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x-techcon科技资讯平台消息,根据上海市经信委公布的《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上海市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云边端协同、产业链条完备的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智算规模力争达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作为国内科技产业前沿阵地,这一政策导向反应了国内产业正在重构以美国英伟达为主导的算力基础设施供应链。 这一决心表现在各地政府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国产供应链的重视。根据上述上海市实施意见提出的计划要求,上海市目标在2027年实现针对数据及算力中心使用的算力硬件完成70%以上的国产自主品牌供应。 而在北京,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与市通信管理局于2024年4月份联手发布了《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该方案突出了智算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地位,并强调了京津冀蒙区域智算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在智算设施建设方面,方案明确提出了自主化目标:至2027年,实现智算基础设施软硬件产品的全栈自主可控,整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届时,北京将具备100%自主可控智算中心的建设能力,有力支持对标国际领先水平的通用及行业垂类大模型进行训练和推理工作。 另外在西部城市贵阳,根据贵阳贵安新区大数据和科技创新局的对外信息,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在今年加速发展,截止今年5月份该区已集聚26个大型及以上数据(算力)中心,规划标准机架超140万架,算力规模突破76EFLOPS,其中,智算占比超98%、国产化率约90%,已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尽管本土企业如深度求索DeepSeek、阿里巴巴和百度的AI服务应用日益广泛,但需要显示面对的是目前在以GPU为代表的算力基础硬件上产业仍依赖英伟达。山西证券数据显示,2024年初英伟达占据中国AI芯片市场80%份额,而华为推出的昇腾910系列芯片成为主要国产替代方案,其旗舰产品昇腾910B计算性能约为英伟达H20的85%,下一代920芯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性能。 除华为外,寒武纪科技和百度子公司昆仑芯也在加速AI芯片研发。山西证券预测,未来五年英伟达在华市场份额将降至50%-60%,而我国本土企业合计份额将达40%-50%。中国移动2024-2025年采购的191亿元AI服务器订单已全部采用华为芯片。 另外由于英伟达芯片目前呈现的国安隐患,监管部门已要求国内企业避免使用英伟达H20芯片,尤其禁止在政府及国家安全领域使用,公共部门及其他相关领域将加速采用形成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但完全摆脱美国供应链仍面临挑战。财新网报道,深度求索因采用华为芯片开发新AI模型导致进度延迟,H20芯片也已在近期解禁,预计短期内将维持英伟达与国产芯片的平衡策略,但根据各地目标,2027年或许将是我国实现智算产业全面自主可控的“赛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