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低空经济风口下的资本狂欢
2025 年 7 月,成都腾盾科创启动 IPO 辅导的消息引发行业震动 —— 这家成立仅 9 年的企业,凭借全球首款四发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等技术突破,估值已超 122 亿元。与此同时,南昌三瑞智能作为创业板首批受理企业,以全球第二的无人机动力系统市场份额冲击 “无人机动力系统第一股”。这两家企业的 IPO 进程,折射出一个清晰信号:在低空经济被写入 26 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无人机企业正迎来资本市场的黄金窗口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 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突破 1268 亿元,而中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 2030 年将达 2 万亿元。在这场千亿级市场的争夺战中,资本的目光聚焦于三类技术壁垒 ——动力系统革新、飞控系统智能化、复杂环境导航避障,这些技术不仅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更直接影响 IPO 估值的天花板。
一、动力系统:从电动化到氢能革命的代际竞争
技术价值:续航能力决定商业场景边界
动力系统是无人机的 “心脏”,其能量密度、可靠性直接影响物流配送、电力巡检等长时场景的商业化落地。当前技术竞争呈现两条主线:
电动动力系统的极致突破
三瑞智能作为全球第二大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供应商,2024 年营收 7.28 亿元,产品覆盖极飞、航天电子等头部客户。其核心优势在于电机效率提升至 96%,电调响应速度达微秒级,支撑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实现 150 公斤载荷、80 公里续航的行业标杆性能。值得关注的是,三瑞智能正布局 eVTOL 动力系统,与瑞典 Hexagon 等企业合作开发适用于载人飞行器的高功率密度电机。

氢能动力的颠覆性重构
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达锂电池 3 倍以上,使工业无人机续航突破 6 小时。国富氢能研发的超轻储氢瓶重量减少 50%,已在物流干线场景实现 2 年内收回成本的经济性突破。航天彩虹则将氢能技术应用于军用无人机,其某型氢动力机型在高原环境下持续飞行 12 小时,创下国内纪录。2025 年 3 月,美国 Amprius 宣布获得无人机厂商 1500 万美元订单,其硅基负极电池能量密度达 450Wh/kg,可延长无人机续航 30%-50%。
资本逻辑:动力系统企业的估值锚定技术代际差。三瑞智能凭借电动动力系统的规模化优势估值超 50 亿元,而氢燃料电池企业国鸿氢能近期完成 B 轮融资,投后估值突破 80 亿元,资本对其技术商业化进度的溢价可见一斑。
二、飞控系统:从 “飞行控制” 到 “智能决策” 的范式迁移
技术价值:自主化程度定义行业护城河
飞控系统作为无人机的 “大脑”,正从传统 PID 控制向 AI 驱动的端到端决策进化。这种技术跃迁在军用转民用、模块化设计两大方向尤为显著:
军用技术的降维打击
腾盾科创的 “双尾蝎” 系列无人机采用军用级抗干扰飞控,在电磁干扰环境下仍能保持厘米级定位精度,其飞控系统已通过 GJB-9001 电磁兼容认证。中无人机将翼龙 - X 的军用飞控技术转化为民用,使某型工业无人机在 12 级台风中稳定飞行,相关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智能化与模块化的双重革命
卓翼智能的飞思实验室开发出支持 300 架集群协同的飞控系统,其 AI 决策模块可在毫秒级完成复杂地形路径规划,已应用于边防巡逻等场景。昂际航电推出的 SoC 化飞控硬件,将新功能开发周期缩短 60%,某款模块化飞控在 eVTOL 领域市占率超 35%。大疆 APAS 5.0 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高压线巡检时 0.1 米级避障精度,成为电力行业标准配置。
资本验证:具备 AI 飞控技术的企业估值普遍溢价 30% 以上。卓翼智能在完成 Pre-B 轮融资后估值达 25 亿元,动平衡资本直言 “其飞控技术的场景适配能力是核心投资逻辑”。而传统飞控企业估值增速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 60%,技术代差导致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三、导航避障:从 “依赖 GPS” 到 “全场景自主” 的生存之战
技术价值:环境适应能力决定市场渗透率
在森林火灾、城市峡谷等无 GPS 环境中,导航避障技术成为无人机能否落地的关键。当前技术突破集中在三大方向:

