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前备箱:鸡肋还是真实用

中国汽车报 2025-08-26 17:0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前备箱,这一因为车型结构改变而出现的新配置,近期成为车企营销热点。从6月底发布的小米YU7,到7月末发布的乐道L90,再到刚刚发布的小鹏新P7,前备箱都成为新卖点。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发布的12款新车型中,有6款车配置了前备箱。但也有企业“反跟风”,称将用更大的车内空间替代前备箱。那么,类似前备箱这样的设计,到底是鸡肋还是真实用?可以说,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产品配置的创新方向考验着车企对市场把握的能力,乃至营销策略。

01

前备箱成营销新热点

特斯拉在电动汽车上推出前备箱之后,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掀起了前备箱热。对于前备箱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它不仅代表的是车辆增加的一个储物空间,更是车辆设计智慧和创新技术的集中体现,甚至在新能源汽车营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前备箱是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而出现的。因为发动机的取消,新能源汽车平台化的设计可以让车载电池置于车辆底部,不仅空余出前备箱的储物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车辆的结构,对车辆安全性、舒适性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正是看到前备箱的这些优势,新能源汽车企业纷纷为车辆设置前备箱,增加车辆储物空间,并把它也作为车辆的营销卖点。据统计,近两个月发布的新能源新车中,不少车都配置了前备箱,围绕前备箱的营销宣传也甚嚣尘上。问界M8在宣传其纯电版前备箱时称,其采用电动方案,设计的初衷是前备箱的体验要跟后备箱一样方便,让用户敢用、好用、想用。

车企关于前备箱的竞争也在不断升级,不仅越做越大,而且把其作为一个品牌高端化的象征。在J.D.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杨涛看来,车企突出前备箱的宣传,不只是为了展示“三电”集成及纯电动平台的能力,也是为了突出工程技术能力的提升,由此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比如以前有车企的前备箱是向下挖孔设计,用户要拿放东西时需要先拎起来再放进去。而现在一些SUV车型将前备箱的底部与地板齐平,用户拿放东西时不需要增加步骤,会有更好的取物便捷性体验。”他说,前备箱在技术提升中,不仅呈现出更大的储物空间,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着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因此,车企把这个符合用户储物需求的配置作为一个新的营销热点,以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新卖点,车企围绕前备箱也推出了各种营销话题,以起到引流作用。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甚至发出“前备箱越大,设计水平越高”的声音,由此,也让展示前备箱成为新车发布会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正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所言,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车企需要通过差异化的产品特点来吸引消费者,而前备箱就是一种差异化创新设计。

资讯配图

02

反跟风 放弃是为了满足用户刚需

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车企不断寻找差异化竞争方向,但“跟风”是汽车行业一大特点,当车企“一窝蜂”涌入,导致前备箱成为标配之后,这种差异化竞争优势也将消失。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成了新的营销卖点。在车企跟风营销前备箱时,有企业选择了“反跟风”。他们给出的理由也很明确,放弃前备箱,以满足用户更迫切的刚性需求。岚图全新知音和理想i8正是这一派的代表。

8月12日,岚图汽车首席品牌官邵明峰通过微博表示:“前备箱并不是家庭出行的必选项,在即将预售的全新岚图知音上,主动放弃该配置,选择‘反跟风’——给到更大的车内空间。”引发邵明峰公开提出“反跟风”的起源是用户体验。邵明峰介绍,有一位用户提出“有些车的前备厢能塞两个登机箱,但三代同行时,我婆婆的膝盖却要顶着前排椅背,憋屈着忍完全程”。邵明峰说,岚图通过对超过3000组家庭的调研发现,当一辆车的空间达到足以装下全家人的欢笑时,一年用不到几次的“暗格”,并不在家庭出行的必选项里。数据显示,家庭出行场景中,前备箱使用率不足10%;同样尺寸下,比起前备箱,超八成用户会选择更大的座舱。于是,以“听劝”提升用户体验的岚图选择“反跟风”,全新岚图知音将去掉前备箱,把空调和热管理模块等压缩到前机舱,释放两拳膝部空间,以满足全家出行需求。邵明峰介绍,这样的调整,将让车长4.8米的全新岚图知音,最大座椅宽度达到1380mm、坐垫长度达到531mm,且收获5.2㎡的实得空间,得房率达到90.8%。“用户需要的是高频使用的自由,而非低频储物的设计。”邵明峰如是说。

