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腾讯的人工智能战略与产品棋局,内部赛马依旧,运营模式渐趋 Meta 化?

智能情报所 2025-08-05 17:23

编者按:在AI浪潮中,腾讯的战略布局常如雾里看花。我们精选并翻译此篇深度分析,旨在为您呈现一张最清晰的腾讯AI全景图。希望这篇译文能为您带来超越信息本身的思考与启发,洞见科技巨头在时代变革中的抉择、挑战与远见。

作者:GRACE SHAO

2025年 8 月 4 日

一年一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无疑是中国 AI 行业最具风向标意义的盛会,腾讯自然不会缺席。

除了常规的展台与论坛,今年我还受邀参与了几场闭门会议和线下沙龙。虽未能亲临,但通过线上渠道与直接沟通,我依然掌握了核心信息。

资讯配图图片来源:腾讯

更幸运的是,大会闭幕仅两天后,我在腾讯香港办公室参加了一场面向少数分析师的微信内部交流会。

因此,这篇分析也融合了那次活动的独家见解。

资讯配图

腾讯领导层的开源胸襟

我认为,此行最有趣的收获,是亲耳听到腾讯员工解读公司决策的幕后故事。

他们为何在元宝与微信中,并行集成第三方的DeepSeek模型与自家的混元大模型?

官方确认,腾讯与DeepSeek之间并无资本关联。这纯粹是马化腾与创始人梁文锋之间,基于高层相互欣赏所做的决定。

这充分展现了腾讯的肚量——一种开放包容的胸襟。

与其他中国科技巨头的高管相比,腾讯的领导层向来行事低调。其公关职能也大多下沉到各业务单元,由下自上驱动,缺少顶层设计的色彩。

这背后有几个原因:其一,对高调公关的绩效考核要求不高;其二,公司奉行产品负责人决策制,他们直接为自己的业务盈亏负责,这再次凸显了其去中心化的权力结构

当下,许多中国的大语言模型实验室纷纷选择开源模型权重。

这使得他们能站在彼此的肩膀上,如同一场开放权重的“混音赛”,从而加速迭代优化。

本质上,这是用一个模型去蒸馏另一个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行业长远来看,或许很难出现一家独大的垄断者。

对于那些力求在现有应用分发渠道中保持身位、捕获价值的科技巨头而言,拥抱开源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合乎逻辑。他们乐于让前沿的创业公司去探索模型的极限。

而在所有巨头中,腾讯无疑是最心大、最彻底拥抱这一理念的公司。


大语言模型:混元

腾讯依托其混元大模型,推出了一个产品矩阵——他们称之为「AI 全家桶」。

此举旨在将 AI 能力转化为人人可用的生产力工具,其战略根基正是腾讯自研的云技术与混元大模型。

腾讯正致力于构建一个“从云到端”的全链路技术体系

继混元大模型与混元-A13B之后,腾讯的基础模型将进一步开源更多表现卓越的中小型模型,这无疑会加速开发者的生态聚合。

  • 混元-A13B:业界首个 13B 级别的开源混合专家模型。它以 13B 的激活参数量,实现了媲美同类顶尖开源模型的性能,同时推理速度更快、成本更优。其在智能体工具调用和长文本处理上尤为出色。

  • 混元 Turbo S:腾讯混元的新一代旗舰级快速思维模型。它在代码、科学计算及复杂指令遵循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在全球大模型测评中稳居前列。其响应速度大幅优化,首字延迟降低了 44%。

  • 混元 T1:腾讯的深度思维模型。它进一步强化了推理能力,在项目级代码生成、高难度数理推演及深度文本创作方面表现突出。

而其真正的突破,在于多模态 AI 模型矩阵。

这个 3D 模型 1.0 版,是业界首个支持沉浸式漫游、交互与模拟的开源 3D 世界生成模型。它融合了全景视觉生成与分层式 3D 重建技术。

  • 混元 3D 世界模型:这是腾讯首次发布并开源的 3D 世界模型,聚焦于为游戏开发者与 3D 爱好者提供场景生成服务,支持文生 3D 与图生 3D 世界。

  • 这个 360 度场景可导出为可编辑的网格文件,意味着成果能被主流游戏引擎和建模软件二次创作。其交互性与可编辑性,允许开发者分离前景、背景、地面与天空,进行精细调整。其可漫游性,则让用户能自由穿梭于场景之中,而非困于静态视角。

