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极管到MOSFET:探索冗余电源设计的创新之路

雨飞工作室 2025-08-30 10:04

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不间断操作、高可靠的系统,如基站通信设备、监控设备、服务器等,往往需要高可靠的电源供应。冗余电源设计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在高可用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冗余电源一般配置2个以上电源:当1个电源出现故障时,其他电源可以立刻投入,不中断设备的正常运行。这类似于UPS电源的工作原理:当市电断电时由电池顶替供电。冗余电源的区别主要是由不同的电源供电,有交流220V及各种直流电压的应用。


一、冗余电源介绍
电源冗余一般可以采取的方案有容量冗余、冗余冷备份、并联均流的N+1备份、冗余热备份等方式。下面主要介绍后两种方案的设计。

资讯配图

二、传统冗余电源方案
传统的冗余电源设计方案是由2个或多个电源通过分别连接二极管阳极,以“或门”的方式并联输出至电源总线上。如图1所示。可以让1个电源单独工作,也可以让多个电源同时工作。当其中1个电源出现故障时,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不会影响电源总线的输出。

资讯配图

在实际的冗余电源系统中,一般电流都比较大,可达几十A。考虑到二极管本身的功耗,一般选用压降较低、电流较大的肖特基二极管,比如SR1620~SR1660(额定电流16A)。通常这些二极管上还需要安装散热片,以利于散热。


三、传统方案与替代方案的比较
使用二极管的传统方案电路简单,但有其固有的缺点:功耗大、发热严重、需加装散热片、占用体积大。由于电路中通常为大电流,二极管大部分时间处于前向导通模式,其压降所引起的功耗不容忽视,最小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也有0.45V,在大电流时,例如12A,就有5W的功耗,因此要特别处理散热问题。现在新的冗余电源方案是采用大功率的MOSFET管来代替传统电路中的二极管。MOSFET的导通内阻可以到几mΩ,大大降低了压降损耗。在大功率应用中,不仅实现了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而且无需散热器,节省了大量的电路板面积,也减少了设备的散热源。应用电路中MOSFET需要有专业芯片的控制;TI、Linear等公司都推出了该类芯片。

资讯配图

这是一个经典电路:5V电源和电池的场合,使用一个MOS管作为备用电源(电池电源)的开关(5V的电源不一定是USB,可以是外接适配器的5V)。

1.注意使用的PMOS,方向没有画反,因为需用到MOS管的体二极管。电池电压通过体二极管到达S级,在没有VUSB的时候使得Vgs<0,MOS管导通,给Vout供电。

2.为什么不将PMOS管的S对着VBat,D级对着Vout呢?因为体二极管,如果有 VUSB的时候,通过体二极管,VUSB电压直接到了电池,这是不允许的。

3.电路的流程:当VUSB有电,PMOS管截止,即便有体二极管电流流过,但是因为VUSB会比Vbat电压高,PMOS的Vgs>0,所以PMOS体二极管截止,负载由VUSB 供电;当VUSB没电,PMOS导通,负载由VBat供电。

4.能否无缝自动切换?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决定能否无缝自动切换的因数有很多,一般在使用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一些元器件使得能够实现无缝自动切换。影响因素有:1)MOS管有一个阈值电压,阈值电压越小,MOS管越容易导通。2)MOS管的G极到GND有一个电阻R2:R2的阻值越小,MOS管导通速度越快。但需注意的是,R2是一直在耗电的,如果太小,那么系统额外白白浪费的功耗就越多。3)Vout端如果有大一点的滤波电容,电容可以储存一定的能量,会使得无缝切换更加稳定,实际使用的至少都是100uF以上的。4)Vin端的电容实际上就是 VUSB入口处的电容,在上图中是没有的;这里提出来也是说明不建议加,因为加了VUSB的掉电更缓慢,导致PMOS导通时间加长。5)负载功耗,这个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它确实会影响自动切换:如果负载功耗太大,那么是有可能会导致系统复位的。反正就是负载功耗越大,越容易在电源切换的时候出问题;这时候一般来说,可以试着增加Vout端的滤波电容大小。


