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人工智能市场中,行业巨头与初创公司都将拥有更多选择
在备受瞩目的搜索与 Chrome 反垄断案中,谷歌和苹果迎来了关键的补救措施阶段判决,结果对两家公司都是一则好消息。
这项裁决的核心要点是,两家公司只需稍作调整,即可基本维持现状。
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经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充分的竞争。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一纸判决:巨头松绑,新贵承压
财经媒体 CNBC 对此欢欣鼓舞,其报道标题言简意赅:《搜索巨头在反垄断案中避免最坏处罚,谷歌股价大涨8%》。
苹果公司的股价也在盘后交易中应声上涨。
一位联邦法官裁定,谷歌可以保留其 Chrome 浏览器,但将被禁止签订排他性合同。
近一年前,美国地方法院法官阿米特·梅塔曾裁定谷歌非法垄断搜索市场。这次的判决正是在那一里程碑式裁定的基础上作出的。
谷歌每年向苹果支付数十亿美元,以换取其产品成为 iPhone 的默认搜索引擎。消息一出,这家 iPhone 制造商的股价在盘后上涨了 4%。
这个消息对 OpenAI 来说可能不算太好。如果它是一家上市公司,股价或许会因此小幅下跌。
因为它意味着,OpenAI 将无望与苹果达成独家的人工智能分发协议。
同时,收购谷歌 Chrome 的大门也已关闭,OpenAI 只能依靠自己的人工智能浏览器参与竞争。
同理,另一家新锐公司 Perplexity 也无法再觊觎 Chrome 浏览器了。不过,他们之前的提议,仍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公关操作。
AI 变量:改变判决天平的核心逻辑
对苹果而言,这意味着它可以继续推进 Siri 和苹果智能的业务。
同时,它也能更灵活地与谷歌在 Gemini 人工智能、Chrome 浏览器等领域展开合作。
这极大地拓宽并明确了苹果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选项。
裁决确实要求谷歌向竞争对手分享部分搜索结果和数据,但并未要求拆分公司或出售 Chrome 浏览器。

《华尔街日报》在一篇题为《谷歌被禁独家搜索协议,但免于更严厉司法补救》的文章中,对此进行了阐述:
“法官拒绝了其他旨在促进竞争的提议,并指出,人工智能已经为市场注入了新的选择。
一位联邦法官周二做出裁决,禁止谷歌通过付费方式成为设备和浏览器上的独家搜索引擎,但没有采纳司法部提出的、遭到谷歌强烈反对的更激烈变革方案。
法官并未禁止谷歌为产品分发支付费用,因为他认为此举将损害下游合作伙伴的利益。他也同样拒绝了剥离 Chrome 浏览器等更严厉的措施。
不要求出售 Chrome 浏览器,这无疑是一项关键裁决,为所有市场现有巨头保留了巨大的战略选择空间。
“去年的判决书指出,谷歌通过与苹果等公司签订非法分发协议,建立并维持了高达 90% 的市场份额,有效阻止了竞争对手的出现。
尽管梅塔法官早前的裁决对谷歌是沉重一击,但这次关于补救措施的决定,却在很大程度上采纳了谷歌的立场。
梅塔法官表示,法官的职责是怀着谦逊的态度来处理补救措施。
他认为,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因人工智能技术而改变。
他写道:“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不去剧烈冲击现有体系,而是让市场力量自行发挥作用。”
未来格局:告别零和博弈,迎接共赢
这项裁决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将最终的决断,建立在人工智能未来可能创造的无限竞争机遇之上。
市场对此的反应非常直接:
谷歌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大涨超过 8%。
这场在梅塔法庭持续五年的诉讼战就此告一段落。它始于特朗普政府末期,是近几十年来美国政府首次对科技巨头发起重大的反垄断挑战。
在法官裁定谷歌存在非法垄断行为后,又在今年早些时候开启了新的审判阶段,专门用于决定如何纠正其违法行为并促进未来的市场竞争。
要知道,此前的判决本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对谷歌和苹果极为不利。
政府曾寻求对谷歌采取非常严厉的补救措施,包括业务的结构性调整和行为限制。
谷歌则主张一套范围更窄的限制方案,辩称政府的主张未能达到实施更广泛措施所需的高法律门槛。
但最终,这项裁决穿针引线般地在严厉处罚和市场现状之间,找到了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竞争机遇所提供的平衡点。
补救措施审判的核心,正是这个不断演变的搜索市场,尤其是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一些人工智能公司的代表在作证时表示,他们很难说服设备商和运营商给予其聊天机器人显要位置,因为这些厂商害怕因此激怒谷歌。
一位苹果高管的证词更是引发轰动:他透露,谷歌在 Safari 浏览器上的搜索量,二十年来首次出现下滑。他还表示,苹果明年很可能会在 Safari 中引入 ChatGPT 或 Perplexity 等人工智能选项。
总而言之,这对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绝大多数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消息。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