AI 基础设施

尽管并非规模之最,腾讯云在中国云服务市场通常稳居前三。

其基础设施覆盖全球 21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56 个可用区、超百万台服务器及 3200 多个加速节点,构成了支撑 AI 应用的坚实技术底座。

今年五月,我们曾报道其一季度资本支出预计为 275 亿元人民币,相较于字节跳动和阿里巴巴,此投入显得颇为审慎。

迄今,腾讯正稳步推进其在财报中规划的 AI 整合蓝图:1) 智能体 AI;2) 微信 AI;3) AI 赋能广告与游戏;4) 云计算

公司已建成高性能 HCC 集群、高速存储和星脉网络等关键设施。专为大模型训练设计的 HCC 集群,已被中国九成的头部大模型厂商所采用。

资讯配图图片来源:Canalys

AI 平台

与华为开箱即用AI的战略思路相似,腾讯也推出了五大 AI 生产力平台,力图打通 AI 产业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资讯配图图片来源:腾讯

  • 腾讯云智能体平台 (ToB):帮助企业整合私有知识与业务场景,构建稳定、安全的智能体。平台内置行业最佳实践与领先的检索增强生成算法,支持画布式的工作流编排。

  • 腾讯元器 (ToC):一站式智能体开发平台,让普通用户也能便捷地创建和分发智能体,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腾讯文档和微信支付商家助手的生态优势进行推广和变现。

  • 乐享知识库:一款企业级知识管理工具,提供知识沉淀、协同管理、AI 问答等全套能力,已帮助超过 30 万家企业构建知识驱动型组织。

进军机器人领域

本次大会的另一大亮点,是腾讯实体 AI 开放平台 TAIROS 的正式发布。

资讯配图图片来源:腾讯

这是 Robotics X 实验室面向机器人领域推出的纯软件平台。

腾讯的机器人战略非常清晰:做一颗“钛合金螺丝钉”,赋能所有机器人制造商,而非亲自下场制造硬件。

TAIROS 平台包含三大核心模型能力:用于复杂任务拆解的规划大模型,用于理解环境与状态的多模态感知大模型,以及连接“视觉”与“行动”的感知-动作联合大模型

该平台还通过云服务覆盖了从模拟、训练到数据管理的全研发链路,并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和应用程序接口,灵活适配各类硬件。

资讯配图图片来源:腾讯云 | 左:腾讯 Max;右:宇树 Go2

实际上,腾讯布局机器人领域已久,只是如今才获得公众的广泛关注。

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成立于 2018 年,由张正友博士领衔,致力于研发能够增强人类智力、体能与情感交互的下一代机器人。

实验室已成功研发出多种移动机器人、操作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其最新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小五”,集成多种前沿技术,可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中执行任务,例如辅助照护老人。

面向消费者:拥抱“AI for everyone”

腾讯的AI全家桶已演化为覆盖生活、工作、出行、创作等全场景的“AI 朋友圏”。

AI 能力被深度融入社交、工具及文娱产品中,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资讯配图图片来源:腾讯云微信博客

  • 元宝:微信用户接入混元和深言大模型的主要入口。这款 AI 助手支持双模型,稳定流畅,不限次使用,专注于提升工作与学习效率。用户可像添加好友一样,与元宝进行 AI 视频通话和日常交流。

  • ima:以知识库为核心的 AI 工作台。它能帮助用户收集信息、AI 问答、生成内容,打造个性化的“共享大脑”。

  • QQ 浏览器:全面升级为 AI 浏览器,内置 QBot 智能助手。它提供 AI 搜索、AI 办公、AI 学习等五大核心功能,还能调用智能体完成复杂任务。

  • 微信整合:这无疑是消费端最具变革性的举措。除了将元宝加为 AI 好友,混元大模型还为微信带来了自然语言生成小程序、AI 搜一搜、AI 微信读书等一系列原生智能体验。

