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四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将于9月5日至7日在芜湖举办,大会以“场景创新引领 安全有序发展”为主题,着力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作为大会重要平行论坛之一,“低空经济国际需求发布与产业对接会”将聚焦国际低空经济合作,搭建跨国资源对接桥梁,推动产业全球化发展。芜湖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安徽省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精神,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统筹推进芜湖低空产业体系建设,做强做优做大低空经济,加快形成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生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通航产业基地和区域服务中心,制定本方案。推进产业循环体系建设1. 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建立多层次、多元化产业招引体系。完善低空经济产业图谱,以建成和壮大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从研发制造、基础设施、运行生产到公益服务、飞行服务、维修保障、教育培训等全产业链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等头部企业对接力度,促进强链补链延链。到2025年,引入20家以上低空领域研发制造龙头企业,产业链企业基本健全。(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投促中心,湾沚区政府;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 夯实低空产业制造能力,形成产业发展引领示范体系。提升有人机、无人机整机生产制造能力,到2025年培育10家以上在国内具备明显竞争力的整机产品和通用航空整机制造龙头企业。(牵头单位:湾沚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等)以整机集成项目为核心,利用现有整机制造基础,带动发动机、螺旋桨、附部件、航电和飞控系统、电子元器件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开展通航飞机零部件、机载设备、导航或航电产品的生产制造。壮大新材料制造企业,夯实“材料链”“配套链”。到2025年,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形成通航全产业链示范区、无人机制造先行区。(牵头单位:湾沚区政府、弋江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投促中心、市经信局等) 3. 加强低空产业支撑能力,构建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发挥本地航空装备制造和维修产业基础优势,积极拓展通用飞机维修业务,发展航空整机、发动机、重要部件、模块组件、航电、机电系统、雷达部件制造等维修项目和通用航空维修培训业务,加强军民航维修技术协同,为民用、通用航空器的全生命周期维修保障提供支撑,重点推进国际航空器“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牵头单位:鸠江区政府、湾沚区政府)加快航空装备研发资源和平台向民航市场开放,带动整机、发动机、螺旋桨、航电等一批高技术门槛的民航制造项目发展。(各县市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全市低空经济产业布局 湾沚区:以航空产业发展核心区建设为基础,以芜湖航空产业园为载体,打造国内通航整机制造产业基地和航空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建立航材储备库。到2025年,基地有人机、无人机整机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形成10家以上在国内具备明显竞争力的整机产品和通用航空整机制造龙头企业,关联企业超过200家。 弋江区:打造航电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推动航空照明、新型显示、量子技术等产业发展。到2025年,基地产值在现有基础上提升40%以上。 鸠江区: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建立维修技术保障中心,促进前沿科技成果向装备修理领域转化,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修理技术。到2025年,基地维修保障能力实现长三角区域1小时反应,2小时排查,维修周期缩短30%以上。 镜湖区:依托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安徽省芜湖市数据与应用中心,加快推进5G通信、北斗定位导航、ADS-B基站等天地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融合运用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构建智能化数字网络体系,优化城市低空通信网络,保障低空飞行通信数据互联互通。 繁昌区:依托3D打印等增材制造产业建设基础,打造航空新材料研制生产基地。 南陵县:开展物流运输无人投递航线试飞、数据采集和相关技术研究,谋划南陵通用机场,推进无人机常态化配送快递等场景应用。 无为市:依托无为通用机场,推进以通航运营和航空运动为特色的航空主题研学等文旅产业发展。依托电缆产业基础,为低空产业提供配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