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Daily”8月8日北京报道
8月6日,广西北海铁山服务区一段雷电击中比亚迪新能源车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画面中,一道闪电直击车辆顶部,瞬间迸发刺眼火光,这一惊险瞬间引发全网对新能源车防雷安全的热议。

7日,涉事车辆的具体情况得以披露。负责检测维修的4S店专业人员向媒体透露,经全面检查,该车动力电池包、电控、电机三大核心部件均无短路迹象,仅顶部留有两处雷击点,整车外观未受实质性损坏。“我从业12年第一次遇到被雷击的情况!”该人员特别提到,车辆遭遇雷击时自动启动断电保护功能,车主在车内未下车,随后通过救援电话等待拖车,全程平安无虞。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随后证实,涉事车型为宋PLUS EV,且该车实际遭遇了三次雷击。“我们的宋PLUS EV扛了三次雷击,车主平安无事,三大件(电池、电机、电控)完好无损!”他在社交平台提醒,近期雷雨季来临,呼吁车主注意出行安全。

这一事件意外成为新能源车安全性能的“实战测试”。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因金属车身形成的法拉第笼效应,本身具备一定防雷能力,而新能源车由于电池与电路系统更为复杂,其防雷设计一直是技术焦点。
此次宋PLUSEV在三次雷击下的表现,让行业看到主流新能源车型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冗余——从自动断电保护到核心部件防护,整套安全机制有效发挥了作用。
网友对此反应分化。部分网友点赞比亚迪的安全性能,“三次雷击还能保平安,这质量确实过硬”;也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何同一辆车会被雷击三次?是否与车辆停放位置或自身电磁特性有关?”专业人士解释,雷电击中同一物体的概率虽低,但在强雷暴天气下,开阔地带的车辆确实可能成为放电目标,而车辆的防雷性能主要取决于电路绝缘设计与瞬态过电压保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