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百度国际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及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产融共生 模塑世界”·2025大模型生态发展大会百度专场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现场成功举办。论坛聚焦 AI 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环境监测智能应用、边缘 AI 创新突破等前沿议题,汇聚行业专家、创投机构与技术极客等各界嘉宾,共同探索大模型生态发展与产融共生之路。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深圳已汇聚超26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拥有鹏城实验室、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这片创新沃土为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坚实的环境土壤。借助这一独特优势,深圳正在成为大模型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的先锋城市。


01
思想引领学术与产业同频共振
论坛开场,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高级顾问葛明先生致辞,深入阐述行业协同与产融合作在 AI 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为大模型生态发展指明方向,凸显产融共生模式的战略价值。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产业应用如何有效落地成为关键议题。欧洲科学院院士、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名誉主席、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院士带来主题分享《计算智能与大模型:开启产业智能化转型与产融合作新模式》。陈院士结合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深入剖析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中国在技术挑战环境下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02
生态构建百度 AI 助力区域产业智能化升级
当大模型与硬件终端的融合进入“深水区” ,如何构建开放生态、实现从技术到场景的“最后一公里”跨越,已成为决定未来产业格局的核心命题之一,生态协同也正成为 AI 硬件创新的重要一环。百度 AI 技术生态大湾区总经理曾旭东指出,百度 AI 正基于飞桨与文心大模型打造开放、普惠的技术生态,赋能智能终端、智慧城市、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加速大湾区产业智能化升级。这一实践从产业生态的宏观维度出发,通过构建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产融共生筑牢坚实根基。


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开源,百度 AI 技术生态华南政企负责人郑越向大家介绍了文心开源创新大赛。赛事依托文心4.5系列开源模型,聚焦“多模态应用”与“AI+硬件”两大前沿方向,鼓励开发者和企业积极参与,激发大模型创新活力。郑越还介绍了百度 AI 技术生态合作伙伴体系,以及百度为其提供的能力培育、技术支持、品牌曝光等资源扶持,助力伙伴生态繁荣。


03
场景落地
产业实践案例纷呈
为解决传统监测周期长、人工巡检成本高等问题,百度 AI 技术生态与碧兴物联共建 AI 智慧水务监测系统,用 AI+物联网+大数据重塑行业标准。碧兴物联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部总监李秋瑶介绍,通过大模型、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技术打造的智慧水站一体机,可以实现全天候的实时监控、智能巡检、远程控制和故障自诊断。目前,方案已在深圳、广西、江苏、河南等地落地测试,基于飞桨和文心技术,运维成本显著降低,安全与效率大幅提升,AI 技术让生态监测更智慧、更高效。


在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浪潮中,飞桨与文心大模型赋能智能硬件,携手韩国 AI 半导体企业 DeepX 推出下一代边缘超低功耗 AI 解决方案,重新定义边缘计算的能效边界。DeepX 经理金禹光从设计、云协同到安全架构详细介绍了如何将飞桨与文心开源模型技术与物理 AI 与非典型算力模式结合,实现超低功耗的产业落地方案,为智慧工业、零售等边端场景提供新思路。


百度 AI 技术生态产品运营经理、飞桨开发者技术专家黄建翰,现场带来了《文心开源大模型技术解读》,详尽解析 ERNIE 4.5系列模型的最新技术突破。随后,他以《大模型开源 Workshop——基于 ERNIE4.5-0.3B 微调互联网黑话模型》为题,带领与会嘉宾进行实操体验,让大模型应用开发、微调技术从概念走向实践。


04
共塑未来
产融共生的生态力量
本届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为期三天,汇聚了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余家顶尖参展商,吸引12万余人次专业观众共襄盛会,为全球产业界奉上一场“技术+产品+场景+生态”的全景盛宴。大会期间,顶尖科学家、行业领袖、企业家、投资机构及创新力量齐聚深圳,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前沿趋势与产业未来。

本次论坛,从院士智慧引领、生态构建实践,到赛事激活创新、伙伴协同共进,再到场景应用深耕与技术实战演练——是大模型生态产融深度对话,更是技术、产业、资本协同创新实践。大模型浪潮正盛,产融共生赋能可期。愿思想碰撞成发展动力,深化“产融共生”,让“模塑世界”成真。

展望未来,百度 AI 技术生态将持续依托文心大模型与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携手伙伴共建 AI 应用开发新生态,在技术路线规划、产品体验优化、市场联合推广等环节形成协同合力,携手打造中国 AI 产业创新生态的新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