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3 刚出来那会儿,AI 的成长路径相当的简单粗暴,只要用更大的模型、更强的算力和更多的数据训练,就一定能看到效果飞跃。现在,GPT-5 失效的 Scaling Law(规模定律),让 AI 的发展看起来是从先前的「能造火箭」变成了现在的「修修汽车」。知名数据公司 Similarweb 和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研究公司 QuestMobile 在前些天,各自发布了全球 AI 趋势报告和国内 AI 应用报告。Similarweb 全球生成式 AI 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AI 行业的发展,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都开始出现部分下滑,行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真实的用户偏好开始显现,旧的增长逻辑正在失效。下面是我们提炼的要点梳理:1、通用大模型不断挤压部分垂直工具的生存空间,专门的 AI 写作与内容工具赛道,以及 AI 角色陪伴聊天赛道,整体流量在过去半年一直在下降,最近 3 个月分别下降了 12% 和 8%。而像 Character.ai 在 2025 这一年基本上都在下降。2、视频生成和语音生成类产品增长也遇到瓶颈,从年初接近 20% 的涨幅到现在只剩下 1%。视频生成上表现比较突出的产品有 Heygen、Typecast,在近半年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快手可灵一开始很火,但现在的使用量也在一直下降。3、在海外赛道冷热分化,一众垂直产品遇冷的情况下,旅行类产品 Mindtrip 三个月涨了 153%,整个类别的涨幅在最近三个月也达到了惊人的 92%。以 Zapier、n8n 等为代表的工作流自动化工具同样在加速狂奔。4、「插件化」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平均每个已集成 AI 的 App 中,就有 2.1 个 AI 功能。夸克在对搜索框进行 AI 优化后,平均一个月能让用户点开 65 次。微博智搜、腾讯新闻妹靠着「集成 AI 的场景驱动」表现都很突出。5、得益于插件形式统计的加入,国内这半年,移动端 AI 产品活跃用户总量 6.8 亿。看着是还行,但原生 App 增长缓慢,PC 网页端更是直接躺平,只有 1.8 亿的用户总量,近七成的网页应用月活负增长。6、此外,Kimi、猫箱、文小言、智谱清言、以及 Bixby 等 AI 综合助手和社交互动类应用都成了流失重灾区;AI 搜索仍是位居 AI 赛道的第一名,曾经原生类搜索代表 DeepSeek 走掉的用户里,超过一半去了百度。7、AI 对部分传统行业的冲击已经显现,传统教育科技领域的流量同比去年大幅下滑,问答社区 Quora 的流量同比去年下降了近 50%。OpenAI 一家独大,正在「杀死」那些小而美Similarweb 在此次发布的趋势报告中,总结了不同 AI 赛道的产品增长趋势。他们所使用的数据完全来自于网页的总体访问量,不包含 API 的使用以及集成等情况的统计。全球 AI 工具的总流量在经历年初的快速增长后,近期已趋于平稳。在这个巨大的市场里,马太效应极其明显。图中上半部分为部分生成式 AI 产品在 2025 年各个阶段的 12 周流量变化情况。下半部分左边为日平均访问流量,右边是不同时期所占据的流量份额对比。以 OpenAI(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 AI 工具占据了绝大部分流量份额,并且地位相当稳固。DeepSeek 和 Grok 在年初的时候都是增长迅猛,后面慢慢回落,Grok 4 的推出也让他重新开始增长。不过 DeepSeek 现在仍然是国产第一。大部分赛道的使用累计情况变化,主要是下降的趋势;通用赛道目前占据有接近 90% 的流量相比之下,许多曾经热门的垂直赛道却表现不佳。除了通用和旅行两个类别,其他像是 AI 陪伴、聊天、设计、以及文字图像声音生成等赛道,都出现了访问量的下跌。右下,Character.ai 依旧占据 AI 聊天陪伴类产品的主要份额。AI 角色聊天作为曾经的明星赛道,整体流量在过去半年的时候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在最近 12 周下降了 8%。其中,头部产品 Character.ai 同期流量下降 8%,另一款产品 Chai 的流量更是经历了剧烈波动。AI 写作类工具没有出现断层产品,但访问基本上都在下降。AI 写作同样面临挑战,看统计的近半年 12周变化表格,这一大片红色就知道,这个赛道确实很不容易。它的整体流量在过去 12 周下降了 12%,包括 Jasper、Wordtune 在内的多个知名工具都出现了流量下滑。毕竟 ChatGPT、Claude 这些通用模型,自带了写作功能,这类专用工具的护城河会越来越浅,也在意料之中。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图像生成、视频生成、以及音频生成工具流量变化图像、视频、以及音频生成赛道,也没有出现爆发性的流量增长。图像生成的总流量在过去 12 周也下降了 2%。虽然 Midjourney 保持着 33% 的增长,但 Leonardo、Ideogram 等多个工具的流量都在下滑。视频生成上,部分头部产品还是比较火,Heygen 一年涨了五成,Runway、Typecast 也在往上冲。毕竟通用模型最常见的功能还是生文和生图。音频生成分成了声音的生成和音乐的生成两个部分,AI 音频处理的头部公司 Elevenlabs 增速放缓了许多,但一直没有停止发布新的语音模型。而音乐生成,可能是现在技术还不够个性化,大部分的产品还是处在下降的趋势。唯一的例外是与特定场景强相关的领域。例如,AI 旅游工具在近 12 周的流量增长了 90%,我想这可能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夏季旅游旺季的需求,因为前面一段时间还是在下降。