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消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初步裁定京东方非法获取并使用三星的OLED商业机密,计划对其实施长达14年8个月的有限排除令(按三星技术开发周期计算),禁止其相关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非全面企业制裁)。这一裁决可能对京东方的全球业务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和供应链布局方面。
三星显示曾在2023年10月向ITC提起侵权申诉,ITC将于今年11月作出终裁。行业普遍认为,ITC的初裁结果被推翻的可能性较小,因为类似案件中初裁结果与终裁结果差异较小。若终裁维持,京东方可能面临赔偿责任,并需加速向欧洲、东南亚等市场转移产能,以应对美国市场份额可能被韩企瓜分的风险。此外,全球OLED价格可能因供应链调整而上涨。
京东方目前为苹果iPhone等高端机型供应约20%的OLED面板,年产能约1亿块。若禁令生效,苹果可能增加向三星或LG的采购,导致供应链集中度上升与成本增加,但苹果方面表示裁决不影响现有产品。
京东方作为中国显示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在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领域积极布局,试图通过技术突破来应对专利壁垒。然而,面对三星等韩国巨头的专利战,京东方也采取了反制措施,包括在美国和中国提起专利诉讼,指控三星侵犯其专利。这种“诉讼-反诉”的拉锯战,本质上是行业龙头与挑战者之间的技术话语权之争。
从更深层次来看,中韩显示巨头之间的专利战反映了全球显示产业格局的深刻变化。随着中国企业在LCD领域的产能优势逐渐确立,并在O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韩国企业试图通过专利战来延缓中国企业的技术追赶。
值得一提的是,LG Display近期已将70项美国和55项韩国LCD专利转让给三星显示。三星很可能在与其他面板制造商的专利纠纷中使用这些专利。
京东方或遭美14年制裁的事件,不仅反映了中韩显示巨头之间的激烈竞争,也揭示了全球显示产业从“产能比拼”向“技术壁垒”竞争的转变。未来,随着技术、专利和市场的进一步演变,这一领域的竞争格局仍将持续演变。
责编:Jimmy.zh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