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和机器学习等现代计算范式将重塑半导体制造产业

半导体产业研究 2025-09-03 08:0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图片来源:法新社(AFP)
自 2000 年以来,半导体制造愈发依赖先进计算技术,尤其是第一性原理计算与机器学习,预计 2025 年量子计算也将加入这一行列。这些被统称为 “计算半导体” 的技术,在整个行业的研发与生产流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第一性原理计算基于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等基础物理学,从原子层面预测材料特性。20 世纪 70-80 年代,该方法成为凝聚态物理与量子化学的标准工具;到了 80-90 年代,IBM、贝尔实验室(Bell Labs)、NEC 等巨头企业开始将其应用于半导体研究实验室。
2000 年后,随着相关软件的广泛商业化及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第一性原理计算逐渐融入半导体研发流程;2010 年代以来,它更是成为晶圆制造工厂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第一性原理计算助力材料创新与缺陷分析
这种计算技术可对半导体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涵盖带隙、电子输运、热效应、磁性及光学特性等。通过调控原子种类、键长、对称性与物相,能够实现晶格结构的工程化设计。制造商可通过模拟晶格中的空位、掺杂原子与位错,更深入地理解并控制影响器件可靠性的缺陷。
此外,随着半导体器件不断微型化,界面特性对性能的影响已超过体相特性,因此第一性原理计算还可用于模拟不同分子结构间的界面,这一方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关键应用包括:研究氧化铪(HfO₂)、氧化锆(ZrO₂)等高 k 介电材料;通过缺陷建模研究器件可靠性;探索锗、III-V 族化合物以及二硫化钼(MoS₂)、二硒化钨(WSe₂)等二维材料等新型沟道材料。这些计算减少了对高成本试产批次的依赖,加速了下一代半导体技术的研发周期。
机器学习推动半导体制造与检测工艺进步
与第一性原理计算并行的是,2010 年代中期以来,机器学习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尽管学术界较早应用大数据技术,但 2015 年左右,现代卷积神经网络(CNN)才开始用于晶圆图模式识别;随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分析与缺陷检测也引入了机器学习算法,以提高检测精度。
2017 年起,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与晶圆厂开始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缺陷检测、光刻热点识别、整体工艺监控等关键任务。到 2020 年,这些技术已日趋成熟,并进一步拓展至晶圆图缺陷聚类(以优化良率)、掩膜合成、光学邻近校正(OPC)、自动光学检测(AOI)及预测性维护系统等应用场景。凭借分析海量复杂数据集并识别规律的能力,机器学习实现了更智能的工厂运营与更高效的生产线管理。
机器学习的融入推动了智能制造系统、虚拟工厂与虚拟晶圆模型的发展。这些进步提升了半导体制造与研发全流程的运营效率,在缩短时间、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优化了质量控制。随着量子计算即将在不久的将来为这一计算生态系统提供助力,半导体行业正以计算半导体为支撑,持续快速演进。
*原文标题:
Column: Modern computational methods transform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
*原文媒体:DIGITIMES Asia

资讯配图

芯启未来,智创生态

湾芯展2025与您相约!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半导体制造 机器学习
more
第一性原理和机器学习等现代计算范式将重塑半导体制造产业
官宣!2025 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北京站首批嘉宾出炉,重磅来袭!
解决机器学习安全保证中不确定性的方法
OpenAI大神: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停在15年前,本科首选该是机器学习导论
【源头活水】Ilya尘封10年录音曝光!大二入Hinton门下,竟坦言机器学习反直觉
Ilya尘封10年录音曝光!大二入Hinton门下,竟坦言机器学习反直觉
告别Transformer,重塑机器学习范式:上海交大首个「类人脑」大模型诞生
结合机器学习和基于规则算法的安全框架
Sebastian Raschka著作免费开放!《机器学习与AI核心30问》,新手专家皆宜
南航张道强团队 | 综述:基于脑电信号与机器学习的注意力检测研究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