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用工业基因打造的人形机器人 「溯元」登场| CyberRobo

CyberDaily 2025-08-06 16:33

资讯配图



CyberRobo,是CyberDaily 人形机器人专栏

您可以成为CyberRobo Pro会员解锁更多专业内容

立即订阅


 


厂商们都想着法子让人形机器人在现实世界有价值,一面娱乐跳舞,搞科研;另一面在工厂仓库搬砖,养老院陪伴老人.....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近日,上海电气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溯元,选择一头直接扎进了工业生产线。

这是一款从出生就自带“螺丝味”的人形机器人,它被定义为工业场景里的具身智能劳动力——能走、能搬、能对话,还能在嘈杂、高精度要求的环境里持续运作。



「溯元」,为工业服务设计的人形机器人



「溯元」身高1.67米,体重50公斤,按人类工效学比例设计,特意规避了“大个子”的笨重,也避免“小尺寸”带来的承重限制。它拥有38个自由度,全身关节几乎都能活动,行走速度可达5公里/小时,能负载10公斤物料,穿行于工厂车间,并适配典型工厂作业节奏。


骨架采用轻量化铝合金与碳纤维材料组合,内部搭载上海电气自研的高精度谐波减速器与行星滚柱丝杠,单臂最大负载2公斤——这一参数虽不夸张,但足以胜任日常装配、取放、分拣等操作。


它的灵巧手来自旗下天安轴承,搭载专用减速器轴承,具备轻量、低噪音、高精度等特性,在复杂工况下实现毫米级抓取与放置,是工业抓取类任务的关键单元。


资讯配图


 

从看得懂到做得到,具身智能进化中


「溯元」并不仅仅是一个“硅基工人”,它的算力与感知能力更接近一个移动的边缘计算平台。


据悉上海电气介绍,「溯元」头部搭载双目摄像头与激光雷达,构建360°的感知系统,具备空间定位与障碍规避能力,支持自主导航。其端侧推理算力达275 TOPS,可以实时处理复杂场景下的视频、语音、动作等多模态数据。


它能够与人自然对话——不仅因为接入了大语言模型(LLM),更因为其语言模型是基于工业场景数据精调而来。换句话说,溯元是一个懂工厂话语体系的人形机器人技工。


未来,它将运行工业语料专训的垂直领域大模型,在巡检、抓取、搬运、装配等任务中展现决策与执行能力,基于“数据-模型-部署”闭环技术,通过业务数据的采集、清洗标注、模型训练、落地应用及反馈优化,实现作业精度与适应性的持续提升,迭代更新自身的具身技能包。


资讯配图




应用想象力,从装配车间走向更多灰领场景


「溯元」的诞生,也为上海电气在落地智能制造、能源、电力等行业解决方案,为更多高劳动强度、高重复度、但又无法完全机械化的灰领工种带来替代或协作可能。


例如,电力巡检现场,面对复杂地形、不规则空间与突发状况,传统机器人受限于轮式底盘或飞行路径。「溯元」能像人一样迈步、转身、弯腰、探视,配合多模态传感器完成高精度点检与异常定位。


在精密装配线边工位上,可以协助人类技工完成中小件搬运、位置校准、组件递送,并实时反馈质量检测数据,成为第二双手。


包括在户外高危探索现场,例如在钢厂高温区、核设施、石化泄漏点等高危区域,它不仅能走进去,还可将第一现场信息同步回传,协助人类远程决策。


资讯配图



多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协同


多机协同并不是新鲜的概念,例如魔法原子、优必选、Agility等厂商都实现了在工厂与仓库多机协同的用例表现。对于上海电气而言,这也是必然之路:人形机器人和机器人协同正成为一套自动化协作体系中的关键行动网络。


以重型设备的部件组装为例:灵柯通过高精度力控技术,完成螺栓打磨与探伤作业,而溯元则可以在其一旁辅助递送物料、拿取检测工具或进行初级搬运与工序调度,形成“静态作业+动态支援”的分工协作。