四、新方案中MOSFET的特殊应用

MOSFET在新的冗余电源方案中是关键器件。由于与常规电路中的应用不同,很多人对MOSFET的认识都存在一定误区:

1.MOSFET符号中的箭头并不代表实际电流流动方向。在三极管应用中,电流方向与元件符号的箭头方向相同,很多人以为MOSFET也是如此。其实MOSFET与三极管不同,它的箭头方向只是表示从P极板指向N极板,与电流方向无关,如图2所示。

2.应注意MOSFET中二极管的存在。如图2所示,N沟道MOSFET中源极S接二极管的阳极,P沟道MOS-FET中漏极D接二极管的阳极。在大多数把MOSFET当作开关使用的电路中,对于N沟道MOSFET,电流是从漏极流向源极,栅极G接高电压导通;对于P沟道MOSFET,电流是从源极流向漏极,栅极G接低电压导通,否则由于二极管的存在,栅极的控制就不能关断电流通路。

3.应注意MOSFET的电流流动方向是双向的,不同于三极管的单向导通。对于MOSFET的导电特性,大多数资料、文献及器件的数据手册中只给出了单向导电特性曲线,大多数应用也只是利用了它的单向导电特性;而对于其双向导电特性,则鲜有文献介绍。实际上,MOS-FET为电压控制器件,通过栅极电压的大小改变感应电场生成的导电沟道的厚度,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以N沟道MOSFET为例,当栅极电压小于开启电压时,无论源、漏极的极性如何,内部背靠背的2个PN结中,总有1个是反向偏置的,形成耗尽层,MOSFET不导通。当栅极电压大于开启电压时,漏极和源极之间形成N型沟道,而N型沟道只是相当于1个无极性的等效电阻,且其电阻很小,此时如果在漏、源极之间加正向电压,电流就会从漏极流向源极,这是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而如果在漏、源极之间加反向电压,电流则会从源极流向漏极,这种方式很少用到。

资讯配图

在冗余电源的应用电路中,MOSFET的连接方向与常规不同。以N沟道管为例,连接电路应如图3所示。如果电源输入电压高于负载电源电压,即Vi>Vout,电流由Vi流向Vout。由于是冗余电源应用,负载电源电压Vout可能会高于电源输入电压Vi,这时由外部电路控制MOSFET栅极关断源、漏通路,同时由于内部二极管的反向阻断作用,使负载电源不能倒流回输入电源。

资讯配图

如果需要通过控制信号直接控制关断MOSFET通路,上述的单管就无法实现,因为关断MOSFET沟道之后,内部的二极管还存在单向通路。这时需要如图4所示的2个背靠背反向连接的MOSFET电路,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地关断电流通路。


五、几种实用冗余电源方案设计
主要讨论的是DC5V、DC12V之类的低压冗余电源设计。针对不同的功能、成本需求,下面给出几个设计方案实例。
5.1 简单的冗余电源方案
使用Linear公司的LTC4416可以设计1个简单的2路电源冗余方案,如图5所示。图中用1个LTC4416芯片连接2个外置P沟道MOSFET控制2路电源输入,是非常简单的方案。它使用2个MOSFET代替2个二极管实现了“或”的作用,MOSFET的压降一般为20~30mV,因此功率损耗非常小,不会产生太多热量。

资讯配图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LTC4416在2路输入电源的电压相同(差值小于100mV)时,通过G1、G2控制2个MOSFET同时导通,使2路输入同时给负载提供电流。当输入电源电压不同时,输出电源电压可能高于某路输入电源电压,这时LTC4416可以防止输出向输入倒灌电流。这是因为芯片一直监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电压差,当输出侧电压比输入侧电压高25mV时,芯片控制G1或G2立即关断MOSFET,防止电流倒流。在防止倒流方面,其他控制芯片也是类似的原理。

