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行业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洗牌中持续演进。一方面,寒武纪、奥比中光等企业在生成式AI与3D视觉驱动下实现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格灵深瞳、江苏北人等企业仍深陷亏损困局,景业智能、埃夫特等传统机器人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行业呈现出“主流向好、强者恒强、新星闪耀、分化加剧”的四重分化格局。
2025年8月起,A股与港股75家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陆续披露半年报。为全面揭示行业真实图景,我们基于最新财务数据,我们选取半年报中的关键业绩指标,以期管中窥豹,窥见机器人产业2025年上半年的发展态势。
01
市场业绩总览
总体来看,行业整体处于一个高景气度的上升通道中。
在已披露年报的75家上市公司中,75家公司营业总收入5829.94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300.97亿元。其中,53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家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超过十亿元的公司达到7家,净利润同比增速大于100%的有11家。

02
营收TOP 10

得益于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工业富联以3607.6亿元的营收遥遥领先,其规模超过其他9家公司总和数倍,同时A股市值突破万亿。汇川技术、三花智控、大华股份、科沃斯不仅净利润可观(20-30亿区间),增速更是高达36%-60%,是兼具规模与增长质量的优质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营收前十名中的企业多数为业务多元化的综合型制造商,如上海机电、三花智控等,其机器人业务往往并非唯一主业,“主营业务反哺机器人”现象仍较为普遍。
03
净利润TOP 10

利润榜由系统集成/硬件制造巨擘(工业富联、海康威视)、工业自动化专家(汇川技术、三花智控、柏楚电子)和消费级智能产品先锋(九号公司、科沃斯、石头科技)以及AI基础设施供应商(寒武纪)共同构成,呈现出“大者恒大,新星崛起!”的景象。其中,工业富联是“双增”典范,规模和增速并存。寒武纪4347.82%的营收增速和295.85%的利润增速,反映了全球及中国在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领域的疯狂投入对其AI芯片业务的巨大拉动。
04
亏损TOP 10

商汤、黑芝麻智能、优必选、科大讯飞等企业呈现营收增速和亏损收窄趋势,一旦技术突破或市场爆发,可能迎来价值重估。埃夫特-U、新松、华中数控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知名企业,但本期内陷入了 “双降”的困境。反映了工业机器人整机和集成领域的现实挑战:市场竞争白热化,技术迭代快,业绩受宏观经济和下游投资周期影响显著。
05
业绩增速TOP 10

这份榜单的核心特征是“惊人的增速”。所有公司的净利润增速都超过了100%,寒武纪甚至达到4347.82%。这通常源于两种情形:①行业风口带来的巨大需求(如AI);②去年同期业绩基数极低,使得本期改善显得异常突出。榜单中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占主导(5家),表明这个细分领域正迎来盈利能力的集体改善。
06
结语:技术红利与盈利挑战并存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在AI大模型、智能工厂、自动驾驶等新动能驱动下保持增长,但企业间分化加剧。能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分水岭。未来半年,随着政策持续支持与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整合与价值重估。
如需咨询商务合作、宣传推广、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