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集体「退货」,奥特曼终于让旧版回归,年度最失望 AI 留下了什么

APPSO 2025-08-13 14:46
熹妃,回宫!
在全球用户的强烈呼声下,OpenAI 不得不让旧模型悉数回归,真是一出大戏啊。
资讯配图
这段时间以来,对 GPT5 的不满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的抱怨。于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满怀期待的我们,最后却大呼落空?问题出在 GPT-5 本身吗?
不仅是产品问题,更是心理落差
从预热到期待,再到塌房和滑跪,GPT-5 的发布经历,像极了苹果。
绝不是一句随便调侃,这种相似感,至少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产品气质的趋同:GPT-5 功能清晰,但在表达上显得克制、机械,失去了早期模型中那种「自带性格」的鲜活感——不禁让人想起了 Siri。
资讯配图
非要论好用,那 Siri 当然是比不了,类似的是定位:它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助手型工具,行动规范、反应稳定,却缺乏情绪张力与互动趣味。如今 GPT-5 也开始呈现出这种「可用但无感」的状态,让全球用户怀念起「和 GPT-4o 吹水聊天」的日子。
二是发布节奏的相似:GPT-5 的上线,并非是 Sam Altman 吹的那样让人震惊,更像是一次「年度例行升级」。它确实有进步,也比前代更强,但震撼到「瘫坐椅子上」?不至于吧大哥。
资讯配图
这一点,和如今苹果每年发布新 iPhone 的节奏如出一辙——人们盼望着改变世界的创新,结果迎来的却往往是「续航提升半小时,边框变细 0.05mm」式的小修小补。
变强是在变强,用户却越来越无感。
GPT-5 刻意减少了对用户的谄媚和情感迎合,更偏向商务化、理性化的回应。这样的调整初衷也许是好的,有助于减少幻觉和偏见,但对于习惯被「接住」的用户而言,却产生了强烈的落差。这并非 GPT-5 能力退步,而是一种新的信号——AI 正在从神话时代,走进日常生活。
只是我们还没完全准备好,Sam Altman 可能也没准备好调整自己的认知。
资讯配图
所以说,GPT-5 之所以像 Siri,并不是因为它「能力差」,而是它进入了一个阶段:不再靠奇迹,而开始以实用为本。正如有用户在 Reddit 上吐槽的那样:「GPT-5 用起来更技术化,让人感觉在情感上变得更疏远」,「当然,5 还行——如果你讨厌细腻的情感和共鸣的话」。
一个教训,送给用户
尽管旧模型回归了,但是早在用户中间,警铃已经敲响:谁知道这次回归会持续多久。
在最新的回归计划中,由于算力吃紧,4.5 从原来的 Plus 用户有限可用,被改为只供应给 Pro 用户。
资讯配图
GPT-5 系则被进一步拆分为三个不同的选项,其中「自动」作为默认模型。这也暗示着以算力为主要考量,灵活配置模型。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许多用户都觉得类似强制下架的事情未来还会上演,OpenAI 在走一条不回头的路。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用户并没有一味索取震撼和新奇,他们已经学会了调低期待,以应对一次次被反转。
这一次,是用户比厂商更早意识到一个事实——技术的更新并非每次都意味着进步体验的飞跃,有希望就有失望。
OpenAI 不是第一次把自己推上神坛:GPT-3 的震撼、GPT-4 的横空出世、GPT-4o 的「情感风格」……它们构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奇迹神话。但动不动就放卫星,用户很快就会开始怀疑,一次又一次的营销是非常消耗人的。
而希望变失望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在智能手机行业,用户经历了从「每一代都激动人心」到「就这?」的情绪变化;类似,在社交媒体的演进中,我们也从「连接世界」到「信息超载」,进而转向克制、疲倦,开始主动寻求信息排毒。
现在,在大模型与 AGI 的叙事轨道上,用户再次走进了那个熟悉的阶段:失望不是因为相信太多,而是因为已经太了解套路。
所以,与其说用户对 GPT-5 的反弹是一种抗议,不如说它是用户对「放卫星型营销」集体醒来的表现。而这,也许正是 AI 从神话走向日常的转折点。
重新校准期待值
率先拉响警铃的用户们是相当敏锐的,说得也很有道理:GPT-5 上线之后,旧模型被放弃,完全只是时间问题。总有一天,列表里又会变回只有 GPT-5 系,或早或晚。
可以再一次回看 Siri,这个产品已经常年没有更新了,它成了 iPhone 里一个总是存在,但始终尴尬的「助手」——现在,用户对 Siri 基本上是放弃的心态。
资讯配图
对 GPT-5 呢,还没放弃,但也有点冷淡。诚实的说,GPT-5 在能力层面上当然不像 Siri,但我们面对两者时的情绪,有惊人的相似。
GPT-4 带来的是高能时刻,GPT-4o 带来的是最接近 AGI 的想象,那么 GPT-5 的核心关键词,可能只是两个字:求稳
你可以说它「不好玩了」,可以说它「人机」,但更准确的表达也许是:它像一个为效率而生的版本。
资讯配图
这不意味着它的能力下降,恰恰相反,它在很多场景下变得更高效、更能完成任务。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再激发我们的感官冲击。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主动管理自己的期待,那现在就是时候了。ChatGPT 的周活已经高达 7 亿,任何一个改动都将引发巨大的声浪,保持更新,但更缓慢更小规模,是势在必行的策略。
未来的 AI 更新,可能不会再是一场场话题狂欢,而更像是一次系统补丁,一次参数调优,一次你 get 不到的微小升级。而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资讯配图
欢迎加入 APPSO AI 社群,一起畅聊 AI 产品,获取#AI有用功,解锁更多 AI 新知👇
资讯配图
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 简历投递邮箱hr@ifanr.com
✉️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
更多岗位信息请点击这里🔗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Project Mariner,谷歌狙击Open AI的秘密武器
这家企业,靠AI网络过百亿美元
AGICamp 第 007 周 AI 应用榜:长视频一键转化小红书爆款,晚间副业最佳效能工具?
深度丨谷歌Meta微软发布最新财报,AI内循环成新一轮引擎
OpenAI联合创始人Greg Brockman:对话黄仁勋、预言GPT-6、我们正处在一个算法瓶颈回归的时代
AI 落地,你问我答|免费在线微咨询,把最头疼的 AI 落地难题,丢给我们
AI顶会模式出了问题?  「不发表,就出局」的恶性循环,正在压垮整个AI学界
直播预告|相AI相生,共赴未来!总台《2025中国·AI盛典》即将播出
华为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降低对HBM依赖
【AI】刚刚,马斯克Grok4干翻谷歌Gemini!o3杀入首届大模型对抗赛决战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