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Daily”8月25日北京报道
宝马正在用一块屏幕,重新定义车顶。
欧盟知识产权局最新披露的专利文件显示,宝马注册了一项覆盖整车顶棚的可变显示系统技术。这项专利的核心,不是在车内加一块娱乐屏,而是彻底替代传统全景天窗。

传统全景天窗的痛点,宝马看得很清楚:玻璃结构增加车身重量,影响NVH与能耗;夏季阳光直射导致座舱温度飙升,空调负荷加重;强光下需额外遮阳帘,结构复杂;碰撞时安全冗余不足。
宝马的解决方案是——用一块超薄、可曲面贴合的OLED或Micro-LED显示屏,取代整片天幕玻璃。
该专利描述的系统由三部分构成:顶部广角摄像头阵列、图像处理单元、以及覆盖顶棚的柔性显示层。车辆行驶时,车顶外置摄像头实时捕捉上方视野,经算法校正后,即时投射至车内屏幕。乘客抬头所见,是与真实天空同步的动态画面,视觉延迟控制在毫秒级。
系统具备环境自适应能力。当外部阴雨或光线不足,系统自动切换至高动态范围的预设场景——蓝天白云、星夜银河,甚至可编程为艺术化视觉内容。专利文件特别注明,画面流速与车速联动,高速行驶时云层移动加快,增强空间真实感。
关键突破在于热管理。传统玻璃天窗的温室效应被彻底切断。屏幕本身可集成低功耗模式,配合主动温控层,在夏季阻隔大部分红外辐射。

重量方面,去除钢化玻璃与金属框架结构后,新型顶棚总成较传统天窗减重明显。这在电动平台中直接转化为续航增益。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明确区分功能边界:该屏幕不提供视频播放或游戏交互,定位为“沉浸式环境界面”。后排娱乐需求仍由独立屏幕满足,避免功能重叠。
电车Daily认为,宝马此举也特别容易理解:从人体工学角度来看,“仰望”状态下使用屏幕存在天然局限——若车顶屏幕搭载视频播放或游戏交互功能,乘客需长时间仰头观看,不仅易引发颈椎疲劳,且视线与屏幕的夹角会导致画面反光、视觉清晰度下降,尤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颠簸还可能加剧眼部不适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