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2年,默克(Merck)公司就宣布“将于2025年前向其电子科技业务新增在华投资至少10亿元人民币(约1.3亿欧元)”。在最近的DIC Expo(中国(上海)国际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上,隋郁(默克电子科技中国董事总经理、默克半导体材料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表示,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这笔投资,包括“张家港新工厂已经进入量产阶段,金桥电子科技中心项目也投入到客户服务”。但与此同时,“随着默克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我们仍会不断持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作为一家典型的材料供应商,2024年默克收购Unity-SC(半导体行业内一家metrology & inspection量测与检测仪器供应商)之后,其原本的显示科技(Display Solutions)业务更名为“光电(Optronics)”业务。FY2024年报中,默克提到这个新的业务名称反映了从此前专注显示业务方向,转向同时面对前沿光学技术,预期会实现长期增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注电子工程专辑此前对默克报道的读者应该知道,默克的电子科技业务(Electronics)原本涵盖半导体科技(Semiconductor Solutions)、光电(Optronics,前显示科技)、外观科技(Surface Solutions)——从FY2025半年报来看,外观科技业务已经从默克剥离——交易刚刚于7月底结束。所以默克的电子科技业务,现在主要由半导体科技和光电两部分组成。
从半年报数字来看,电子科技业务当前占到默克集团净销售额(net sales)的17%(18.35亿欧元),和过去几年的情况基本相当。本次参与默克在DIC Expo之上的媒体活动也让我们有更进一步的机会了解其光电业务——虽然半导体科技仍是电子科技业务的大头,光电业务在整个电子科技业务的营收占比约为21%(该数据仍包含其外观科技业务)。
中国是光电业务的第一大市场
默克的光电业务主要包括液晶、显示成型材料(display patterning materials,即光刻胶)、OLED材料、光学涂层材料(optical coating materials),同时该业务现在也提供光学量测设备(optical metrology equipment)。
财报中着重提到几点:包括面向OLED设备,默克能够提供出色弹性、高可靠性及更久寿命的阻隔材料(barrier materials)——OLED除了在手机市场有高渗透率,也有助于现在在手机、汽车等市场流行的异型(free-form)、柔性、折叠屏设计。如默克展台这次展示的liviFlex平台、封装阻隔材料等即面向该市场。
另外就是默克特别擅长的液晶材料——前些年有数据显示默克在全球液晶材料市场份额达到了60%。“我们仍然相信,LCD(液晶显示)仍在显示应用中占最大市场,是主流应用的选择。另外就液晶技术目前的产能、能力,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图达明(Damien Tuleu,默克电子科技执行副总裁、光电科技业务负责人)谈本次默克在DIC Expo上的展示时说,“比如这次有个展示,基于我们的液晶技术创新,能够大幅推高显示对比度,达到3000:1。”对液晶显示技术有了解的读者应该知道,市售的主要消费级液晶屏对比度在1000:1量级上。图达明表示目前这项技术还在和客户合作开发中。
半年报中也提到了默克正持续做先进LCD技术和未来光学技术的开发,“如Pancharatnam-Berry透镜和HUD(抬头显示)中的LCoS(LC-on-silicon,硅基液晶)和反应性液晶单体(reactive mesogens)材料应用”。另外,“光学器件对于满足更高的计算、带宽、数据传输需求也变得更为重要。所以在光电业务中,我们针对芯片的异构集成、先进封装开发前沿的量测设备。”这些基本就将默克电子科技光电业务的构成大致描绘清楚了。
从地区销售额来看,对整个默克集团而言,这家公司在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占比约在25%左右——这要考虑到默克的另外两大业务生命科学(Life Science)和健康医疗(Healthcare)在欧洲、北美有着十分巨大的市场。虽然财报没有列出对电子及光电业务而言,亚洲、中国的营收占比,但至少中国市场绝对是其光电业务的大头。
图达明在采访中说,“从显示行业的角度来看,中国贡献了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的出货量。而70%的LCD出货量也都在中国。”“所以很显然中国是我们的第一大市场,从客户活动、支持的角度,也是我们的首要优先级(first priority)。”
与此同时,“默克也始终致力于通过本地化的方式支持我们的客户,这也是我们在全球成为最为本地化的跨国公司(most local global company)的策略组成部分。”图达明谈到,“近期所做的投资,也能体现出我们对于本地行业的支持。”隋郁则表示:“我们的市场在中国:中国数字化进程走在了全球前列,数字化背后就需要面板、芯片。所以我们也会对中国做持续的长期投资。”
默克电子科技当前在上海金桥、外高桥,江苏苏州、张家港建有四座高科技制造工厂;涵盖电子科技中国中心、液晶中国中心、显示材料研发中心、OLED技术中国中心、光刻材料研发中国中心与工厂,外高桥超高纯气体设备制造工厂,以及张家港半导体一体化基地。更进一步的,“我们在中国基于智慧本土化策略,包括生产、研发,以及在中国扩大‘朋友圈’,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
所以隋郁在此前的采访中说“中国市场是默克电子科技全球版图中的重要一环”。尤其过去一年,默克电子科技在中国市场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图达明表示虽然当前整个显示行业仍然有着诸多动态变化(a lot of dynamics),“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国家补贴大幅推动了显示产品的需求。”“不仅刺激了消费终端,而且有利于整个行业,促进行业走向正向周期。”
