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WAIC遇到WRC: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双面镜像”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相比WAIC,这届WRC有哪些亮点?

文|易玉琴

7月28日,WAIC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落幕,紧接着8月8日,WRC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两大顶级科技展会前后仅隔十日,却不约而同地将“人形机器人”推上了C位。在WAIC现场,超过150台人形机器人整机集体亮相,场面颇为壮观。而WRC更是机器人的主场,220家参展企业中就有50余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齐聚一堂。

资讯配图

WRC2025 现场人气爆棚

一南一北、一前一后,两场展会的密集排布并非偶然,而是具身智能产业正在加速发展的双重注脚。一面是AI产业的先锋秀场,一面是机器人竞技的实战赛道。它们像两面镜子,折射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幻想”与“现实”、“概念”与“工程”的两极张力。

那么,在刚刚开启的WRC 2025上,人形机器人这一主角,又带来了怎样的现实进展?相较WAIC,WRC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亮点?

延伸阅读1:破纪录!超15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WAIC

延伸阅读2:在WAIC上,我们找到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隐形冠军”

01

亮点一:明星人形机器人悉数登场

WRC2025展会现场人气高涨,各类机器人密集登场。不过,或许因为两场顶级盛会间隔时间过短,不少企业选择只参加其中一场。例如,在WAIC上大放异彩的智元机器人此次便未设置展台。同时,WRC也成为一批未在WAIC上正式亮相的人形机器人企业的重要舞台。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此次带来了旗下五款重磅人形机器人。其中,Walker S2是全球首个可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无需人工干预,3分钟即可完成极速换电。优必选还发布了其首款全尺寸通用轮式人形机器人Cruzr S2,并展出了“入职”全球最多工厂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担任“导览大使”的Walker C,以及售价30万元以下的全尺寸科研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

资讯配图

在现场演示环节,优必选也展示了其基于“群脑网络”系统的多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协同作业能力,意在强化其平台化部署与规模化应用的可能性。

“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则带来了其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矩阵。其推出的ATOM机器人,是全球首款同时具备“灵巧操作+直膝行走”能力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除ATOM之外,越疆还展示了六足仿生机器人、智能协作臂、冰淇淋机器人等多款具身智能终端,集中体现了其全面布局能力。

资讯配图

首次全面参展WRC的众擎机器人则打造了本届展会最具视觉张力的展台之一。其新款重载级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T800全球首发,并坐在一张酷炫“铁王座”上,吸引大量围观。同时,众擎现场搭建T台,多台机器人走秀登场,配合灵动舞蹈表演,使其展区一度“人满为患”。

资讯配图

逐际动力则首次在WRC展出其售价15.8万元起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imX Oli。该产品高165cm,具备31个机身自由度,主要面向AI科研人员、机器人开发者及解决方案集成商,提供Lite、EDU和Super三个版本。

资讯配图

加速进化此次继续以“足球场”形式亮相,带来了其曾获RoboCup冠军的Booster T1机器人,现场上演2V2机器人足球表演赛和人机互动环节,将机器人的动态控制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资讯配图

星海图在展会期间首次发布并对外展示了全球首个端到端全身控制VLA模型“星海图 G‑0”。在现场演示中,观众只需一句自然语言指令,便可操控其R1 Lite完成整理床铺等高复杂度任务。

资讯配图

星尘智能在展会上展示了全能型AI机器人Astribot S1,并开放了真机遥操、AI演示等交互体验,全面展示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集成能力。

帕西尼第三代多维触觉产品矩阵亮相,新一代触觉传感器无论从感知性能、耐受耐久能力、还是易用程度,均有飞跃式提升。其自研人形机器人Tora- one也登场助阵。

资讯配图

除了上述企业外,理工华汇、睿柏智悦、优宝特、伟景机器人、方舟源启等企业也参与了本届WRC,展示各自在教育、工业、家庭等场景下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与解决方案。

当然,在WAIC上吸睛的“主力选手”也未缺席。宇树科技在本届WRC上首秀其四足机器人Unitree A2以及售价3.99万元的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机器人控制器企业仙工智能也在现场发布了其轮式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

数字华夏携“华夏机器人家族成员”夏澜、夏起、星行侠、卫小鹿齐亮相,还展示了运营商、银行、能源、教科研、商业零售五大应用场景的应用。

资讯配图

魔法原子全尺寸通用双足人形机器人“小麦”、高动态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以及多款四足机器人全数到场。

资讯配图

开普勒、星动纪元、睿尔曼、云深处、赛博格机器人、千寻智能、灵初智能、松延动力、自变量机器人、银河通用、跨维智能、动易科技等企业也纷纷参展,并展示了各自的核心成果。受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展开。

02

亮点二:具身智能“新面孔”亮相

本届WRC的另一大看点是具身智能领域不断涌现的“新面孔”。这里的“新面孔”有两层含义,一是从智能制造或机器人背景出发、重新切入具身智能赛道的“老兵”,二是此前鲜少在公众视野中露面的创业公司。在这两个方向上,本届WRC都有不小的惊喜。

