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9月5日,一家名为长存三期(武汉)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的新企业悄然成立,注册资本高达207.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长江存储董事长陈南翔。这家尚未公开具体定位的公司,一经披露便引发业界高度关注——这不仅是一次常规的工商注册,更可能是中国存储芯片产业新一轮战略升级的“关键落子”。
股权结构暗藏深意:国家队+地方资本强强联手
从股东构成来看,该公司由两大主体共同出资设立:
-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50.19%,认缴出资104亿元; - 湖北长晟三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49.81%,认缴出资103.2亿元。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湖北长晟三期本身也是一家“新设平台”——成立于2025年9月2日,注册资本151.2亿元,其背后是湖北省及武汉市最核心的产业资本联盟:
- 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0%,60.48亿元) - 江城产业投资基金(武汉)有限公司
(40%,60.48亿元) -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30.24亿元)
这一结构清晰传递出:这是一次“央企+省级+市级”三级资本协同推进的重大项目,兼具市场化运作与国家战略导向,极有可能承载长江存储三期扩产或先进制程研发任务。
207亿意味着什么?瞄准高端NAND与产能爬坡
作为国内唯一实现3D NAND规模化量产的IDM企业,长江存储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历经两轮大规模投资与产能建设。此次新公司注册资本超200亿,远超一般项目公司体量,业内分析认为,其目标可能包括:
- 启动第三期晶圆厂(Fab 3)建设
,进一步扩大3D NAND产能; - 推进232层及以上高层数NAND、QLC/TLC混合架构、COWOS-like先进封装等前沿技术研发
; - 构建更完整的国产化供应链体系
,应对国际技术封锁与市场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207.2亿元的注册资本中,长江存储仅出资过半,地方资本联合出资接近百亿,显示出地方政府对半导体重大项目“真金白银”的支持决心,也意味着该项目已被纳入湖北省“十四五”乃至“十五五”重点产业布局。
全链条布局,剑指全球存储竞争主战场
新公司的经营范围涵盖:
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销售;芯片及产品生产;技术开发、转让、进出口等。
这一“设计+制造+销售+服务+进出口”全链条配置,表明其并非单纯的制造子公司,而可能是一个具备独立运营能力的综合性平台,未来有望在国产存储器出海、车规级存储、AI存储模组等领域形成新增长极。
没有发布会,没有官宣通稿,但207.2亿元的注册资本、陈南翔亲自挂帅、三级资本协同出资——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中国存储产业正悄然发起新一轮冲锋。
在全球存储市场周期回暖、AI带动高带宽存储需求爆发的背景下,这家“未命名”的超级独角兽,或许将成为打破美韩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关键一跃的核心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