LTC4416还有2个控制端E1、E2,可以用外部信号主动控制2路电源的通断,也可以通过电阻分压来监测输入电压的高低,来控制某路电源的导通。具体方法可参阅芯片数据手册。该芯片也适合于1路输入电源电压高、1路输入电源电压低的应用,如“电源+电池”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要让芯片主动去关断1路电源,外部MOSFET必须使用“背靠背”的方案,如图4所示。


另外,使用TI公司的TPS2412可以构成多路输入电源方案,这种方案需要为每路输入电源配置1片TPS2412。如图6所示,每个芯片通过外部控制1个MOSFET来模拟1个二极管的“或输入”。芯片的A、C引脚分别为输入、输出电源电压检测引脚,VDD为芯片供电电源,RSET通过配置不同的外接电阻来调节MOS-FET导通的速度,也可以悬空。由该芯片可以构成多于2路的电源冗余方案。

资讯配图

5.2 带过、欠压检测的冗余电源方案
图7是由2个P12121芯片构成的带过压、欠压检测的双路冗余电源方案。P12121为Vicor(怀格)公司的一款电源冗余专用芯片,由于其内部集成有24A、1.5mΩ的MOSFET,因此外部电路非常简单。芯片OV为过压检测引脚,高于0.5V时MOSFET自动切断;UV为欠压检测引脚,低于0.5V时MOSFET切断,FT为状态输出引脚,VC为芯片工作电源引脚。使用P12121也可以灵活地构成多路输入电源方案。

资讯配图

5.3 热插拔及过、欠压保护的冗余电源方案
LTC4352是一种除了过压、欠压保护外,还具备防护电源热插拔浪涌电流的单路冗余电源芯片。图8所示为LTC4352构成的单路冗余电源电路,多个这样的电路并联可以构成多路冗余电源方案。图中OV、UV分别为过压、欠压检测,该电路通过CPO悬空使芯片不能快速通断MOSFET,依靠欠压检测使GATE引脚在电源上电后延迟开通MOSFET,由R1、C组成的阻容网络使电源输出的电压上升速度减慢,R2则有效防止了Q的开关振荡,从而实现了一定的热插拔浪涌电流保护功能。


5.4 均流控制的冗余电源方案
若要使不同的输入电源同时承担负载电流(即均流控制),需要外加一个前提,即各输入电源的电压能够通过控制信号被外部调节,以达到各电源电压基本相同的目的。通过LTC4350控制这种电源,可以实现均流的功能。图9是1个应用例图,图中“SHARE BUS”是各芯片共用的分配总线,该电路主要通过检测电源通路上的电流来调节输入电源的电压,达到各模块均衡提供电流的目的。

资讯配图

RSENSE为电流检测电阻,LTC4350检测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内部放大后与GAIN引脚的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再通过IOUT引脚的模拟输出控制输入电源的电压变化,以达到调整该路电源输出电流的目的。另外,UV、OV引脚分别为欠压、过压检测引脚,LTC4350通过检测这两个引脚的电压可以控制MOSFET的关断,实现欠压保护和过压保护的功能。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电源
more
是否应该在PCB电源层中布线信号?
全球最大电源侧储能项目开工:内蒙古戈壁崛起“超级充电宝”
从GPU到ASIC,AI服务器电源芯片爆发!
宁德时代、贝特瑞、杉杉、南都电源、星城石墨、清华、中南大学出席 2025中国硅碳负极材料技术大会
3分钟看懂自动放电电路:关闭电源≠真正安全!
2025年中国服务器电源行业现状、重点企业及趋势分析,未来高性能服务器电源为发展方向「图」
好玩!把可调电源改造了一下,现在天天使唤“同事”开机干活...
电源口防雷电路设计要注意什么?
宁德时代、中科海钠、LG新能源、超威电源参加 2025全球电池技术大会最新参会名单&议程安排公布
反激开关电源,弟子计划1v1直击电源核心设计变压器项目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