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及支撑产业优势领先,安徽智能家居及家电升级蓬勃发展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08-08 12:00

科技升级驱动传统家电向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慧家庭方向演进。智能家居产品历经单品智能以及互联互通两大阶段,目前已经步入全面智能化,未来趋势指向高度主动智能,加速场景、生态发展。智能家电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能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和家电自身状态、服务状态,自动控制及接收用户远程控制指令并与住宅内其它家电和家居设施互联互通组成系统,实现智能家居功能。

其发展至今历经三大阶段:

(1)单品智能化:通过传感装置接收信号并发出相应指令,完成设备的智能控制。

(2)互联互通化:依托网络通信、物联网技术促进多设备场景联动,引入语意识别等多模态交互技术提升设备智能化性能。

(3)全面智能化:通过云平台、人工智能及边缘计算等多种支撑技术将多种设备连网,在设备端搭载 AI 算法,赋予产品以及智能家居系统学习用户行为完成自主判断决策的能力,从而满足用户个性化、弹性化的使用需求,实现空间整体智能化。

当下智能家居产业处于全面智能化的初级阶段,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的主动性和泛用性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产业融合发展加速,芯片、传感、显示、AI 等智能化及支撑产业重要性凸显。

(1)芯片:芯片是智能家电的中枢,在主控、变频、传感、电源管理、通讯、显示模块均有广泛应用。根据产业在线,2024 年我国三大白电产品主要半导体需求合计约 25 亿颗,家电智能化和变频的发展持续带来芯片增量需求。

(2)传感器:家电最主要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元件,是人工智能硬件设施里的“神经元”,也是物联网最重要的“元器件”之一。

(3)新型显示:显示技术是交互输入、结果展示的必要端口。新型显示区别于传统的 CRT(阴极射线管)等真空显示技术,在画质、亮度、厚度和柔性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对于彩电产品的升级起到直接助推。同时智能化趋势下传统家电交互水平的提升以及智慧城市、车载显示、智能穿戴、智慧家居、远程医疗等场景的拓展也进一步催生了对于新型显示的需求。

(4)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近年来随着大模型突破性发展,端侧 AI 赋予产品以学习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使得用户交互更加自然便捷。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二者融合形成智能物联网(AIoT)已深入应用于大量行业,形成规模化应用场景。

国家工信部等 4 部门联合发布的《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出,智能家居产业将出现以家电为中心、联动其他行业快速融合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安徽省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智能化及支撑产业先发布局优势凸显,为以家电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安徽省智能家居上游智能化及支撑产业布局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iFind,国元证券研究所绘制

1、新型显示及集成电路赋能,“屏-芯-端”加速融合

液晶面板是电视的核心零部件之一,过去高度进口依赖制约彩电产业链发展。液晶面板是电视的核心零部件,根据康冠科技招股说明书数据,液晶面板生产成本占比超过 80%。合肥作为全国最大的家电产业基地之一,在培育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在冰箱、洗衣机和空调三大白电的上下游产业配套率达 60%-70%,而彩电领域由于九成以上的液晶屏依靠进口,配套率仅有 30%。

安徽省携手京东方先发布局新型显示,实现显示器件国产自主可控。2008 年,合肥与京东方“牵手”,支持京东方建设第 6 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生产线,2010 年 6 代线投产,结束了国内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此后京东方先后在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了国内首条 TFT-LCD6 代线、首条采用氧化物半导体技术的 TFT-LCD8.5 代线、全球首条第 10.5 代 TFT-LCD 生产线以及国内最大规模的 OGS 触摸屏生产线,累计投资超 1000 亿元。

2024 年电视面板出货中,京东方以 24%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龙头引领产业集聚,显示器件与彩电制造上下游融合,从“沙子”到“整机”打造完善生态圈。以京东方 6 代线、8.5 代线、10.5 代线为抓手,安徽省集聚彩虹液晶、京东方、维信诺、视涯科技、全色光显、康宁、彩虹、欣奕华等一大批产业链龙头企业。

2016 年起京东方入局彩电整机制造,先后投资 34 亿元在合肥建设彩电整机制造工厂,产能 1800 万台/年,又培育出一批以合肥高科为代表的彩电背板配套服务商,目前围绕京东方已集聚了 120 多家配套企业。在显示器件制造商积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同时,本土彩电链主也积极投资布局上游,如 2018 年康佳与滁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出资 10 亿投资于滁州惠科光电项目。

康佳智能产业园毗邻滁州惠科光电科技,使彩电面板的供应变得非常方便。目前安徽省新型显示行业以合肥市为核心,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 150 家、从业人员近 4 万人,其中规上企业 60 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近 40 家,形成了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2024 年,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产值 1235.35 亿元,同比增长 21.5%。