市场动力来源还有不少
持续追踪Counterpoint Research显示(原DSCC,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数据的读者应该知道:LCD电视面板价格是显示行业的重要风向标,观察过去10年的LCD电视面板价格指数(如下图)会发现,和过去2-3年我们看到该行业显著的上下行周期摆动不同,过去24个月其价格指数长期横盘——处在DSCC价格指数40.7-45.6区间,且至少到今年10月也仍会保持这一趋势。
从今年上半年的平面显示器(FPD)工厂利用率角度来看,中国的国补以及今年早些时间的美国关税政策很大程度促成面板供应商增加库存,所以短期内也的确令面板供应链上下游的工厂利用率发生了飙升,这对于包括默克在内的上游供应商而言都是上佳的市场机会。不过这一数字于Q3可能正在修正(如上图按照前面板划分的的TFT工厂利用率)。
但与此同时,“我们现在看到的显示行业相当动态,由不同的市场趋势所驱动。”图达明在谈显示行业当前所处阶段时说市场驱动力依旧不少,”比如AI(人工智能)、AR/VR(现实增强/虚拟现实)、汽车等等。”这里我们着重谈谈AI和汽车。
AI与显示的融合发展,是默克在本次DIC Expo之上的展示主题。图达明表示默克自身从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应用AI技术,比如面向液晶材料,“我们建立了庞大的液晶材料库,其中包括20000种独特的分子,称为‘单体’。我们不仅有这些单体的详细应用数据,还有大约300000种通过组合这些单体创建的混合物数据。”
“借助这些经验和数据,我们能够在最先进的液晶化学和应用实验室中加速开发优质的液晶解决方案。”“这是应用AI的基础。”“更近期的,我们已经在制造流程中应用AI技术,令生产制造操作变得更加智能。在流程中使用数据系统、开发数字解决方案,我们现在能够将AI用于加强制造策略,令其变得更加高效。”
默克还开发了名为MyGPT的生成式AI——早在2023年的一则采访中,默克就提到了MyGPT的存在。这是默克基于ChatGPT所做的扩展——连接ERP系统来管理业务流程,达成生产制造、物流、供应链等的各种可能性。在2024年的一篇文章中,默克也提到用于协助员工日常工作的数字助手MyGPT Suite。
而在论及AI应用对显示行业的推动时,图达明谈到了3个方向的市场机会:(1)AI从数据中心走向边缘,带来诸如减少功耗等的显示技术创新机会。
(2)AI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AR/VR行业的创新,比如现在处在爆发前夜的智能眼镜——尤其诸如LCoS、OLEDoS(OLED-on-silicon)、microLED等技术机会;以及内部光学结构相关的,透镜、波导等,图达明特别提到了波导的重要性,“在眼镜中提供无失真的画面,还要考虑到眼镜的重量问题”,“这是我们从光学器件角度看到的创新机会”。在图达明看来,AR生态系统正高速发展,默克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在量测与检测(metrology & inspection)方向上,“利用我们内部的光学技术能力,来加强量测与检测平台——这对于开发复杂芯片设计将越来越重要。因为量测检测有利于实现正确的设计,以及在晶圆制造时发现问题、提升良率。”他特别提到“去年收购的法国公司Unity-SC就是达成目标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认为电子科技领域内,光子和电子将会融合创造新的机会和创新。”这也是默克的显示科技业务更名光电业务的原因。虽然本文的重点仍然在显示领域,但的确要考虑到就默克企业个体,前沿光学技术的重要价值就体现在默克电子科技最新的光电业务部门:AR/VR应用中的光学器件,面向半导体制造的量测与检测皆为价值体现。
而在汽车应用方向上,图达明则举例提到默克电子科技的机会点如HUD(抬头显示),“像是AR智能眼镜应用的波导技术也能用在汽车HUD上”;“车内导航系统、仪表盘也有着高对比度、高亮度的需求,最新的液晶技术就能产生价值”;“在汽车异型屏需求上,OLED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应用——基于OLED能够开发出很薄、具备柔性特点的显示屏”;
“还有像是我们这次展示的licrivision®技术”——默克官网介绍说,这是一种掺杂染料式(dye-doped)或胆甾型(cholesteric)液晶混合物;液晶置于两块涂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板之间,改变电压就能改变液晶排列方向,快速精细化调节玻璃的光强度、雾度、眩光和透明度。在汽车上的应用主要在车窗之中。总之,“我们看到了液晶技术在汽车上的机会”,尤其考虑到“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高度渗透”。
高度动态的显示市场
从显示市场大方向来看,FY2024年报中,默克援引OMDIA的数据:显示行业过去一年增长6.0%左右,主要受到更大的电视尺寸、IT设备换代需求、汽车显示屏稳步增长的市场影响。
就默克自己来看,”液晶仍将在显示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即便OLED也在高端应用市场变得更加重要”;“此外,面向抗反射薄膜的反应性液晶单体(reactive mesogens)与阻隔材料需求也在增长”,这些技术有利于OLED设备在弹性、可靠性、寿命方面的强化。
加上前文提到AI和汽车应用的牵引,在图达明看来,现在的显示行业相比过去明确周期性的差异在于“显示行业不再仅仅相关于大量生产制造”,“也在于需要基于更高的性能、质量,以及可持续的技术和模型”做出创新。
“我们看到现在的显示行业是高度动态的。”显然默克关注的这些能够驱动其光电业务向前发展的应用场景,都将成为显示行业向前发展的关键。
THE END
2025-09-01

2025-08-30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