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寒武纪GPU订单,追加至15万片!

半导体封测 2025-08-31 21:57
资讯配图

《华尔街日报》最新消息,在全球AI芯片竞争风云变幻之际,阿里巴巴毅然投身关键领域,以自主研发新一代AI芯片为突破口,开启了一场技术攻坚与生态重构的壮丽征程,展现出大厂应有的担当与格局。

资讯配图

当下,英伟达H20退出市场留下巨大空白,阿里巴巴敏锐捕捉机遇,其新一代AI芯片聚焦多功能推理场景,剑指填补这一市场空缺。芯片采用国产14nm或更先进制程,由长江存储等本土代工厂保驾护航。通过异构计算架构,集成高密度计算单元和大容量内存,预计LPDDR5X带宽超1TB/s,单卡算力目标达300 - 400TOPS(INT8),与H20基本持平,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

与英伟达H20相比,阿里芯片优势显著。全场景兼容性是其一大亮点,不仅支持FP8/FP16混合精度计算,还通过动态指令翻译层实现与CUDA生态无缝对接。工程师可直接复用现有代码,迁移成本降低70%以上。例如,阿里云在通义千问大模型推理环节部署寒武纪思元370芯片,借助MagicMind工具链,模型转换效率提升3倍,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

面对H20断供,阿里迅速行动,紧急追加寒武纪思元370订单至15万片。这款基于7nm工艺、采用Chiplet技术、集成390亿晶体管的芯片,实测算力达300TOPS(INT8),在ResNet - 50等典型模型上性能与H20持平,能效比提升40%。截至2025年Q2,思元370已覆盖阿里云60%的推理需求,并通过PCIe 5.0接口实现多卡互联,有力支撑通义千问用户增长,快速填补了算力缺口。

资讯配图

在存储方面,阿里与长江存储合作成果斐然。基于国产制程的AI芯片重点突破存储瓶颈,长江存储的294层3D NAND技术实现20GB/mm²存储密度和7000MB/s读写速度,较上一代提升40%,使AI芯片本地存储容量扩大至128GB,减少对外部存储依赖,为芯片性能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为确保芯片量产,阿里采用双代工厂备份策略。中芯国际14nm产线承担成熟制程基础芯片生产,良率稳定在95%以上,月产能达5万片;与华虹半导体合作开发7nm先进制程,预计2026年量产,目标算力突破500TOPS,能效比提升30%,为芯片稳定供应和性能升级提供双重保障。

阿里巴巴规划芯片三步走战略:短期(2025 - 2026)以7nm/14nm推理芯片凭兼容生态抢份额;中期(2027 - 2028)推4nm训练芯片对标英伟达H100;长期(2030后)探索光子计算等颠覆技术。其国产算力突围是技术与生态的双重攻坚,通过“兼容 - 替代 - 超越”打破垄断。虽面临多重挑战,但与产业链伙伴协同、布局前沿技术,为中国AI芯片自主可控提供路径。未来两年若实现4nm芯片量产,将在全球算力竞争中占优。

分享 / 收藏 / 点赞 / 在看,这次安排下可好~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GPU 寒武纪
more
DeepSeek突然拥抱国产GPU语言!TileLang对标CUDA替代Triton,华为昇腾Day0官宣支持适配
高通最强笔记本芯片骁龙 X2 Elite Extreme 跑分曝光:CPU 单核超苹果 M4 Max 5%,GPU 性能暴涨
英特尔打造高效异构 AI 系统:结合自家 Gaudi3 AI 加速器与英伟达 B200 GPU
热点关注丨单块GPU上跑出实时3D宇宙,李飞飞世界模型新成果震撼问世
决战1.8nm!英特尔AI路线图公布,两大AI GPU将发
下一代GPU,竞争激烈
OpenAI大量采购后 AMD Instinct系列GPU也已获得甲骨文订单
历史突破!首款全国产通用GPU芯片发布,实物曝光
重大突破!阿里云:英伟达GPU用量削减82%
北极雄芯GPU芯粒点亮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