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绝配供应链技术中心负责人曾涛投递并参与由数智猿×数据猿×上海大数据联盟共同推出的《2025中国数智化转型升级优秀CIO》榜单/奖项评选。
在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中,“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众多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然而,多项研究表明,全球近70%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未能实现预期目标(麦肯锡);在中国,更有约85%的企业仍处于数据基础能力与价值实现的中低成熟度阶段(IDC中国,2024)。许多企业陷入“为数字化而数字化”的跟风陷阱——在目标不清的情况下盲目引入技术,造成重复建设与资源错配。埃森哲数据显示,超过80%的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的转型方向,不得不承受巨额“沉没成本”。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数智化,必须勇于“破界”、善于“反卷”。即打破思维、组织与技术的传统壁垒,跳出低效竞争的“内卷游戏”,坚定以价值创造为中心,重塑企业业务逻辑。唯有如此,才能在七成失败率的现实中,引领企业迈入成功的30%行列。数智化并非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借助数据智能重塑企业价值生态。其核心在于突破三类边界:目前很多企业仍滞留在部署ERP、CRM、WMS、TMS 、RPA等孤立系统的阶段。若这些系统未能融入业务流程、形成有机协同,便极易催生新的“数据孤岛”,限制企业整体效能。真正的突破,应坚持以业务价值为导向,推动技术架构的全局优化。以绝配供应链为例,我们通过构建智能供应链平台,全面打通客户、门店、仓配伙伴及司机等全链路节点,实现内外部高效协同。该平台依托覆盖10万家门店与8000余个产业集群的数据,训练智能算法模型,推动运营模式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预测与调控”转变,最终实现整体损耗降低30%以上,核心商品缺货率控制在5%以内。数智化进入深水区后,最大的挑战往往来自组织内部的壁垒。企业亟需重塑数字时代的生产关系:对内建设统一数据中台,打通部门墙,实现跨团队基于同一数据底座的协同决策;对外将合作延伸至供应商、渠道与终端消费者,构建可信、透明的“价值共生网络”。我们通过智能结算系统,确保生态伙伴收益的公平与可持续性;在客户服务中,依托集成全渠道信息的智能客服Agent,实现90%以上订单自动录单,并在履约过程中主动同步关键节点信息,从而释放40%人力至高价值服务环节。这一切标志着我们的智能技术体系已由支撑工具演进为生态共创引擎。3.打破认知边界:从“工具赋能”升维至“战略重构”数智化不仅是效率提升的工具,更是企业战略重构的重要契机。企业应超越“以数字化延续传统业务”的惯性,积极探索“以数字化开辟新业务”,如基于数据能力拓展至供应链金融、定制化服务等新兴领域。在绝配的实践中,智慧餐饮供应链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全链路运营场景,为分仓规划、路由优化等提供前瞻性决策支持,最终实现仓储周转率提升50%,库存准确率逼近100%。“内卷”本质上是在有限空间内过度投入资源却未创造显著价值。数智化进程中常见的系统冗余、功能堆砌、技术空转等现象,都须通过“反卷”来克服:任何技术投入都必须紧密对应关键业务指标(如库存周转率、订单达成率)。我们曾否决一项高度复杂的AI预测方案,因其投入产出比不经济,转而采用“轻量算法+人工校验”模式,在实现相近精度的同时,降低80%实施成本。我们始终坚持“可行的敏捷”优于“完美的迟缓”。通过构建MVP(最小可行产品),快速在关键场景中验证核心价值。以Agent落地为例,应优先选择典型场景切入,迅速跑通闭环、验证模式可行性,避免因过度追求程序完美而错失市场机会。正因如此,我们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实现了第一个场景的成功上线。企业应主动融入开放生态,避免盲目自建全链能力。我们与专业算法公司合作开发智慧调度系统,而非全部自研;“共配模式”整合社会化冷链资源,通过共享仓配与数据赋能,帮助餐饮客户降低19%的采购成本。作为企业技术领导者,我深刻意识到其核心使命在于:成为业务与技术的“桥梁”、价值与创新的“守护者”。重点举措包括:1.深入业务一线,实地调研仓库、门店及客户现场,精准洞察真实痛点。在发现“门店到货失温”这一关键问题后,我们迅速落地智能温控解决方案,通过终端设备实时回传温度数据,并建立自动告警闭环:一旦温度异常,系统即刻通过AI电话通知司机干预,从而在事前规避品质风险,保障客户权益。2.理性规划技术路线:拒绝盲目追求技术前沿,应选择与企业当前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实用方案。在搭建全国配送网络时,我们采用“主干网 + 区域半径网络”混合模式,在保障覆盖的同时通过共配降低边际成本。3.建设数字文化:通过“数字化专家培养计划”等机制,赋能业务团队自主提出场景解决方案,并将优秀实践沉淀至智能决策库,真正让业务人员成为数智化进程的主导者。数智化成功的标志,并非上线系统之多或看板之丰富,而在于企业是否变得更敏捷、更人性、更具创新力。“破界”代表打破传统的魄力,“反卷”体现回归价值的智慧——二者结合,方能真正让数智化成为企业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在绝配的实践中,我们与壹沓科技等优秀大模型应用厂商深度合作,以“智能体+大模型”为技术底座,始终以业务价值为根本导向,持续推动供应链从成本中心向增长引擎蜕变。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人机协同:使员工专注于战略与创新,机器负责运营与执行,最终迈向餐饮供应链的“自主进化”新阶段。·申报人“曾涛”简介:
曾涛,绝配供应链技术中心负责人,专注物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13年,致力于通过技术驱动核心业务增长。现任绝配供应链技术负责人,主导技术战略与业务目标深度对齐。成功构建餐饮智慧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平台,赋能链主企业高效协同,显著提升整体链路协同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持续探索创新技术优化供应链效能,创造企业竞争优势。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还可查看绝配供应链官网
★以上由曾涛投递申报的观点性文章,最终将会角逐由数智猿×数据猿×上海大数据联盟联合推出的《2025中国数智化转型升级优秀CIO》榜单/奖项。
该榜单最终将于9月8日北京举办的“2025第五届数智化转型升级发展论坛——暨AI大模型&AI Agent趋势论坛”现场首次揭晓榜单,并举行颁奖仪式,欢迎报名莅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