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香港立法会议员、科技创新界代表葛珮帆今日表示,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计划进展顺利,首批22个试点项目已全面落地,涵盖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UAM)、低空巡检等多个领域。她倡议在第二期试点结束后,推动成熟项目进入商业营运阶段,进一步释放低空经济潜力,巩固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地位。 监管沙盒成效显著 企业参与踊跃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4年推出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计划,旨在通过弹性监管机制,支持企业测试创新技术及商业模式。目前获批项目包括顺丰香港的无人机跨境快递试点、大湾区航空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短途接驳测试,以及香港机场管理局的无人机机场物资配送系统等。葛珮帆指出,沙盒计划有效解决了低空应用与现行法规的衔接问题,企业反馈积极,部分项目已具备商业化条件。 倡议二期试点后加速商业化 葛珮帆建议,特区政府应在2026年第二期试点完成后,评估技术安全性和市场成熟度,优先推动物流、应急医疗等需求迫切的领域开展商业营运。她强调:“香港空域管理高效、国际联通性强,若能率先建立低空经济商业生态,将吸引更多产业链企业落户,带动高端就业和投资。” 配套政策需同步推进 针对商业化可能面临的挑战,葛珮帆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制定低空航空器适航认证标准,衔接内地及国际规范;二是扩大沙盒范围至跨境低空数据流动、保险产品创新等衍生领域;三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技术研发。运输及物流局回应称,正研究相关建议,并计划与大湾区城市协同探索空域一体化管理。 业界期待政策突破 参与沙盒计划的科技企业代表表示,香港若能在商业营运上取得突破,将抢占亚太低空经济市场先机。数据显示,香港及周边地区潜在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30年超千亿港元,涵盖运输、旅游、智慧城市等多个板块。 葛珮帆总结称,低空经济是香港创科发展的“新赛道”,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合力推进,“让创新技术真正服务市民,提升城市竞争力”。搜集、整理、编辑:周丹娜,责任编辑:张璐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