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来说,这次展示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科幻走进现实
今天的阅场,一场盛大的成果展。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举行。
看到了不少实验室demo、idea,在今天化为现实走过长安街。
算法飞行、机器狼无人车、激光反制……
今天,我们就来核心聊聊本次阅兵的其中两大亮点:“无人机”与“反无人机”。


本次九三阅兵,陆上无人作战方队出现的“机器狼”无人战车,由四足机器狗加装上武器/侦察设备“组合升级”而成的。
央视解说词介绍到:受阅装备为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等无人战车,可远程操控、自主行动、灵活编组,实现陆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新突破。
提问:为什么是“狼”,不是“狗”?

(图源:新华社)
查阅各公开报道显示,该“机器狼”的原型是一款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公司研制的四足机器狗。
今年8月初央视播出的《攻坚:矢志强军向一流》中,就展示了“机器狼”和士兵协同作战的画面。

(图源:央视《攻坚:矢志强军向一流》)
之所以是“狼”,是因为它们是由机器狗组成的“机器狼”作战群。
也就是说它们并非单兵作战,而是集群作战。
有负责侦查的“头狼”,收集并回传侦察图像;也有挂载步枪的察打一体“狙击狼”,以精准火力实施压制;还有能自动跟随进行综合保障“运输狼”,以运载物资和弹药。
据悉,一支完整的“机器狼”作战群,则由1辆载车/控制车,结合若干多型四足机器狗组成,可实现“人—车—狼”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动态自主协同。

(图源:央视《攻坚:矢志强军向一流》)
本次阅兵的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无人运输车、蜂群无人机、机器狼的集群作战。
它们通过算法实现自主协同编队、任务分配和实时决策,形成了立体化、智能化的集群作战体系,能够执行分布式侦察、饱和攻击等复杂任务,能有效实现了空中侦察与地面机动的协同配合。
(图示上的车应该也是无人驾驶态)
当然,本次阅兵还有新型无人机、海上无人作战方队等等。
(仅展示公开非涉密渠道内容,篇幅有限这部分本文不作展开)

(图源:法新社)

众所周知,从俄乌冲突到伊以对抗,无人机、无人车到无人艇等一系列无人智能装备,正以空前的力度与速度改写着现代战争的形态。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就运用了十余种无人机,涵盖陆军、海军陆战队、空军等多类,其数量之多、使用频次之高均创下美军作战史上的记录。
因此,反无人机作战也就成为了目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

(图源网络:美国陆军成立250周年阅兵活动,图中士兵手持一架“思凯迪奥”X10D小型无人机)
本次九三阅兵最亮眼的方阵之一,便是「反无人机方队」。
央视解说词这样介绍到:“这些反无人机装备成体系建设,可拦截无人机、巡飞弹等目标”。

(图源:新华社)
无人机是“矛”,反无人机是“盾”。
据悉,本次反无人机方队由陆军某合成旅和空军地空导弹某旅混编组成,都是经过战火硝烟淬炼的英雄部队。
受阅装备包括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这三种武器形成的成体系建设既能软杀伤,又能硬摧毁,被称为反制无人机的“铁三角”。
值得一提的是,微波武器不像炮弹那样打一发少一发,只要能量充足,真有可能能不停歇地发……

(图源:央视直播)
(图源:央视直播)
反无弹炮系统:结合了导弹和防空炮的各自优势。
属于近程末端防御武器系统,尤其适合打击战役级别的巡飞弹或自杀式无人机,也可用于打击多旋翼无人机等小型空中目标。
高能激光反无武器:定向能武器,可将无人机硬摧毁。
激光武器从科幻走进现实。采用千瓦级光纤激光器,可在6秒内精准熔毁2公里内的小型无人机,具备无限次拦截、单发成本极低的技术优势(当前反无装备中单次使用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
高功率微波系统:定向能武器,面杀伤利器
通过定向释放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辐射瘫痪无人机电子设备,从而达到消除无人机威胁的目的。
不同于高能激光武器的“点打击”,高功率微波反无武器的波束较宽,其可以实现“面打击”,适合应对蜂群无人机群攻击。

(图源:央视直播)
众所周知,本次阅兵式是按照"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遴选而出的,即也意味着本次所有亮相的无人机与反无人机装备均已成为我军现役主力装备。
从第一次阅兵时飞机的反复飞行,到如今无人机和机器狼等先进装备的精彩展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
而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来说,这次展示亦具有里程碑意义。
诸如,四足机器人技术已经成熟到足以承担“实战任务”,不再仅仅是实验室样品或概念验证产品;群体智能技术已经实现实用化部署,对集群内不同类型、功能的作战单元进行动态重构与弹性编组等等。
未来,将至。
工作投稿|商务合作|转载:SL13126828869(微信号)
欢迎关注【深蓝具身智能】👇
>>>第三届《自主机器人技术研讨会》早鸟报名中<<<
ABOUT US|关于ARTS

为促进自主机器人领域一线青年学者和工程师的交流,推动学术界与企业界的深度交融与产学研合作,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了《自主机器人技术研讨会》(Autonomous Robotic Technology Seminar,简称ARTS)。
基于前两届大会的成功经验和广泛影响,第三届ARTS将继续深化技术交流与创新,定于2025年10月18日-19日在浙江大学(杭州)举办。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并欢迎您对大会组织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点击❤收藏并推荐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