多技术路线储备丰富,赋能彩电产品升级迭代和新兴产品应用。电视应用是新型显示市场权重最高的应用之一,当下市场需求正向大屏化、高清化、柔性化、低成本化方向发展。目前显示技术路线以 LCD 为主,由于技术成熟、成本低而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OLED 显示在轻薄、柔性、透明等方面领先于 LCD,是穿戴设备、VR 设备等新兴应用领域的最佳选择,也是高端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未来增量有望来自于MiniLED、MicroLED、MicroOLED 等下一代显示路线。

目前,合肥已形成液晶显示、柔性显示、微型显示、全息显示、激光显示、量子点显示、Mini/MicroLED 显示多技术路线,建成三条 TFT-LCD 量产线、一条打印 OLED 试验线、一条硅基 OLED 小尺寸线、一条柔性 AMOLED6 代线,在建两条 AMOLED8.6 代线,有望在亮度、对比度、残影、寿命、解析度、观看距离等全方位赋能彩电的迭代升级和新兴显示应用。

传统家电的数字化、电子化、智能化、网联化带来对于芯片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快速提升,芯片在家电产业中的价值占比越来越高。家电芯片包括功率芯片(电机驱动、电源管理)、智能控制芯片(MCU、SoC)、通信芯片(WiFi/蓝牙/Zigbee)、AI 芯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传感器(温度/湿度/转速)等。

在智能家电的感知层需要各类温度/湿度/电感等传感芯片以及运算放大芯片;决策层是智能化系统的大脑,以主控芯片 MCU 为核心,且随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于主控芯片算力要求越来越高;在执行层,随着变频家电成为主流,对于 IGBT/IPM 等功率半导体的需求都大幅增加

。据产业在线,在下游家电步入存量市场背景下,上游家电芯片受益家电产品的变频升级以及智能家居的推动依然实现逐年增长。2024家电半导体MCU、IPM 和 IGBT 单管/MOS 管的市场需求量分别达到 14.82 亿颗、3.94 亿颗、5.85 亿颗,同比分别增长 6.7%、5.9%、6.8%,对 32 位 MCU、RC-IGBT 组成的IPM、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基底 IGBT 等高性能、高可靠半导体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从芯片的供应格局来看,国产替代进程逐步推进,结构上仍以低端为主。各大家电厂商积极向上游芯片领域拓展。近年来目前家电产业主要芯片的国产化率逐步提升,但高端芯片仍依赖进口。以智能控制器的核心部件 MCU 芯片为例,2018-2022 年国产化销量占比由 7%迅速提升至 22%,但产能主要集中在中低端 8 位 MCU 芯片,而智能家电所需的高端 32 位芯片则基本被瑞萨、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国外企业垄断。目前国内头部半导体企业如大唐半导体等,已经在 MEMS 运动传感器、白色家电 MCU(微控制器)芯片等方面与海尔、海信等本地企业开展了合作。海信、美的、格力等厂商也在积极向上游芯片领域进行拓展。美的早在 2018 年成立美仁半导体研发 MCU 芯片和功率芯片,主要用于美的家电。

安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蚌埠传感谷产业优势独特,家电协同发展可期。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电科微电子研究所的落地。依托中科大、合工大、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单位的技术和人员支持,合肥市早在2001 年便在高新区建立“合肥集成电路设计园”。随着家用电器、面板显示、汽车电子和绿色能源等芯片下游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安徽省开始加快培育集成电路产业。

2015 年,合肥市建投与力晶科技合资设立晶合集成布局晶圆制造。2017 年,合肥市牵手兆易创新成立合肥长鑫,专攻 DRAM 芯片研发生产。以长鑫存储、晶合晶圆等为龙头,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引进集聚了联发科技、通富微电等一批重点项目,逐步形成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从材料到器件的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2024年安徽省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 47.4%,产业链企业已经超过 500 家。

从空间布局来看,安徽集成电路产业链初步构建起以合肥为核心、沿长江相关城市带协同发展的“一核一带”产业格局。其中,合肥做大做强存储、显示驱动、智能家电等特色芯片;蚌埠兼具集成电路与 MEMS 晶圆生产能力,产业独特优势,主要生产传感器芯片;滁州、马鞍山突出封装与测试行业,池州打造功率半导体及封装测试,芜湖则重点发力第三代功率半导体。从家电芯片重点企业来看,省内聆思智能、合肥君正等企业专注 SoC 芯片的设计和研发;恒烁半导体已登陆科创板,主营产品低功耗 NORFlash存储芯片、32 位 MCU 芯片等已广泛应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多场景。未来以芯片、传感器等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有望成为安徽省智能家电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核心保障。

