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次演讲小米汽车设计总监李田原先生带您深入探索小米汽车背后设计的奥秘,分析小米SU7背后的设计故事,分享如何掌握共鸣设计思维、如何将符合直觉的美学理念融入设计,如何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探讨其背后的设计思维、设计过程,存在的共鸣设计以及共性审美等。您将聆听到,小米汽车如何在百年汽车工业基础上,融入最新设计思维与技术力量,打造“好看耐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您将理解如何在尊重科学规律与自然法则的同时,抓住人性本质,创造具有持久性和良好直觉体验的汽车产品。
- “我们希望做一个好看耐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
- “我们希望被使用的产品,不会有任何反直觉的体验出现在产品身上。”
- 第一个就是无论做什么样的定义、什么样的特征、什么样的技术,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精彩的演讲实录吧!
设计的起点与共识
在小米汽车项目初期,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定义一款什么样的产品。雷军总裁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希望做一款“好看耐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汽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团队与工程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探索了汽车工业的本质和设计规律。 外饰设计:形态与风阻的完美结合
在外饰设计上,我们深知形态对风阻的重要性。电动车的续航、智能与安全都与风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从流体力学出发,探索了多种形态方案,最终确定了以“水滴形态”为基础的流体车身设计。这一设计不仅优化了风阻系数,还赋予了车身流动的曲面语言,使其看起来更加自然、动感。同时,我们还在车身细节上进行了精心雕琢,如临界涟漪曲面、后视镜和激光雷达的设计,都体现了我们对科学与美学的追求。 内饰设计:空间与交互的和谐统一
内饰设计方面,我们注重空间感和交互体验。首先,我们打造了外扩的空间形态,通过大量弧线的运用,让乘员感受到更加宽敞、舒适的乘坐环境。其次,在交互设计上,我们保留了物理按键,以满足用户对于直觉交互的需求。此外,我们还引入了人车家全生态的概念,通过车机系统实现智能家居的远程控制,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在内饰细节上,我们也充分考虑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多种物理硬件的选装配置。
色彩设计:自然与情感的共鸣
色彩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小米SU7的色彩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大量自然色彩作为灵感来源。特别是紫色的选择,我们通过用户研究发现,紫色不仅受到女性用户的喜爱,也受到了男性用户的欢迎。这一发现打破了我们对色彩的传统认知,证明了中性色彩同样具有广泛的吸引力。最终,我们决定采用紫色作为小米SU7的特别选装色,并凭借其独特魅力成为销量最好的颜色之一。这一成功案例再次证明了我们从用户需求出发、注重用户感受的设计原则。 共鸣设计的核心
回顾整个设计过程,我们发现“共鸣设计”的核心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遵循科学规律与自然规律;二是从用户需求出发;三是不做主观决策,把决策权还给用户。这三点不仅贯穿了小米SU7的设计始终,也体现了小米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独特魅力。设计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动,更是一种情感交流。在小米SU7的设计过程中,小米集团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换位思考、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来打造产品。正是这种对用户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让小米SU7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如果你也渴望在艺术与设计领域里探索更多未知,追寻那份源自内心的创造与激情,那么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一同开启这场启迪思维的完整演讲之旅吧!
设计 | 赵 磊
编排 | 罗家玉
终审 | 苏 菁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由编者重新整理发布,“工业设计id”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