多模态感知融合
科卫泰的森林防火无人机采用激光雷达 + 双目视觉 + 惯导的融合方案,在墨脱 “3・07” 森林火灾中实现 200 米半径内火源的三维建模,其避障算法在动态环境下误判率低于 0.3%。睿戈智能的 “空间环境感知与自主探索” 技术,通过超宽带雷达与 AI 算法结合,使无人机在地下停车场等极端环境中自主导航,相关技术获沈阳达锐投资 500 万元战略注资。
抗干扰通信链路
海格通信的军用级抗干扰模块在无人机领域渗透率达 100%,其某型通信设备在 500MHz 频段干扰下仍能保持 99.9% 的通信成功率。华力创通的北斗模组支持全球覆盖,通信延迟降至 50ms 以下,已应用于远洋渔业无人机监管系统。
边缘计算赋能
小鹏汇天的 ADRC 控制算法在 eVTOL 上实现 40% 抗干扰能力提升,其边缘计算单元可在 0.1 秒内完成障碍物识别与路径重规划,支撑城市空中交通场景的高密度飞行。
市场验证:具备复杂环境导航能力的企业订单增速显著高于行业。科卫泰 2024 年应急救援领域订单同比增长 120%,其森林防火无人机在云南、四川等省份的市场占有率超 60%。睿戈智能的技术方案已获欧盟 DRAA 法规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进入欧洲高端市场的导航避障供应商。
政策与资本的双重推手:注册制下的 IPO 加速器
政策红利:
2024 年《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 2030 年培育 10 家以上生态主导型龙头企业,无人机被列为重点突破领域。
珠海、成都等地出台专项政策,对获适航认证的无人机企业给予最高 1000 万元奖励,并补贴试飞成本 30%。
成都对 “双尾蝎” 等重点机型量产给予专项支持,腾盾科创的大型四发无人机产线投产后,预计年产能达 200 架。
资本动向:
2025 年上半年,无人机产业链企业融资额同比增长 85%,其中动力系统、飞控、导航领域占比超 70%。
科创板对未盈利科技企业的包容性增强,中无人机、纵横股份等已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均超 15%,市盈率普遍高于创业板平均水平。
产业资本加速布局,国安达战略投资科卫泰 14.91% 股权,并保留增持至 51% 的优先权,凸显对导航避障技术的长期看好。
未来竞争:技术融合与场景裂变的终局
技术融合趋势:
氢燃料电池 + 硅基负极的混合能源方案,使无人机续航突破 24 小时,已在海洋监测场景验证。AI 飞控与北斗短报文通信结合,实现无地面站情况下的跨国物流航线自主规划。
场景裂变机遇:
低空物流:峰飞航空的 V2000CG 吨级货运无人机获适航认证,单次可运输 2 吨货物,成本较传统航空降低 40%。
城市管理:科比特 H20 Pro 搭载激光雷达,在深圳实现 200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违建识别,精度达 0.1 米。
载人交通:亿航智能 EH216-S 在广州开通城际 eVTOL 航线,单程票价较直升机降低 60%,年载客量突破 10 万人次。

结语:技术壁垒构筑的 IPO 护城河
当腾盾科创的 “双尾蝎” 无人机掠过川西高原,当三瑞智能的电机驱动极飞科技的农业无人机播撒希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资本对硬核创新的价值重估。在低空经济万亿市场的征程中,动力系统的能量密度、飞控系统的智能程度、导航避障的环境适应能力,这三道技术壁垒将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注册制深化与政策红利释放,那些在技术深水区持续突破的企业,终将在资本市场收获属于自己的时代红利。
文章内容参考来源:
腾盾科创 IPO 动态及技术优势;三瑞智能市场份额与融资进展;氢能、飞控、复合材料技术分析;科卫泰导航避障技术应用案例;卓翼智能飞控系统研发进展;睿戈智能无 GPS 导航技术突破;硅基负极电池资本动态;低空经济政策文件;无人机技术参数与应用场景。
(注:本文引用数据均来自公开披露信息,部分企业估值为机构预测值,具体以官方公告为准。)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数据、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以上仅供参考学习交流,不做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