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央企重组:
新长安的战略升维与产业使命

2025年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央企改革进入新阶段。此次重组整合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43家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200亿元,总资产3087亿元,员工规模达11万人,成为国资委直管的第三大国有汽车集团。其战略定位直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朱华荣任董事长并明确战略目标:到2030年,集团整车产销规模要实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努力奋斗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10榜单,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
重组背后是资源整合效率的质变:从原兵装集团二级子公司升格为一级央企,决策链缩短60%,资金调配与跨境合作效率显著提升;整合上游零部件、中游制造、下游出海服务全链条,构建“整零深度融合”生态;今年1-7月,长安汽车销量156.6万辆,同比增4.1%;新能源53.2万辆,同比增52.3%;出口34.9万辆,同比增7.1%。全年预计产销将超300万辆,整体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结构优化趋势显著。这一调整为传统车企转型提供了“国家队样本”——通过体制创新激活技术攻坚与全球化潜能,重塑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内核。
眼下,三大央企中一汽集团的总销量领先,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先。新长安汽车集团的设立,必定会促进长安、一汽、东风几家央企的你追我赶,加快三大央企的共同发展。

二、技术自立:
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双轮突破

从长安汽车的发展历史知道,长安汽车经历了三次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长安汽车的每一次转型核心都是以技术创新重构竞争壁垒。2024年长安汽车研发投入(全口径)151.58亿元,保持10%以上增速。近三年累计申请专利1.4万余件,其中发明专利占70%,形成三大技术护城河:
(1)新能源“香格里拉”战略:多路线并进破解用户痛点
当前长安汽车在EV、HEV、PHEV、REEV、ICEV等五种动力技术上均有布局。特别是在超级混动技术上,通过分阶段优化控制,将模式切换NVH性能提升至行业最优。在第四代逸动插混版搭载P2.5架构,热效率43%+纯电续航145km,实现“一箱油1000公里”场景覆盖。
全域电动化布局:深蓝品牌超级增程技术实现“电动平权”,长安汽车自研与联合固态电池企业的多种方式开发固态电池,力争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30年实现装车量产。
2025年1-7月新能源车销量53.2万辆,同比增长52.3%,占自主品牌销量35%。
(2)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从功能叠加到体验重构
长安汽车是最早一批参与智能汽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单位,早在2016年,就实现从重庆到北京2000公里无人驾驶测试的辉煌成绩。
截止目前,长安汽车已经有5000-6000人的软件团队,旗下有17个智能化科技主体,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与地平线、腾讯等龙头生态企业进行了合资合作,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开放合作创新生态。
通过长安自己的天枢智驾系统,实现端到端感知控制,攻克复杂地形下车道保持难题。深蓝L06全球首发3nm车规芯片,算力较7nm提升50%。
自研的SDA平台架构,支持中央环网通信,实现整车OTA与功能进化。阿维塔11搭载3激光雷达+400TOPS算力,支持20余项更高阶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3)制造革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
长安启源A06成为技术普惠典范:
800V碳化硅平台:6C闪充实现30%-80%电量9分钟补能,成本降低40%;
全铝悬架:较钢制减重30%,操控性达豪华车水准;
空间重构:3米轴距+90%得房率,后排145°电动调节超越迈巴赫标准。

三、全球化突围:
无海外不长安

2023年4月,长安汽车的出海从市场策略提升到集团战略。2024年1月,长安汽车进行了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国内海外机构全部裁撤,要求只能待在海外做海外,要求所有职能部门必须做到海外职能本地化。
当前,长安的国际化战略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跃迁。在产能布局方面:泰国罗勇基地投产(年产能10万辆),规划巴西、印尼等20座海外工厂,已构建“152”全球战略布局,即一个成熟稳定市场(中国)、五个战略攻坚培育市场(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两个战略跟踪市场(北美、日韩),推动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加快落地的全球网络;2023年发布 “海纳百川计划”,推动出口贸易向本地化运营转型。深蓝品牌明确2025年海外目标10万辆,占其总销量20%;第四代逸动作为首款全球车型,同步投放东南亚、中东等五大市场,依托1271辆“包船出海”的物流创新,单批运量创历史新高。
尽管长安汽车2025年1-7月海外销量34.9万辆(同比+7.1%),但距30%占比目标仍有差距,全球化发展仍需突破品牌认知与渠道深耕的瓶颈。
长安汽车作为中国品牌的代表,正在目标市场逐步建立本地化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体系,融入当地社会,建立负责任的品牌形象。希望长安汽车能够利用好中国产业链优势的同时,积极寻求本地化合作伙伴,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树立良好的口碑。
结语:打造中国汽车工业转型的央企范式

长安汽车,作为央企转型成功的典范,是首个产销累计突破2000万辆的中国品牌,预计2025年将突破3000万辆,很让汽车人振奋,给中国汽车产业以极大的信心。
长安汽车领导班子一棒接一棒,传承得很好,发展得很好。
虽然是传统车企,但是领导班子的思路已经是新势力的思路,思想很前沿。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中,长安汽车的领导适应市场的变化,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已经开发出了高中低端产品矩阵,覆盖各年龄段用户,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前瞻技术布局上也很有后劲。
华荣董事长和新的领导班子肩负着引领新长安汽车集团穿越变革深水区、实现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世界级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跃升的历史使命。挑战巨大,但机遇同样前所未有。
唯有保持战略定力如磐石,激发创新活力如涌泉,深耕核心技术如犁铧,紧贴用户需求如磁石,方能在风高浪急的产业变革中稳舵扬帆。
建议长安汽车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以坚定的决心深化改革,以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既要仰望星空,锚定“新汽车 新生态”的宏大愿景;更要脚踏实地,在核心技术突破、继续爆款产品打造、用户体验提升、全球化拓展等每一个关键战役中力求胜利。汽车产业的竞争是一场马拉松,拼的是耐力、智慧和体系能力。相信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未来十年,随着2000亿元研发投入与万人科创团队的落地,长安汽车能够克服重重挑战,再创辉煌,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有望成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载体——这既是新央企的使命,更是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角。
(本文作者系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
文:安庆衡 编辑:黄霞 版式:李沛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