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亲笔签发”,英伟达推出机器人“最强大脑”,终端AI算力提升7.5倍,售价2.5万元

头部科技 2025-08-26 18:39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文丨丁灵波
当地时间8月25日,英伟达推出其最新一代机器人芯片模块Jetson AGX Thor开发套件,售价3499美元(约2.5万元人民币)。
在官方宣传片中,老黄亲笔签发“送给机器人的新大脑”,把世界各地的机器人“乐”得手舞足蹈。
资讯配图

Jetson Thor套件定位为先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紧凑型算力平台,专门面向物理AI和机器人技术开发者而造,基于Blackwell架构设计,原生FP4支持,提供高达2070 FP4 TFLOPS的AI计算和128 GB的内存,功率可在40W至130W之间配置,提供的AI计算能力比上代NVIDIA AGX Orin高7.5倍以上,生成推理方面速度提升达5倍,能效提高了3.5倍。


资讯配图


这使得机器人能够处理高速传感器数据并在边缘执行视觉推理,提升机器人在现实环境中的运行速度,人形机器人等多模态人工智能应用开辟新的可能性。


资讯配图
全套技术栈猛攻机器人市场

据英伟达方面介绍,Jetson Thor专为生成推理模型而打造,它支持下一代物理AI代理(由大型Transformer模型视觉语言模型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驱动)在边缘实时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云端的依赖。


此外,开发者套件支持所有流行的生成式AI框架和AI推理模型,具有更强的实时性能,这些模型包括Cosmos Reason、DeepSeek、Llama、Gemini、Qwen以及Isaac GR00T N1.5等机器人领域专用模型,机器人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在本地进行实验和推理。


资讯配图

除了人形机器人之外,Jetson Thor还能加速各种机器人应用——例如手术助手、智能拖拉机、送货机器人、工业机械手和视觉AI代理等等。


据悉,波士顿动力、Figure AI等国外知名机器人公司,以及国内厂商优必选、银河通用、宇树科技、众擎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等都纷纷表示已集成这个新平台做开发。


资讯配图


在英伟达看来,构建典型的人形机器人需要四个基本层,这也是其产品和技术布局的逻辑所在:


1、硬件抽象:集成所有关键的传感和驱动模式,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其环境并与世界进行物理交互。
2、实时控制框架:管理机器人运动的精确、低延迟控制,其中最小化延迟对于安全和响应操作至关重要。
3、感知与规划:赋予机器人环境理解、抓取和运动规划、运动、物体识别和定位能力,从而实现与周围世界的有效交互;与实时控制不同,这一层级允许略微增加处理时间,以确保做出深思熟虑、准确的决策。
4、高级推理:支持场景理解、复杂任务规划、自然语言交互等高级功能,可以接受更长的处理时间,以支持更深层次的推理和适应性。
资讯配图

除了基础的硬件配置,英伟达官方还提供了JetPack7软件堆栈,用于构建AI驱动的边缘应用程序所需的一整套工具和库,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机器提供超低延迟、确定性性能和可扩展部署。


当在一台算力设备上能支持完成生成推理、多模态、多传感器处理,机器人将无需再为每项新任务重新编程,从而灵活应对物体操控、导航和执行复杂指令等挑战。


除了开发者套件,英伟达还将出售可安装在生产级机器人上的Thor T5000芯片模块,如果一家公司采购量超过1000块Thor芯片,每个芯片模块价格能降到2999美元。


资讯配图
向5万亿美元市值进击

今年6月份,英伟达CEO黄仁勋就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机器人市场是公司除AI数据中心之外最大的业务增长点,代表着数万亿美元的增长机会。


“我们正致力于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数十亿个机器人、数亿辆自动驾驶汽车和数十万个机器人工厂都将由英伟达技术驱动。”黄仁勋说道。

利用AI算力和全面打通的软件栈为整个行业提供支持成为其在机器人市场掘金的杀手锏。


资讯配图

英伟达已将汽车和机器人业务归入同一项目,该部门5月份季度销售额为5.67亿美元,尽管只占公司总收入的1.29%,但已同比增长了72%。


英伟达不再满足于只做一家GPU芯片公司,而是定位为面向未来的“AI基础设施和计算平台提供商”。7月份,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达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近期,该公司的市值攀升至4.39万亿美元水平,今年股价飙升逾30%,而且还有不错的增长势头,随着机器人市场的崛起,英伟达今年的收入增速成为半导体行业中最高的存在,多家机构分析师认为其市值有望很快突破5万亿美元甚至更高。


资讯配图

此外,市场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相关公司过高的估值也日益感到担忧。FactSet数据显示,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目前的市盈率约为未来一年预期收益的28倍,远高于25年平均水平的22倍,而英伟达目前的市盈率已经高达40倍左右。


资讯配图
不能忽视的国产替代

机器人主控芯片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承担着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运动控制和智能决策等关键功能。英伟达、英特尔等国际厂商凭借制程工艺和生态优势主导高端算力市场,国产厂商则通过性价比、细分场景方案和政策红利快速崛起,例如全志科技、瑞芯微、先楫半导体、云天励飞、地平线、爱芯元智、芯驰科技等等。


行业研报显示,2025年全球机器人控制芯片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亿美元,整体呈现出“消费级国产主导、工业级国际垄断、人形机器人赛道重构”的特征,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新变化。


资讯配图

对于英伟达而言,中国市场是个难以割舍的大蛋糕,当数据中心芯片被严格限制之后,发力机器人芯片正在成为新的抓手。据The Information的报道称,由于H20在中国市场面临安全审查,英伟达已要求相关供应商停止生产与H20相关的产品,下一步动向仍扑朔迷离。


而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及国际数据公司(IDC)等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下降3%,但中国市场逆势增长5%,安装量达29万台,全球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51%升至54%;2024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突破10万台,中国厂商更是以84.7%的出货量占比领跑全球;此外,中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市场占比也已超50%。


尽管英伟达的Jetson Thor机器人大脑很好,也赢得了机器人厂商们的满堂喝彩,但仍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国产替代方案的必要性,避免再现“卡脖子”困局。


-END-

资讯配图
如果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投稿或寻求报道,欢迎私信“投稿”,添加编辑微信。
【2025免费新年礼】:了解最新科技趋势分析、行业内部的独家见解、定期的互动讨论和知识分享、与行业专家的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领取100份AI科技商业研报合集,加群共同探讨与成长——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头部科技晶总微信!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机器人 英伟达
more
揭秘:钉钉的第一款AI 硬件,为什么是「录音机」?
快讯|英伟达发布最强机器人芯片Jetson AGX Thor,FieldAI获2亿美元融资,湖北宜昌打造AI化学机器人首次出海
华为云“断舍离”:千余人卷入,All in AI
AI并不会重蹈互联网泡沫的覆辙,但风险依然值得警惕
教AI「择偶生娃」,复刻自然演化!上交校友提名最佳论文
华为推出AI SSD,大幅减少HBM使用量
【AI】DeepSeekV3.1Base突袭上线!击败Claude4编程爆表,全网在蹲R2和V4
【AI大模型展】ORLM智能决策大模型——为全球工业优化决策提供“中国方案”
发布AI钉钉1.0,还有AI硬件!钉钉十周年选择“从零开始”
AI重塑制造神经中枢:MES/MOM的智能化变革与未来展望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