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已建设兆瓦级涡轴试车台,400千瓦级混动系统正处于关键技术攻关与测试阶段。


封面来源|Unsplash
硬氪获悉,民用中小功率航空发动机研发公司“汉发长空”近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同为基金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400千瓦级混合动力系统的研发与试验,推动国产混合动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落地。
“汉发长空”成立于2024年3月,核心团队源自中国航发集团主机所,具备近20年航空发动机全流程研发经验,曾深度参与“太行”、“玉龙”、“XZ-16”等国家级重大型号项目。公司首款400千瓦级涡轴原动机进入试制阶段,并同步推进混合动力系统开发。
在全球航空动力绿色转型背景下,混合动力已成为电推进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以电动化为主攻方向,兼顾混合动力、氢动力等多技术路线,并提出开展400千瓦以下混合推进系统研制。政策加持下,混合动力系统在支线物流、应急救援、特种作业等场景的应用前景日益清晰。
近年来,混合动力航空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已从概念验证迈向商业化应用。2019年,法国赛峰集团推出600千瓦级串联混合动力系统HEPS;2022年,美国霍尼韦尔基于HTS900涡轴发动机开发出200千瓦发电系统;2023年12月,美国VerdeGo Aero推出400千瓦级混合动力系统VH-4T原型机并获得军方支持;2025年3月,美国Electra公司的混动飞机EL-9更获得价值90亿美元的2200台订单。这些实质性进展表明,混合动力技术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起降适应性、增强系统安全性方面的显著优势。
尽管国内eVTOL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纯电动力系统仍受限于电池能量密度,与燃油动力存在数量级差距,导致其航程短、载荷小、升限低,难以胜任中远距物流与载人任务。混合动力系统结合燃油高能量密度与电推进灵活布局的双重优势,成为当前最可行的技术路线。
针对这一机遇,“汉发长空”基于自主研发的400千瓦级涡轴发动机平台,衍生开发涡电增程混合动力系统,瞄准吨级无人机、垂直起降飞行器及支线物流机的动力需求。该系统通过燃气涡轮发动机驱动发电机,配合高倍率电池实现功率互补,目标实现航程千公里、载重吨级以上,较纯电系统提升3–5倍运行效能。
硬氪了解到,“汉发长空”采取全流程正向研发路径,其核心机压气机与涡轮部件采用成熟气动与结构方案,燃烧室应用浮动壁结构以简化冷却系统。相比同级进口产品,其原动机成本预计降低30–40%,并具备更高的适配性与可靠性。目前,公司已建设兆瓦级涡轴试车台,400千瓦级混动系统正处于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测试阶段。
商业化方面,公司已与多家货运无人机及混合动力飞行器制造商开展前期技术对接,覆盖1.5–10吨级无人机、垂直起降飞行器及特种作业平台。
投资方观点:
同为基金表示,涡电混合动力是极具发展前景的航空动力新技术,兼具了燃气涡轮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壁垒性和分布式电推进系统的技术创新性。随着国内低空经济加速发展,大型货运无人机对动力系统的多样化需求日益迫切。我们相信,汉发长空将在国产民用航空动力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为中国低空经济的腾飞提供坚实支撑。


点击关键词,查看最近的早起看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