2、人工智能及高端制造融合,赋能家电全面智能化

AI 技术的飞跃式进步使得家电产品将更加智能、高效和个性化。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等。AI 技术的引入,使得家电产品成为能够主动学习和适应用户需求的智能伙伴,不仅提升了家电的使用效率,还提升了产品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水平,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便捷和节能的家居环境。据魔镜洞察数据,2024 年在主流电商平台的 AI 电器产品销售中,AI 大家电的销售规模位居首位。截至 2025 年 2 月,海尔、海信、TCL、长虹、老板电器、美的、追觅科技、创维等众多家电企业均已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

安徽省人工智能“三谷”推动家电产业生态融合,合肥声谷赋能智能家电语音交互。安徽省以“科大硅谷”为战略中枢,辅以合肥“中国声谷”、芜湖“中国视谷”及蚌埠“中国传感谷”为联动板块,深化全产业链融合与应用拓展,驱动人工智能在家电产业全面发展。其中“中国声谷”是全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2017 年起,安徽省政府每年安排 2 亿元,合肥市每年安排 6 亿元资金,合计 8 亿元支持中国声谷企业发展。部省合作机制下,中国声谷于 2017-2022 年间支持超过 2600 个项目建设。2025 年安徽省印发《中国声谷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 年)》明确提出加快智能家电(居)大数据中控平台、互联平台等研发应用,支持个性化定制等模式,加强语音交互和控制、声纹识别等技术与家居建筑系统融合应用。

科大讯飞:中国声谷首家企业,开创家电+语音先河,大模型赋能 AI 交互。AI 时代,语音交互成为智能终端的重要入口。作为中国声谷首家企业,科大讯飞早在 2011 年就曾在三洋微波炉上嵌入语音控制,2015 年,科大讯飞发布了第一款麦克风阵列技术产品,先后与各大电视厂家开展语音操控方面的合作。2016 年,科大讯飞开始了与白电企业建立合作,合作格力推出语音交互空调产品。2019 年推出了科大讯飞云端语音操作系统 2.0 和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并推出家电产业专用语音 AI 芯片CSK400X 系列,以及基于 CSK400X 的四套智能家电模组。2023 年讯飞星火大模型问世,至今已成为海尔、美的、海信、TCL 等家电企业的大模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软件赋能的基础上,机器人技术与家电产品的集成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安徽省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布局上展现出前瞻性和系统性。扫地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在家电领域应用的典型案例之一,通过集成激光导航/视觉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操控、定时清洁和回充等功能。2023 年海尔智家联合乐聚机器人推出了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服务通用人形机器人“夸父”(Kuavo),截至 2024 年 3 月自由度已增加到了 28+,在家庭清洁、娱乐互动、健康监护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安徽省围绕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成立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规划到 2030 年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有望持续推动家电产品与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

整体来看,安徽在智能家电支撑产业方面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战略高地,新型显示以龙头引领,技术路线储备丰厚,助力彩电产品升级和新兴场景应用;集成电路产业链完善,蚌埠传感谷优势独特,发力家电芯片自主可控;人工智能产业依托科大讯飞,在智能家电语音交互和大模型领域走在行业前列,人形机器人前瞻性布局。立足家电整机应用优势,安徽省不断完善产业创新链,以新技术推动家电新业态、新场景的拓展,迈向世界级先进制造集群行列。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关 于 我 们  资讯配图
思瀚产业研究院
 Chinasihan.com
中国产业研究领导者
添柴鹏城  未来之城  创新之都  励精图治

报告订购定制化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4008087939    0755-28709360
· 客 服 微 信:g15361035605 
· 客 服 Q Q :454058156
· 邮箱:chinasihan@126.com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智能家居
more
有奖直播 | 智慧感知新体验:英飞凌雷达在智能家居的创新应用
智能家居行业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5999小米MIX Flip2领衔 手机平板智能家居全亮相
谷歌全新Nest智能家居产品系列曝光
智能化及支撑产业优势领先,安徽智能家居及家电升级蓬勃发展
消除智能家居孤岛!三翼鸟在建博会上搭了一个AI时代的家
苹果扩展AI布局:Siri革新、桌面机器人、智能家居与家用安全装置
6000字干货长文,深度解读智能家居7大派系,谁能真正统一“江湖”?
某书上万赞吐槽的智能家居坑,这场会全填了
苹果版小爱同学?苹果秘密打造“Charismatic”系统,或许智能家居管家设备格新时刻将近 | 区势·AI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