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市风云变幻,新能源汽车像坐了火箭般蹿升!
电车的续航越来越长,价格越来越亲民,市场占有率年年攀高。谁最先感受到这股"电流"的冲击?不是车企,不是4S店,而是街边那些燃油车修理厂!
奇怪了,路上燃油车数量明明没减少,修车铺子咋就先喊痛了呢?
小编我深入调查才发现,问题出在用车频率上!很多家庭要么直接买新能源当首车,要么保留油车又添辆电车。
结果呢?油车开得越来越少,故障自然减少,进修理厂的机会也就大大降低。这种"连锁反应"来得又快又猛,让修车师傅们猝不及防!
一:保养需求少,修车单子飞了
据统计,现在的汽修厂大约有90万家,有些地方甚至存在“汽修一条街”,这就说明汽修行业很暴利,当你去修车时,哪怕只是一些很小的问题,往往也要花费一两百,一些稍微大一点的问题,可能需要花费数千元。

我表哥老张开了十年汽修厂,上个月突然说要散伙。他苦着脸说:"全中国每天有二十多家汽修店关门,我们半年利润掉了六成,连工资都快发不起了!"
以前修油车换机油,师傅们闭着眼都能干。
现在全是电池电机电控这些"黑科技",高压电谁敢碰?
出事就是人命关天啊!车企技术还不公开,没原厂设备连故障都查不了。配件非要去4S店买,价格直接翻几倍!
车主们担心脱保,只敢去指定店修车,小修理厂连门都摸不着。现在新能源维修人才缺口高达八十万,培训费一万五还只能拿个初级证书。年轻人嫌这行工资低还危险,老技师又转不了型,店里连个能干活的都找不着!
天津的潘师傅开了20年汽修店,现在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以前月赚7万,现在最低5000,客户都跑去4S店或新能源授权店了!"普通汽修厂的机油、火花塞生意直接腰斩,门面冷得像冰窖!
二:三电维修门槛高,汽修厂干瞪眼
新能源车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维修技术复杂得很,普通汽修厂根本玩不转。
某款新能源SUV的后车架采用一体压铸,撞一下修不了只能整换,报价20万,车才28万!这不是修车,这是买新车啊!
车企把三电数据锁得比银行金库还严,非授权店连维修手册都拿不到,修个电池还得远程解锁。北京一家汽修店修了国内某新能源品牌的车,发个视频还被车企告了,赔得连底裤都没了!
网友吐槽得好:"修个新能源车跟破解银行保险柜似的,汽修厂咋干?"
三:车企“锁死”车型系统售后,汽修厂没饭吃
新能源车企为了保销量,质保期长得吓人,还规定非授权店维修可能"脱保"。车主怕失保,宁愿花高价去4S店,连换轮胎都不敢去路边店。
比如之前上海有两位修车师傅帮车主解锁某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结果被起诉判刑6个月,5000块收入全没收!这不是杀鸡儆猴是啥?
汽修厂老板孔师傅苦笑道:"新能源车是电池+机械+IT的复合体,我们这些老技师学不会,修不了!"
车企把售后市场攥得死死的,普通汽修厂连口汤都喝不上!
小编查阅数据得知,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1.5万家汽修厂转让或倒闭,平均每天50家关门!全国80万家汽修厂里,能修新能源车的不到5%,能精准修三电的更是凤毛麟角。
新能源车渗透率已飙到53.3%,但售后服务网点远少于燃油车,偏远地区连充电桩都难找,更别说修车了。成都一新能源车主李先生,车钥匙坏了,当地汽修店全员出动都修不了,最后靠车企远程解锁才搞定。
网友感叹:"新能源车买得起,修不起,汽修厂倒得更快!"
北京汽修老板老张,开了15年店,过去靠修奥迪、宝马月入10万,现在客户全换电车,店里生意掉到2万,房租都快交不起。
他无奈地说:"新能源车修不了,燃油车客户少了,日子真不好过!"
政策虽然喊车企开放技术,但车企还是那套"技术保密"。
老张现在每天愁眉苦脸,说实在撑不住只能关门。路上跑的还是油车多,但新能源增长太快,再不转型真没活路。
职业学校已开始教新课程,维修协会也在跟车企谈判。不过效果慢得很,老张说现在连工人工资都发不起。
问以后咋整,他叹气道:"能撑一天是一天吧,这行越来越没盼头了。"
要知道,汽车产业作为任何国家的一大支柱产业,体量庞大。新能源汽车销量,在汽车市场占比逐年上升。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链中的关键一段,其发展也必将影响上下游产业!

原先汽修厂之所以遍地开花,主要是因为4S店的维保价格太贵,车主等车子出了质保期后,很多都会选择到价格更加便宜的汽修厂去。
而现在呢?电车的维保价格并不贵,汽修厂还有很多项目做不了,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目前随着新能源车迅猛发展,传统修理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转型,只能等死;要转型,又困难重重。
您觉得下一个受到波及的会是谁?加油站?机油厂?这场"电动革命",让无数修车师傅措手不及,不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