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消息,英特尔首席财务官(CFO)大卫·津斯纳(David Zinsner)周四透露,特朗普政府对英特尔投资入股,核心目的是阻止公司出售其芯片制造部门,而将公司锁定在一个一直面临出售压力的亏损业务中。

英特尔变身“国企”?
上周,美国政府同意通过将2022年《芯片法案》下的89亿美元联邦补助转换为股权,取得英特尔10%的股份,一跃成为英特尔最大的单一股东。这是特朗普总统对美国企业的最新一次非常规干预。
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还额外获得了一份为期五年的认股权证。按照协议规定,一旦英特尔的晶圆代工业务股份占比下滑至 51% 以下,政府便有权以每股 20 美元的价格,进一步购入英特尔 5%的股份。
不过,津斯纳周四在德意志银行会议上表示:“我认为,我们将芯片制造业务持股降至50%以下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我预计该认股权证最终会到期失效。”
“我认为,从政府角度来看,他们也赞同这一点:他们不希望看到我们将该业务剥离出去或出售给其他人。”津斯纳称。
津斯纳还提到,英特尔已于 28 日顺利收到 57 亿美元的政府拨款。而剩余的 32 亿美元投资尚未到账,后续拨付情况将取决于英特尔能否达成美国国防部相关计划中设定的条件。

8 月 29 日,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对外表示,相关协议正处于最后的敲定阶段,“英特尔的协议目前正由商务部进行完善”。
晶圆代工业务的困境与压力
英特尔的晶圆代工业务在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的较量中一直处于劣势。根据英特尔2025年初发布的财报,去年该业务亏损高达134亿美元。这一巨额亏损引发了市场对英特尔是否会剥离或出售该业务的广泛猜测。
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分析师一直呼吁英特尔剥离其晶圆代工业务,认为其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并建议英特尔应“退出代工业务”以改善财务状况。去年末,甚至有报道称高通公司向英特尔表达了收购兴趣,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英特尔可能出售该业务的预期。
英特尔在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后,市场反应积极。尽管其晶圆代工业务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政府的直接股权投资无疑为英特尔注入了信心。津斯纳表示,英特尔近期在筹资方面进展良好,除了政府资金外,还通过出售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bileye股份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生产部门Altera的股份等方式筹集了大量资金。
END

往期精选:

请点下【♡】给小编加鸡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