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红利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撕开低空空域的层叠壁垒,陕西全域开放300米真高航线让无人机畅飞西北,民航局8月将给eVTOL适航认证按下“加速键”——这场由空域破冰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的产业革命,已进入分秒必争的爆发前夜。
01 头条聚焦:中创新航联手广汽高域,eVTOL电池标准化破局
8月10日财联社信息,中创新航与广东高域科技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eVTOL领域共建电源标准化体系,并加速广汽高域GOVY AirCab的量产进程。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国产航空电池技术迈入商业化临界点,更将重塑低空经济核心供应链格局。

千架订单背后的技术突围
广汽高域GOVY AirCab已斩获近1000架意向订单,其核心动力源自中创新航两大技术突破:

对比国际竞品: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为500Wh/kg,但尚未实现eVTOL装机;美国Joby航空采用丰田固态电池,量产时间推迟至2027年。
中创新航此次合作触发三重产业效应:
- 二级市场反应
协议签署后股价单日涨3.69%,资本市场对eVTOL电池赛道认可度飙升; - 国产电池厂商集体卡位
欣旺达量产"欣・云霄1.0"半固态电池,孚能科技获欧洲载人eVTOL订单。
2025年国内eVTOL意向订单超1500架,对应电池需求1.8GWh(相当于2万辆电动汽车); 2030年全球eVTOL电池市场将达30GWh,形成千亿级增量空间。
- 方形/圆柱路线之争
中创新航押注大圆柱(结构稳定),宁德时代深耕方形(能量密度优先); - 材料体系竞赛
9系高镍方案(中创新航) vs 凝聚态电解质(宁德时代)。

02 政策风暴:陕西全域低空开放,300米真高航线破冰
8月5日,陕西沣西新城正式获批300米以下低空空域开放,成为西北首个全域低空改革试点。根据规划,该区域将构建“无人机物流+载人eVTOL”双轨网络,首期划设5条常态化目视航线,连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咸新区核心商务区及重点工业园,预计2026年实现日均飞行500架次。此举标志国家发改委“分层空域管理”战略进入实质落地阶段——2025年1月民航局工作会议明确“推进中低空整合”的路线图,正在加速转化为区域经济新引擎。

深度解析:沣西模式创新性在于“三区联动”:
- 管制区
机场周边10公里采用军方协同监管; - 监视区
主干航线部署UAM(城市空中交通)雷达系统; - 报告区
农村地区开放自主飞行,仅需起飞前报备。
这一设计或成全国空域改革样板,呼应发改委低空经济司“分区划设、动态调配”的顶层规划。
当沣西新城的无人机群掠过关中平原,它们承载的不仅是货物与数据,更是在为2035年 “有人/无人融合空域” 的终极目标铺设制度路基。
低空开放直接触发三大经济杠杆:

风险预警:
适航认证脱节:载人eVTOL取证周期仍超18个月,亿航智能全国占比90%; 空域数据孤岛:军民航数据交互平台覆盖率不足20%。
03 深度研判:低空经济的三重裂变与风险预警
政策-技术-资本共振下,行业面临关键分野:
| 维度 | 中国路径 | 欧美路径 |
|------------|-------------------------|-------------------------|
| 技术路线 | 多旋翼→复合翼(务实) | 倾转旋翼(激进) |
| 商业场景 | 物流→应急救援→载人 | 载人出租车(瓶颈) |
| 资本逻辑 | 政策补贴+产业基金 | 风险投资主导 |
三大潜在风险需警惕:
- 产能过剩隐忧
发改委7月预警“防止低端恶性竞争”,eVTOL整机厂已超50家; - 适航认证迟滞
载人机型仅亿航智能完成取证,商业化与认证脱节; - 基础设施缺口
现有通用机场仅覆盖30%县域,低空通信网络建设率不足15%。
破局关键:深圳“通感一体”网络试验网年底建成,或破解空域管理瓶颈。

结语:在天空与大地之间
当陕西的无人机掠过麦田,上海的直升机穿梭楼宇,成都的eVTOL生产线轰鸣——低空经济正从政策蓝图蜕变为触手可及的产业革命。2025年1.5万亿市场的爆发,不仅需要技术的飞跃,更需要制度创新的勇气。正如民航局《路线图》所言:“有人/无人融合空域”将在2035年成为常态。此刻的每一份政策突破、每一次技术攻坚,都在为那片属于未来的天空奠基。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民航局、招商引资内参、IT桔子、企业财报
感谢您的关注与陪伴!点击下方卡片锁定我们
每日第一时间获取:
✅低空空域改革政策权威解读
✅国内外低空经济前沿动态
✅产业趋势分析与投资机遇
✨我们将持续深耕低空领域,成为您洞察行业风向的窗口。快点击关注,与数万从业者共探低空经济新蓝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