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不再只是一家电动汽车公司,马斯克正在为其赋予一个全新的定义。
9月2日,特斯拉在X平台正式发布了《宏伟蓝图4》(Master Plan Part IV)。这份数千字的纲领性文件,首次将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置于公司战略的核心位置,标志着特斯拉正在从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向通用人工智能物理化平台转型。

与前三次蓝图相比,此次发布的《宏伟蓝图4》完成了从“能源革命”到“AI革命”的惊险一跃,其开篇就明确了特斯拉的新使命:通过大规模整合硬件与软件能力,将AI深度融入物理世界,实现一个“可持续富足”的社会。
该蓝图提出了五大指导原则:
增长是无限的:一个领域的增长不需要以另一个领域的衰退为代价,技术进步可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创新消除限制:以电池技术革新为范例,持续创新能突破看似不可能的障碍。
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动驾驶、机器人等技术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自动化必须造福全人类:技术发展应以提升人类福祉为核心。
更广的普及带来更大的增长:制造价格合理、可规模化供应的高科技产品,是构建繁荣社会的前提。
基于上述原则,马斯克大胆预测,特斯拉未来约80%的价值将来自于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
然而,这份蓝图发布后,市场对其的赞美与嘲讽两极分化。有支持者将其视为“技术文艺复兴”的宣言,认为Optimus若能量产,将像当年Model 3颠覆汽车业那样重塑劳动力市场。特斯拉工厂已测试Optimus进行电池分类、工具操作等工作,马斯克预测未来机器人数量可能达到人类的一半。
不过,也有批评者认为,该计划是“AI幻想大杂烩”,嘲讽Optimus“连爆米花都端不好”就敢吹嘘改变世界。而更尖锐的质疑则集中在执行层面:特斯拉2016年第二份蓝图中“让车自动赚钱”的目标至今未实现,如今又要跨越“从汽车软件到机器人硬件”的鸿沟实属不太可能。
事实上,《宏伟蓝图4》的争议本质是对“技术决定论”的信仰之争。马斯克在文件结尾写道:“批评者会嘲笑每个挫折,但当我们克服挑战,不可能将变成可能。”这种叙事曾让特斯拉从破产边缘成长为车企巨头,但机器人赛道的复杂性远超电动车——从实验室到量产的死亡率高达90%。
值得玩味的是,近日韩国现代宣布投资50亿美元研发工业机器人,而中国DJI也传出了人形机器人项目立项。在这场全球竞速中,马斯克又一次站在了舆论风口。正如网友在评论区的灵魂拷问:“当Optimus真正能端稳爆米花时,你会为这份蓝图买单吗?”
最后,大家认为Optimus能实现马斯克的预言吗?特斯拉的这场AI豪赌会成功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写出你的观点。
END

往期精选:

请点下【♡】给小编加鸡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