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产业研究院举办低空经济产业研讨会

中关村产业研究院 2025-08-07 08:0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新闻前言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低空经济实现从区域性试点向全国性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跃升期。近日,中关村产业研究院顺利举办低空经济产业研讨会,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创始人、白鲸航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北京远度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及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等知名低空经济企业家参会,并就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路径、低空经济技术及商业化落地等主题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创始合伙人、副院长杨洋在会上分享《AI链接,让好项目遇见对的地方》,详细阐述了AI技术在低空经济产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AI链接来实现优质项目与合适落地点的精准匹配。

资讯配图

会后,相关专家与企业家代表在中关村产业研究院的带队下前往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远度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杰翺飞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无人机科技馆等地进行参观考察,深度了解无人机等低空经济领域企业发展情况。现将低空经济产业研讨会和企业调研的核心观点整理如下:



01

万亿蓝海加速抵达,低空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低空经济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新增长引擎”,赋予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会议上,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李艳华教授作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主题演讲,并指出低空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赛道,2025年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远期有望达到十万亿市场规模。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2030年无人机货运市场预计达2-3万亿元,我国或将成为全球eVTOL/UAM最大单一市场。

大国争相布局,城市空中交通将成为多国争抢的“新赛道”。随着无人机与各类产业加速融合,作为未来智慧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空中交通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国际化程度、创新力、资源触达率等方面的核心指标。美国对2025-2028年期间城市新型垂直起降场地作了详细规划部署,且FAA将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定义为未来一场输不起的竞争;欧盟颁布《地平线2020》,将无人机、eVTOL整合到城市环境;韩国明确到2025年建成“城市空中通道专用空域”。同时,日本和新加坡也纷纷制订并出台城市空中交通规划方案。



02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低空+”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低空经济


当前,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已呈现多元化、规模化发展,涵盖交通、物流、文旅、农业及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形成“低空+”多元生态。随着技术持续迭代和生态逐步完善,低空应用场景正从“小规模试点”到“大规模常态化”运营转变,将进一步激活新型消费,带动产业融合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其中,中邮无人机在无人机应用领域率先开展实践探索与创新,携手地方政府,推动低空融合飞行项目实施,开创低空物流即时性货物配送新模式,大幅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和覆盖范围,拓宽了无人机应用领域。云圣智能打造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平台在6大行业15个省域,全国部署千余套设备,执行任务100多万架次,飞行时间100多万小时,大力推动低空应用场景拓展。



03

无人机在册数量全球领先,eVTOL等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提速

低空经济


2024年,我国注册的无人机数量已达215万架,当前近300万架,无人机有望成为我国在全球低空经济“弯道超车”的后发优势。白鲸航线致力于打造的正向研发国产自主可控的大型无人货运飞机,是全球最大业载的无人货运飞机。亿航智能的EH216-S型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获得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该类合格证的航空器,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无人机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据罗兰贝格预测,2030年全球投入商业运营的eVTOL数量将达5000架,eVTOL有望在“十五五”时期正式迈入产业化阶段。



04

北京应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低空经济


北京紧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关键在于将科创资源转化为技术标准,将首都安全需求转化为安防产业优势,同时依托京津冀协同放大产能与场景辐射力。一是技术策源与安全标准输出。北京坐拥全国最多的低空经济专利与上市企业,依托高校院所攻坚氢动力、反制技术等“卡脖子”环节,其低空安全管控体系拟打造“全国标杆”,并向京津冀推广多圈层安防解决方案。二是京津冀协同赋能全产业链。构建“北京研发—天津孵化—河北量产”链条。北京高能级实验室主导核心技术研发突破,河北承接整机制造量产及试飞基地,天津湿地巡检、雄安—大兴通勤航线等提供验证场。三是超级场景驱动模式创新。推动延庆、平谷常态化物流配送,房山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依托首都区位开通跨境低空航线,打造“低空经济国际消费示范区”;商业航天(卫星导航)与低空智联网协同,构建全域“通导遥”体系。



作者简介

梁娟

产城发展事业部高级项目经理,擅长宏观经济十五五规划、区域经济规划,专注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研究。

杨洋

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创始合伙人



      E N D    

编辑 | 么大为

审核 | 杨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低空经济
more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恩施州低空经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5年8月6日
重庆市公开征集6类低空经济产品!《重庆市低空产业链产品名录(2025年版)》启动编撰(附申报文件)
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牵头研制低空经济三项团体标准,产业链单位速来参与
3D打印黑科技点亮低空经济未来|FormnextAsia深圳解锁空中制造密码
战略合作 | 蓝色向量携手航投集团共筑低空经济产业新生态!
倪红福 等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与重大举措
重庆启动低空产业链产品名录编撰,征集一批低空经济产品;中国疾控中心印发《无人机灭蚊技术指引(2025版)》
制造商+运营商+基建方:低空经济的三方协作战役
低空经济大爆发,下一个万亿新赛道!
加快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强市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