理想i8也为了达成0.218Cd的超低风阻并容纳大功率前驱模块放弃了前备箱。风阻的降低最直接的作用是能耗的降低,也因此,i8的续驶里程(CLTC工况下)达到720公里。这与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用户愿为技术体验放弃传统需求”的判断一致,也是i8放弃前备箱的根本所在。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同产品要基于不同的用户需求进行开发。企业对前备箱做出不同选择,这不仅是不同的产品策略,也是车企差异化竞争的手段。类似前备箱这种配置,不是强制性标配,关键还要看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及车企的设计和营销策略。

资讯配图

03

用户需求是创新设计唯一标尺

更大的座舱空间,还是更大的前备箱,两种选择颇有针锋相对的意味,但两种选择背后的驱动力却是统一的,那就是用户需求。那么,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自纯电动汽车以打破传统的燃油车结构横空出世后,各项新设计便不断涌现,从前备箱到隐藏式门把手、全触屏(物理按键)、后视镜等,这些创新设计,有的宣称颠覆传统,有的宣称开创新时代。其中,不乏“给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设计,但也有些“博眼球”甚于实用的鸡肋。在这个需求决定市场的时代,车企的设计还是要贴近需求才能有生存空间。

以当前的前备箱热为例,无论是进一步增大空间,还是取消不用,最终仍需回归用户需求。“在中国市场,纯电动汽车在主流细分市场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当车企推出一款新架构打造的车型时,一定会宣传让消费者第一眼看到这个产品时(与竞品)的不同之处。”正如杨涛所言,车企围绕前备箱所做的种种宣传,最终仍需回归到用户需求,以设计/技术的提升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长期看,前备箱不一定能成为汽车产品的核心配置。一辆车在满足消费者基本功能需求后,还需要考虑其圈层认同、社会属性、情绪价值、特殊核心场景下体验需求等,车企要做好差异化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市场效果。

更值得关注的是,创新设计在满足“增量需求”的同时,也需满足安全、舒适等基本需求。以物理按键为例,在智能座舱普及程度不断提升之后,一些车辆用全触屏取代了物理按键,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做法却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试验表明,触屏操作反应慢57%。于是,物理按键的回归成为更多车企的选择,甚至成为新安全标准。Euro NCAP(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发布的最新要求显示,自2026年1月起实施全新评级标准,车辆必须配备物理控制装置(物理按键)。于是,触屏+物理按键的结合正逐渐成为一些新产品的新选择。

业内人士指出,用户需求在不同细分市场也会有不同表现,没有一项设计能满足所有需求,车企的产品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细分市场需求,做出针对性改变,针对不同用户,推出差异化产品,做好细分市场的差异化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前备箱配置这个选项上,也没有标准答案,关键看市场选择及企业策略的匹配。

推荐阅读
又一家,富士康造车再下一城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在海外照样吃得开

文:王金玉 编辑:孙焕玉 版式:王琨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喜欢请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给小编加个鸡腿!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能源
more
辽宁理工学院与奇瑞汽车共建智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 以产教融合培育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型人才
历史性突破!岚图即将登陆港股,新能源市场格局要变了! | 视频
2025年渝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跨区域“建圈强链”活动举行
太惨!新能源汽车又大涨价了
2025新能源汽车“天府行”品牌推广首场活动在蓉举办
一新能源项目被暂停,投资17亿!
2025年中国发动机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国内发动机产量出现下行波动[图]
2025年7月新能源MPV销量前10
太敢说!脱口秀吐槽新能源车,句句扎心!
汽车早餐 | 东风集团股份在港交所恢复交易;奇瑞集团供应商平均支付账期47天;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功能装车率82.6%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