其中,新松机器人无疑是最受关注的“新晋选手”之一。在本届WRC上,新松展示了旗下具身智能全系列产品,包括新松智能类人双臂平台、“松羿”轮式人形机器人、“松行”双足人形机器人、“睿可”RICO轮式人形机器人,以及新松多可咖啡机器人等。这家传统工业机器人巨头正在加速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具身智能产品结构转型。

资讯配图

智能制造老牌巨头海克斯康也在本届WRC展示其全新人形机器人产品AEON。该机器人具备独特的轮足切换构型,敏捷性、多功能性与感知能力都非常出色。海克斯康希望借由AEON切入汽车、航空航天、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推动自动化能力提升。

资讯配图

广汽集团作为汽车行业跨界进入具身智能的代表,此次也带来了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产品GoMate。这款机器人采用可变轮足结构,可在两轮足和四轮足模式之间灵活切换,兼顾双足直立与地形适应能力,已初步实现在集团内部场景中的试点部署。

资讯配图

与此同时,一批此前曝光度较低的创业公司也借WRC完成了高密度亮相。Lumos鹿明机器人带来了LUS2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核心关节模组、视触觉模组LUX系列、七轴数据采集机械臂等多款具身智能产品。其LUS2以“全球首个实现一秒闪电起身”的运动能力引发关注。此外,鹿明还发布了新品具身机器人大力士MOS与人形机器人NIX,全面呈现其在核心部件与整机产品上的技术突破。

资讯配图

一直保持神秘的源络科技也终于揭开面纱。其新一代具身智能机器人Monte02在本届WRC完成全球首秀。Monte02身高1.6米,重量约100公斤,配备7自由度双臂与双轮差速驱动系统,集成多项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

资讯配图

作为备受关注的“新面孔”,维他动力的进场同样引人注目。成立不到一年,其已获得数亿元融资支持。他们带来了VITA伴随机器人,无需任何遥控设备,依托自主路径规划与环境理解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周围动态环境,预测人流轨迹并灵活避让,在拥挤展厅中实现流畅穿行。

向来行事低调的智身科技也在本届WRC上有所动作,展示了其具备领先负载能力的人形机器人,以及自重负载比处于行业前列的机器狗产品矩阵。

资讯配图

这些从不同路径入局的新面孔,或凭借深厚制造底蕴,或通过技术跨界切入,正在丰富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结构层级与创新节奏。它们的出现更像是在赛道边缘不断长出的新枝,未来能否形成气候、跑出代表作,仍值得持续观察。

03

亮点三:人形机器人“国家队”齐聚

过去两年,全国多地掀起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建设热潮,试图通过科研联合、政企共建、场景牵引等方式加快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的协同推进。本届WRC成为各级人形机器人“国家队”集中亮相的重要场域,国家级、省级、市级多个创新中心集体登台。

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携核心成果亮相,其围绕通用机器人平台“天工”与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双主线,定位为全球具影响力的具身智能策源地与应用示范高地。本次带来的天工2.0不仅参与展出,还将作为大会论坛的主持人登台。

资讯配图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此次继续展出了“青龙”人形机器人,主要聚焦于实际工作任务的执行能力与环境适应性,强调其在工业与服务场景中的落地潜力。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则以完整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亮相,其自主研发的“领航者二号 NAVIAI”表现亮眼,多款机器人分别呈现了在不同垂直行业的细化应用能力:如商超零售场景中实现智能互动、精准分拣,实验室场景中展示精密操作与多机协同等,勾勒出一条人形机器人推动传统产线升级的路径图。

资讯配图

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也携手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联合奥比中光、普渡科技、泉智博、擎羽科技等单位进行联合展示,系统化呈现大湾区在具身智能底座、场景建模、传感识别等核心技术链条上的协同成果。

四川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牵头,在WRC期间带来面向工业制造、消防应急、公安警用、生活服务等多类应用场景的综合机器人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人,并现场开展多场景任务交互演示,强调其实战化、定制化特征。

资讯配图

湖北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展台则呈现出“整机企业军团”式的阵容。来自灏存科技的“灵工一代”、光谷东智的“光子系列”、格蓝若的“劳动者”、湖北启灵的“神农”、手智创新的“远游机器人”、荆楚人形的“荆楚1号”、光谷华汇的“楚宝一号”、武汉朗毅的“灵睛系列”,充分体现中部地区在机器人整机研发上的活跃度与多样性。

此外,由高校或本地龙头企业牵头的地方创新中心,如杭州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也参与本次WRC,带来涵盖机械结构、智能感知、交互算法等方向的最新成果。这些由“政府+科研+企业”三位一体构建的创新平台,正在成为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

04
亮点四:生态,生态,还是生态

如果说前几届WRC关注的是“机器人能做什么”,那么今年的关键词则无疑是“生态”。无论是主机厂商还是零部件企业,几乎每一家都在强调生态构建和生态合作,“生态伙伴”成为贯穿展馆的高频热词。

