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投资浪潮的核心参与者是四家领先的造纸企业:安德拉纸业、东方纸业工业公司、关图姆纸业和萨蒂亚工业公司。它们各自的投资计划如下:
安德拉纸业:该公司计划投入17.8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1.46亿元),用于升级其位于拉贾蒙德里制造工厂的3号造纸机。拉贾蒙德里工厂目前已以每年3.6万吨的满负荷运转,此次升级完成后,预计将在13个月内使该工厂的日产量额外增加60吨。
东方纸业工业公司:该公司已承诺在未来24个月内投入约12.5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1.02亿元),用于产能扩张和效率提升。目前,其造纸产能利用率高达93%,每年可生产10万吨纸张。通过此项投资,公司旨在消除运营瓶颈,提高成本效益,并计划通过债务和内部应计项目的结合来为该项目融资,预计将新增年产能8500吨。
关图姆纸业:关图姆纸业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取得了强劲的财务业绩,营业利润达到22.29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1.83亿元),净利润达1.21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1000万元)。在这一良好势头下,公司正积极寻求投资扩张。其严谨的运营纪律和对增值包装领域的专注,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管理层预测,在产品组合优化和向公共包装领域扩张的推动下,2026财年的收入将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公司正稳步发展成为印度造纸和包装生态系统中一家不可忽视的中型企业。
萨蒂亚工业公司:萨蒂亚的投资计划尤为宏大,计划在2026-2027财年投入40亿至45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3.28亿至4.1亿元)的巨额资本支出。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升级其PM 3造纸机、再生锅炉和日常维护。其中,PM 3的升级计划于2025年11月完成,预计耗时6-9个月。升级完成后,萨蒂亚的产能预计将增加1.8万至2万吨/年,增幅高达10%,并有望推动公司从2028财年起实现产量的显著增长。
与此同时,造纸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在同步进行。NR Agrarwal的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已成功安装一台日产1020吨的先进造纸机,这一里程碑式成就将显著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确保其产品质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这些大规模投资的背后,是印度造纸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乐观的增长预期。据一位造纸行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预计印度造纸行业的收入增长率将在6%至9%之间。其中,包装纸和纸板市场表现尤为抢眼,年增长率高达8.2%。数据显示,2023-2024年,印度国内包装纸和纸板的消费量约为1500万吨,占据了该国2300万吨纸张、纸板和新闻纸市场总量的近65%。
尽管行业前景光明,但与全球水平相比,印度的人均纸张消费量仍有巨大差距。目前,印度的人均纸张消费量仅为16公斤,远低于全球57公斤的平均水平。这一巨大的鸿沟恰恰表明了印度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纸张消费量有望持续攀升。据预测,到2027年3月,印度的纸张消费量预计将达到3000万吨,这为造纸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印度造纸业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十字路口。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浪潮,以安德拉纸业、东方纸业等为代表的行业巨头正通过大规模的资本投入,积极布局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从当前的投资趋势来看,印度造纸业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并举:企业不仅追求产量的简单增加,更注重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聚焦高增长领域:包装纸和纸板作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将成为未来投资的重点。这反映了行业对消费升级和电商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
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可期:较低的人均纸张消费量意味着未来增长空间巨大。随着印度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数字时代对包装和特种纸需求的多样化,造纸业将迎来一个长期的繁荣周期。
总而言之,印度造纸业的这轮投资热潮,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整个行业迎接新时代挑战与机遇的集体行动。它预示着印度造纸业将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产业,向一个更高效、更具创新力的现代化产业转型,为印度经济的腾飞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