AI 智能体

自 OpenAI 和 Manus 引领潮流后,开发更强大、更易用的 AI 智能体已成为行业共识。

各家公司纷纷利用自身行业优势,打造定制化工具。

  • 出行规划 Agent:依托腾讯地图,提供从攻略生成到路线规划的一站式智能出行服务,并首创了“地图区域+攻略”的交互模式。

  • 智能座舱服务助手 Agent:结合微信小程序生态,将订餐、会议、预订等服务无缝接入汽车座舱,成为司机的贴心助手。

  • 学习助手 Agent:在 QQ 浏览器中提供多模态解题、1对1辅导和个性化学习规划。

  • 健康管理 Agent:基于腾讯健康,化身“健康哨兵”,能解读体检报告、识别风险并提供管理方案。

  • AI 高考通 Agent:业界首个高考志愿填报智能体,利用 QQ 浏览器积累的权威数据,在数分钟内为考生智能生成个性化志愿方案。

面向企业

在香港的闭门会上,腾讯展示的企业级 AI 功能令我印象深刻。

得益于企业微信的普及,它已成为许多公司默认的会议和文件协作平台。

知识工作者生产力工具

  • 企业微信 - 智能表格:引入革命性的“AI 字段”,能自动进行客户分类、风险标记、报告摘要、图片信息提取和营销文案生成。

  • 腾讯会议 - AI 小助手 Pro:专为会议场景设计,能快速回顾、实时纪要、会后总结,并智能生成待办事项。

  • 腾讯文档 - AI 文档助手:全面融入旗下所有办公组件,用户可通过“一句话”指令,完成智能分析、数据可视化、一键美化 PPT 等复杂操作。

  • CodeBuddy Agent:腾讯自研的 AI 编程助手,由混元和深言双模型驱动。在腾讯内部,工程师超过 85% 的编码工作由其辅助完成,平均编码时间缩短超 40%。

  • 奇妙数字人:腾讯广告推出的商业 AI 解决方案,整合了 AIGC 内容制作与 AI 直播电商能力,能将物料制作效率提升 50%,直播成本降低 90% 以上。

此外,还有一系列面向数据分析、基础架构安全、代码审计、智能硬件和视觉监控的智能体工具。

行业垂直解决方案

资讯配图图片来源:腾讯

腾讯的 AI 触角已伸向各行各业,包括与南航合作的数字飞行模拟器、工业级的游戏内容生产引擎,以及教育工具等。

值得一提的还有其庞大的数字内容业务。

  • 腾讯音乐娱乐:展示了 AI 作词作曲、全球首位全 AI 歌手“AI 力宏”、AI 乐器演奏等创新应用。

资讯配图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演示文稿

  • 暗区突围 (游戏):推出了全球首款能理解复杂战术指令的 FPS AI 队友。

  • 全息舱AI 报刊亭:利用优图实验室的算法,将普通照片转化为多种艺术风格。


结语

这份清单令人目不暇给,但若要提炼核心,我认为微信的 C 端整合企业微信的 B 端工具,无疑是腾讯 AI 战略中最重要的两枚棋子。

其他工具虽好,但大多相对垂直。而腾讯素以“内部赛马”闻名,各产品部门如孤岛般各自为战,信息并不互通。

微信团队在广州,集团总部在深圳,游戏和传媒团队又在其他城市。这种组织结构导致了持续的内部竞争。

这与 Meta 的模式有相似之处:WhatsApp、Instagram 和 Facebook 各自为政,拥有独立的团队。集团层面则负责整合财务报表,交由最高管理层监督。

因此,就连腾讯内部员工也常感叹,公司似乎缺少一种如阿里和字节那般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顶层战略协同。

然而,这恰恰也意味着,产品经理们会为了资源和荣誉而拼尽全力,在内部展开激烈角逐。

这正如同一支 F1 车队中的队友,彼此竞争,只为打造出下一个像微信那样,足以开创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原文地址:https://substack.com/inbox/post/169904060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人工智能
more
【教育】朱永新:让人工智能为教育做“减法”
【教育】毋娟|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外语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论坛直击 | 斗象成功主办WAIC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产业技术安全论坛
【教育】智授未来 | 朱永新:让人工智能为教育做“减法”
论坛直击 | 华福同舟,闽商同行!共谋人工智能产业新未来
薛澜|中国发展助力全球人工智能普惠均衡·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美国AI新政三箭连发:特朗普着力构筑人工智能主导权【AI战略洞察】
学会期刊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2025年 第15卷 第7期
【报告】中国信通院《新型人工智能存储研究报告(2025年)》(附PDF下载)
人民网|梁正:同球共济 包容普惠 共赢未来——《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解读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