而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 | CyborgIN38
迈向超人类:国内脑机接口在大众化,Neuralink视觉植入物明年测试,外骨骼与仿生义肢增强患者|CyborgIN37
国内脑机接口正在走入老百姓,各地医院陆续开设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 |CyborgIN36
意念操控iphone:苹果借助脑机接口为特殊人群解锁数字世界|CyborgIN35
重塑感知:脑机接口赋予瘫痪者“个性化”触觉新希望|CyborgIN|CyborgIN34
Axoft 成功完成超软高密度脑机接口人体临床研究,有望为癫痫、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症等大脑疾病患者治疗|CyborgIN33
当大脑突破禁锢:Neuralink的脑机接口如何帮助ALS患者重新走出户外|CyborgIN
Neuralink 申请 “心灵感应”、“盲视” 和 “意念力” 商标,脑机接口技术加速推进|CyborgIN30
脑机接口增强人类,Neuralink开放全球患者试验登记|CyborgIN31
全球首个手臂分离的仿生手;BrainCo发布新一代轻量仿生手,966元起的脑机接口服务|CyborgIN32
Axoft 成功完成超软高密度脑机接口人体临床研究,有望为癫痫、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症等大脑疾病患者治疗|CyborgIN33
重塑感知:脑机接口赋予瘫痪者“个性化”触觉新希望|CyborgIN|CyborgIN34
脑机接口让瘫痪者用机械臂长达七个月;这个仿生手“知道”摸到了什么|CyborgIN28
Synchron发布“奇点”大脑模型,脑机接口的认知AI时代正式开启|CyborgIN29
脑脊接口+AI赋能“神经桥”技术突破:复旦大学团队,让瘫痪者重新行走|CyborgIN27
我国科学家发明第一个双向自适应的脑机接口,帮助脑损伤患者恢复失去的能力;人机可用的仿生手诞生|CyborgIN26
成本3540元,超灵活可语音的仿生义肢手,让残障人士重获新生|CyborgIN25
指尖的“失而复得”:脑机接口如何重塑仿生手触觉,让义肢拥有“真感觉”|CyborgIN24
大脑意念控制仿生手开车,驾驶无人飞机 |赛博格在路上23
埃隆·马斯克:Neuralink已为第三名患者植入脑机接口;他植入仿生眼,20年后重见光明|赛博格在路上22
世界首个脑机接口意念发新年祝福;汤姆·克鲁斯的“明日边缘”式外骨骼走入现实世界|赛博格在路上21
世界上第一个仿生眼,帮助盲人恢复视力;Precision Neuroscience再获超1亿美元融资 |赛博格在路上20
中国脑机接口大爆发:明年将超过150例临床试验;赛博格蟑螂将成为人类救援主力 |赛博格在路上19
Neuralink启动脑机接口控制仿生义肢的试验,拯救千万人的行动自由 |赛博格在路上18
Neuralink开始在加拿大招募人体试验者,到2030年近3万人植入BCI |赛博格在路上17
上海首例国产脑机接口植入手术成功,瘫痪患者可以下床;加沙人民正在安装仿生义肢 |赛博格在路上16
中国拿了赛博格奥运会冠军;美国这个脑机接口让瘫痪者意念操控电脑 |赛博格在路上15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接口 脑机
more
前沿 | 帕金森病康复中的脑机接口
用意念打开苹果全家桶:苹果与Synchron用脑机接口改变人们的未来交互,让瘫痪患者恢复生活自主 | CyborgIN
脑机接口应用迎来实质突破,这份资料包助你详细了解这门技术!
资讯速递 | 光声非侵入脑机接口2.0版:全脑皮层大视野高速神经血管耦合成像
脑机接口的"技术暴政":当资本定义神经标准
《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一图读懂
Nature子刊:脑机接口助力减肥新突破!
资讯 | 山东首个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中心成立、江苏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神芯科技/CorTec/INBRAIN新进展
意念操控iPad!全球首例苹果设备原生脑机接口控制,免开颅植入
国家医保局支持脑机接口等新技术进入临床并收费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