资讯配图


在过去,这样的流程往往可能需要两到三名技工分阶段配合,而现在,一个站位,一人形+双臂的搭档配置,正在成为柔性制造线的新样本。


借助双足的优势,溯元能在不规则空间中穿梭,也能处理突发任务,比如原料临时补充、异常部件识别后报警。通过具身智能系统的统一调度,两者不仅能各司其职,还能在任务流中实现动态角色切换与任务重分配


 

背靠上海电气的长远布局


「溯元」并非是上海电气第一次布局机器人,而是其整个工业智能体矩阵中的关键子集。


此前,上海电气已推出双臂机器人「灵柯」。它能通过训练场「培渊」不断进化,在打磨、探伤等高精度任务中展现强大的力控与路径规划能力。在某些复杂工艺场景中,「灵柯」已实现效率提升5倍、误差率降低80%的突破。


而「培渊,这个工业具身智能训练平台,正是上海电气构建机器人生态的底座。它部署了10余款泛人形机器人,训练原子技能库,服务10多个真实工业场景,其中已有两套解决方案成功落地量产。


工业机器人从不独行。要真正上产线、进流程,需要从核心部件、整机设计到系统集成全链路打通。



不靠买,靠造


与许多整机集成的公司不同,上海电气强调自研自造,其人形机器人布局更像是在复制工业机床思维


上游部分,他们通过子公司研发并制造出多款核心部件:

上海天安轴承研发的灵巧手轴承,轻量化+高精度,复杂载荷下仍维持0.01mm级偏差;

上海联合滚动轴承的RV减速器专用轴承,已实现多规格系列化生产;


振华轴承推出的交叉滚子轴承,推动了国产高精传动替代;


上海机床厂的200系列丝杠磨床,达成国家P0级磨削精度(百纳米级)。


中游以溯元灵柯等本体为载体,全面对接智能制造场景;


下游则以培渊作为训练平台,快速构建任务库并加速落地。


此外,2024年10月,上海电气并购宁笙实业,获得上海发那科50%股权;同时与德昌电气成立合资公司动界智控,深耕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核心技术。


生态布局正逐步闭环。



从工业基因里,长出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范式


「溯元」的意义,不止是一款新产品,更是上海电气整合其工业基因、智能系统与机器人能力的集中体现。但上海电气并非打造新的工具。


从「灵柯」到「溯元」,上海电气正在尝试打破工业机器人工具型的传统认知,转向角色型智能体的构建思路。他们不仅仅关心人形机器人能做什么,更关心它如何和别的机器人角色协作、如何与工业流程融合、如何在场景中持续进化。


某种意义上,「灵柯」到「溯元」就是两种具身角色,前者具备空间流动性、通用性,后者拥有操作精度,而当上海电气进一步强化多模态感知、物流智能推理和决策后(通用机器人大脑),未来的工业工厂不再是流水线,而是一个物理智能体集群的操场。


这就与此前分享Skild AI的通用机器人大脑,要操控所有机器人 异曲同工。


未来的柔性工厂,不再是机械臂与流水线的堆砌,而是具身智能之间的协作网络。上海电气现在正在把它带入客户现场。




接下来Pro会员阅读,欢迎加入CyberRoboPro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工业 机器人 电气
more
电气硝子、力森诺科、昭荣化学、三井金属、伊勢化学、kobelco、Quark 日本显示天团有何新品?一文揭秘
恒汉腾先进技术服务|汽车电动化:驱动电机-吉泰科电气
立足“本土化”打造“差异化” 盖瑞特开启电气化时代新篇章
上海电气用工业基因打造的人形机器人 「溯元」登场| CyberRobo
DIC2025携康宁、电气硝子、虹科创新、旗滨电子、拓米集团、沃格光电等共献玻璃技术大赏
(50页PDF下载)新能源乘用车电气化零部件国产化提速,L2辅助驾驶渗透率创新高 | 盖世汽车研究院月度沙龙
展商动态丨施耐德电气(中国)张毅:AI 技术渗透制造业全链条,驱动生产效率与商业价值双增长
施耐德电气,55亿全资重磅收购!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网络安全评估
【拆解】NASA登月飞行中的“姿态魔球”,机械与电气时代的巅峰智慧!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