在本届WRC中,C馆聚焦零部件和产业链企业,成为观察生态演进的窗口。灵巧智能带来了其DexHand系列灵巧手产品,还带来了可爱的人形机器人“小默”。此外,因时机器人、灵心巧手、强脑科技、傲意科技等厂商也带来了自研灵巧手技术方案,展示了在末端执行器领域的创新进展。

触觉传感企业他山科技带来了其人工智能触觉传感芯片及应用解决方案;关节模组企业巨蟹智能也携其全系列解决方案亮相展会现场。

亦庄机器人公司则带来了具身智能机器人集合体。据介绍,该公司近年来围绕机器人产业实施“精准招商+专业服务”的发展策略,正在打造面向国际的机器人特色产业园区,力求通过空间载体和政策资源支撑构建具身智能产业集群。

生态构建不仅体现在产业链企业的抱团,还体现在平台型企业的整合能力。今年,京东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展台面积显著扩大,携手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众擎、星海图、逐际动力、千寻智能、松延动力等企业带来超过50款前沿机器人产品,围绕消费体验、智能物流、产业协同等多方向展开互动演示。

资讯配图

生态话语权的争夺同样体现在技术底座上。以NVIDIA为代表的通用计算平台厂商也在本届WRC中呈现出强大辐射力,其机器人生态合作伙伴阵容遍及全场,包括银河通用、宇树科技、中坚科技、傅利叶、加速进化、星动纪元、逐际动力、优必选、乐聚等一众主流企业。借助NVIDIA平台,这些企业在感知、控制、计算、渲染等能力上持续融合,构成了多层次、多设备、多场景的生态联合体。

生态建设甚至已经延伸到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展会举办地北京亦庄本地在今年WRC期间正式开业了“机器人4S店”,不仅展示产品、解说技术、接受预约,还能直接“下单提货”。展馆之外即可下单的体验式销售模式,让“买机器人”这件事不再遥远,也成为生态商业化探索中的一大亮点。

从技术生态到应用生态,再到销售渠道生态,本届WRC已不只是企业秀场,而正在成为机器人全链条生态体系汇聚与碰撞的核心场域。产业正在从“拼单机能力”走向“比系统协同”,从“卷硬件参数”迈入“构生态势能”的下半场。

05

结语:照见现实的另一面

如果说WAIC展示的是AI加持下的前沿叙事和技术愿景,那么WRC则更像是一场面向工程底座、制造体系与真实任务的集中检阅。

这次观展的看点如何?有人说缺少“新鲜事”,也有人认为更加“实在了”。确实,WRC2025并未刻意制造震撼时刻,但它所传递出的信号却十分清晰:行业热度没有退潮,但比拼已悄然切换维度。

炫技不再是核心竞争力,能否落地、组生态、通产业,才是下一阶段的“胜负手”。企业在这里展示的不仅是产品,更是组织动员力、生态组织力与系统工程能力。创新中心集中亮相、平台企业密集绑定、核心零部件技术亮剑,都在推动具身智能从“单点突破”走向“体系作战”。

在这面更接近现实的镜子前,真正的挑战是如何从“展会上的机器人”走向“社会中的机器人”。幻想与现实之间,从来没有绝对的界限,但有一道清晰的路径,叫作:进化。


资讯配图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交流群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推荐阅读

超140亿!2025上半年人形机器人融资盘点

超75款!2025上半年人形机器人新品图鉴

四个角色眼中的“人形机器人训练真相”

2024-2025年度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报

本体

优必选|宇树|智元机器人|云深处|开普勒

越疆|众擎|数字华夏|星动纪元

供应链

电机-步科|空间计算芯片-芯明|触觉-帕西尼

控制器-阿普奇睿芯行|视觉AI-微亿智造

六维力传感-坤维科技|空间智能-无穹创新

自主导航-小驱智能|灵巧手-灵巧智能

场景应用

3C电子-富士康|智能产线-豪森智能天奇股份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机器人
more
本体&AI视觉&工艺系统,解锁船舶制造高效焊接 | 报名通道
别骂AI卡了!华为新推理技术救场,9月开源免费给全行业用
商汤王晓刚:世界模型将加快AI从数字空间进入物理世界,「悟能」想做那个桥梁
【AI】刚刚,GPT-5内测抢先泄露!推理强到离谱,智商被曝140超越人类天才
奥特曼砍掉GPT-4o引爆AI「戒断反应」,马斯克官宣Grok4全球免费!
英伟达回应15%“AI芯片输华税”:遵守规则
拐点已现:"人工智能+"的价值70%来自物联网,AI归位物理世界
AI小模型与智能运营平台的应用与收益分析
快讯|京东重磅宣布:投入超100亿元;世界首台自动巡航杂交授粉育种机器人研制成功;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发布等
【教育】AI赋能教育:构建智慧校园新生态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