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ista Networks 首席执行官 Jayshree Ullal 自 AI 热潮初起便不断提及“年营收 100 亿美元”的目标,但对于公司何时能够跨越这一门槛,她一直态度谨慎。
早在今年 2 月,我们就根据 AI 集群建设的已知计划、对连接其他系统并为 AI 系统(无论是本地还是云端)提供数据的网络升级需求,以及 Arista 正扩展的企业园区网络(目前仍由思科主导)等因素推算——Arista 几乎不费力就有望在 2026 年实现 100 亿美元的营收。而 Ullal 在与华尔街分析师讨论公司第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中也承认,最初的目标是在 2028 年左右实现 100 亿美元。但由于市场上用以替代 InfiniBand 的 AI 后端以太网需求极其强烈,她公开表示——与我们当初判断一致——Arista 的确可能在 2026 年实现这一目标。
伴随营收增长曲线陡然上扬,Ullal 将截至 9 月的第三季度营收指引上调至 22.5 亿美元。考虑到这一数字仅比 2025 年第二季度的 22.1 亿美元略高,我们认为这一预期或许还有一定保守。她还补充,即便失去 5 个大型 AI 客户之一,Arista 仍将实现或超额完成 2025 年 AI 后端网络设备销售 7.5 亿美元的目标,并在 AI 后端与前端网络设备销售合计上达到 15 亿美元。
难怪在公布二季度财报后的短短一周内,Arista 的市值大增 263 亿美元,至 1775 亿美元。(换算下来,相当于 177.5 只独角兽。)
在 6 月季度,Arista 产品收入为 1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9%,环比增长 10.9%。其中,软件订阅收入为 3160 万美元,同比上涨 4%;服务收入(主要为交换机和网络操作系统的技术支持)同比增长 22.7% 至 3.278 亿美元。软件与服务总收入同比增长 20.8% 至 3.594 亿美元,占本季度总营收的 16.3%。
值得注意的是,Arista 自 2021 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外公开这一软件与服务业务时,其营收占比超过五分之一。但由于硬件业务增速高于软件与服务,比例反而下降——原因在于 Arista 的客户普遍追求高速部署,软件与服务的收入会在后续跟进。
整体来看,Arista 二季度营收略超 2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4%;营业利润为 9.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净利润为 8.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6%,净利率达 40.3%,这与过去四个季度的水平相当,在系统设备制造商中已属高位,尤其考虑到其主要客户是超大规模和云计算厂商(Arista 称之为“云巨头”)。2013 年公司上市后初期,我们追踪到的平均净利率不足 12%。
外界自然会质疑,在白牌硬件厂商林立、且不乏大型科技公司自研交换机的环境下,Arista 如何维持如此高的盈利能力。对此,Arista 的策略是成为关键工作负载的首选硬件平台,并允许客户在设备上安装自家网络操作系统(如微软的 SONiC、Meta 的 FBOSS),从而形成区别于 Edgecore、广达、台达、伟创力、英业达、纬创等白牌厂商的“蓝牌”替代方案。
当被问及竞争格局时,Ullal 表示:
“我们一直处在竞争极为激烈的行业,无论对手是思科还是其他网络厂商。我们认可英伟达在 InfiniBand 以及 GPU 捆绑上的参与,也一直承认与白牌的共存。从我们的角度看,竞争环境没有改变,只是外界讨论声更大了。我们理解,由于客户波动,有些年份和季度会更好。”
“外界声音更大的部分原因是我们的 Meta 份额增长未能像前几年那样迅猛。但从我们的角度看,无论是平台性能、功能特性,还是第三个层面——客户关系,我们的创新与差异化从未如此强大。客户非常认可我们的支持、质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创新环境没有变化,外部有很多讨论,我理解,也感谢。我希望我们已经证明了怀疑者是错的。”
结合最新季度与预测,我们也上调了对 Arista 的预期:预计其 2025 年营收至少可达 85 亿美元。若服务收入继续保持 35% 的增速,则今年可达 15 亿美元,剩余 70 亿美元来自硬件产品;2026 年服务收入有望突破 20 亿美元,硬件收入则需增长 15% 达到 80 亿美元——考虑到 2026 年将迎来英伟达、AMD、博通等新一波 AI 投资与新品发布,这一增速完全可行。届时,Arista 将拿下其设定的 540 亿美元可寻址市场(TAM)中的近五分之一,该市场涵盖数据中心与云网络、园区网络与路由器,以及全套软件与服务。
我们认为,网络市场研究机构尚未将 2026 年的下一波 AI 投资浪潮纳入预测。Arista 在二季度财报中引用 650 Group 数据,显示过去四年中,在数据中心高速以太网端口市场(100/200/400 GbE)中,Arista 对宿敌思科造成了巨大压力。另一组来自 Crehan Research 的数据表明,自 2023 年中期起,Arista 在 10GbE 及以上端口的交换机收入已超过思科,并在 2023 年初出货量领先——且这还不包括思科 UCS 刀片服务器平台的交换机。
此外,来自 Dell’Oro Group 的最新数据展示了数据中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收入带宽趋势,但仅涵盖前端网络,不包括 AI 集群的后端网络——我们也很想看到叠加了后端网络数据的全景。
未来,我们将关注 Arista 是否会在机架级 AI 系统的扩展网络中支持 UALink 交换技术,以及博通的 Scale Up Ethernet(SUE)方案。虽然 Arista 尚未正式承诺,但考虑到其在以太网领域的根基,SUE 很可能会成为其商业化的方向,并有潜力为公司带来数亿美元乃至数十亿美元的新收入。
参考链接
https://www.nextplatform.com/2025/08/12/big-ai-wave-will-lift-arista-to-10-billion-two-years-early/
点这里👆加关注,锁定更多原创内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芯闻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芯闻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