同时,自动化工具 n8n 三个月涨了 73%。Mindtrip 应用截图,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流量太好,Mindtrip 网页是显示「施工中」,下载 APP 之后也无法注册自动化工具上半年 12 周变化率n8n 在社交媒体上还是非常多人在推荐,它可以说是一个工作流程自动化的开源软件,要在稳定的服务器上才能运行,一般是通过 Docker(代码容器平台) 部署或 npx(运行环境包执行工具) 安装,因此上手门槛还是有点高。无论是满足特定需求(像旅游),还是用来提升效率(像自动化),这些能解决具体问题的实用工具,永远都是市场的宠儿。这也是与那些大而全,但场景模糊的聊天工具,最明显的区隔。但随着七月份 OpenAI 推出 ChatGPT agent,统一了自动化和深度思考,使用 ChatGPT 就能完成自动订机票、排行程;通用模型厂商看起来是要收割掉所有现实具体问题场景的入口。真正的赢家,都是加了 AI 功能的超级 APP和全球市场呈现的低迷一样,国内的 AI 产品也历经着分化,不过除了赛道的分化,更多是形态上的分化。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一方面,原生的 AI App 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无论是手机厂商内置的 AI 原生 APP,还是不同的互联网/ AI 科技企业开发的 APP,累计有约 67.4% 的原生 App 在上半年都处于负增长状态。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常见的一些原生 AI APP 像是 OPPO 小布助手、vivo 的蓝心小V(来自手机厂商);以及百度的文小言、阿里的通义、腾讯元宝、抖音的豆包等(来自不同企业)。更惨的是网页端的情况,累计有 68.8% 的应用处在负增长,此外,PC 网页端的用户规模仅有 1.8亿。部分 PC 端网页应用产品,你用过哪些?但另一方面,AI 的应用规模仍在扩大。截至 2025 年 6 月,移动端 AI 应用的整体用户规模达到了 6.8 亿。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插件形态」的 AI,即嵌入在现有 APP 中的 AI 功能,74.5% 的插件形态应用保持正增长。其中成绩最亮眼的是,微博的 AI 微博智搜和 QQ 浏览器的 Qbot,它们都是借助平台优势和场景结合实现高速增长的典型。有了插件的场景适配,也不一定就意味着产品能够收获更多用户。和全球多个赛道呈现萎靡状态一样,国内的 AI 赛道发展也只剩下了 AI 搜索和 AI 综合助手两大支柱领域,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达到 6.85 亿和 6.12 亿。夸克 AI 搜索位居月人均使用次数第一就像在这次的统计中,微博智搜和 QQ 浏览器的 Qbot 都是属于 AI 搜索引擎赛道下的产品。报告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DeepSeek 流失用户中,56% 转向百度,42% 去了 QQ 浏览器,这也再次证明,AI 搜索依然是当前国内用户最核心的需求场景。AI 有用功,还是得做「有用」的 AI这两份国内外的报告,都在分析不同 AI 产品的使用变化趋势,不约而同地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独立 AI 应用的增长正逐渐放缓,不管是在火热的赛道,还是小众的垂直领域。相反,把 AI 深度嵌入到现有的场景和工作流,正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方向。如果 AI 的表现没办法比现在更好怎么办?图片来源: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open-questions/what-if-ai-doesnt-get-much-better-than-this纽约客最近发表的这篇文章,通过分析 GPT-5 发布遇冷,讲了个挺有意思的观点:AI 行业以前总觉得,只要模型越做越大、喂的数据越来越多,能力就会不断提升,甚至接近人工通用智能(AGI),即(规模定律)。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那个所谓的规模定律可能正在失效,AI 的发展速度正在放缓,行业也需要重新调整期待和策略。教会计算机思考的整个事业(AI 行业)仍然神秘。我们应该减少傲慢,更加谨慎地行事。放缓的发展速度,确实能给我们更多时间和机会,来慢慢揭开 AI 的神秘面纱。起码现在,大家不再天天盯着参数量、榜单成绩了,而是开始真正关心这东西好不好用,细节体验怎么样。当然,接下来 AI 的创新,我想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泡沫总会破的,最后能留下的,肯定都是那些真正有用的 AI。参考链接:https://www.similarweb.com/corp/wp-content/uploads/2025/08/attachment-Global-AI-Tracker-8.5.pdfhttps://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1952664347667959809欢迎加入 APPSO AI 社群,一起畅聊 AI 产品,获取#AI有用功,解锁更多 AI 新知👇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简历投递邮箱hr@ifanr.com✉️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更多岗位信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