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领域4.3亿人民币C+轮融资落地、“AI+航天”全产业链平台项目即将落地四川、液体火箭智能制造生产线启用、IPO上市公司首日市值达85亿美元——商业航天产业正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步入深耕时代。
据航空产业网更新发布的《商业航天产业事件月度统计与分析(2025年9月版)》来看,8月份,商业航天领域发生近300起高价值产业链事件,其中技术研发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北京、陕西、上海等地的百余家商业航天企业正推动中国迈向航天强国。欢迎联系采购我们的产业链月报

一、技术革命:研发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报告期内,全球商业航天技术研发呈现高强度创新态势,共发生近70起技术研发事件,占总数的24%
运载技术与先进制造
航天科工下属单位公开了新的运载火箭飞行姿态控制方法,通过修正发动机的开关机指令以防止共振发生,提升了箭体飞行安全性
。
上海某公司研发出一种分瓣式大尺寸卫星整流罩,通过分瓣结构连接,有效降低了制造难度并改善了变形问题
。
北京某公司公布了一项液氮加温汽化增压系统,能在火箭飞行时为燃料箱和液氮箱进行增压
。此外,该公司还公开了一项大喷管火箭运输支撑结构,用于在运输、起竖和转载过程中提供支撑防护 。
智能卫星与在轨服务
浙江某公司公开了一种卫星部署方法,旨在通过优化转移和调整时间,实现低能耗、短耗时的卫星部署
。
吉林某公司发布了多项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包括一种自动化颜色校正方法,用于处理海量亚米级卫星遥感影像
,以及一种利用多层虚拟中间件的卫星地球站网管理系统,以提升地面站网运行管理效率 。
航天科工下属单位公布了一种遥感影像目标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可提升模型识别精度
。
二、市场爆发:资本加速流向核心技术与应用
商业航天领域资本持续活跃,多项融资事件和上市动态印证了市场对产业前景的信心。
国内融资热潮
卫星在轨运管企业完成4.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累计融资额突破10亿元
。该资金将用于卫星互联网地面站关键技术研发与海外站点扩建,并已跻身GW、G60两大星座信关站供应商体系 。
民营火箭公司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用于支持“引力二号”火箭的后续研发和生产
。
专注于微小卫星通信载荷的江苏某公司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
。该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微小卫星通信载荷及测控、数传产品,满足各类商业卫星互联网、物联网需求。
国际资本动态
美国火箭制造商萤火虫航天公司(Firefly Aerospace)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市值达到84.8亿美元
。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Trinity Capital Inc.为EarthDaily提供了6000万美元的设备融资,支持其全球地球观测星座的部署
。
日本三菱电机投资专注于水推进系统的太空初创公司Pale Blue
。该公司成立于五年前,致力于开发、制造和销售独特的以水为推进剂的小型卫星推进系统。
三、基建狂潮:智能制造与产业集群化
报告期内,项目建设事件频发,全球航天制造基地密集投产,显示出产业链产能扩张和集群化发展的趋势
国内新基建加速
山东某公司将在四川投资建设“AI+航天”全产业链平台项目,包含东方星链西南总部、西昌AI智能航天器超级工厂、“中国长江AI星座”(长江大模型)、“中国两山星座”(绿水青山大模型)等。
北京某公司建成国内首条发动机总装脉动生产线,集成多单元并采用自主研发的无线智能拧紧系统,实现了装配数据的自动实时采集
。
福建某公司的智能制造工厂正式启用,将承担“赤兔系列运载火箭”和“智星系列微小型验证型卫星”的装配任务
。
山东海阳太空港正在建设陆基液体火箭发射场,规划包括4个陆基和4个半固定式海基发射工位
。
全球化布局提速
英国在苏格兰启用名为“马赫实验室”的新火箭测试设施
。该设施位于前皇家空军马赫拉哈尼什空军基地旧址,获英国政府和行业约50万英镑(约合67万美元)资金支持。
美国火箭制造商萤火虫航天(Firefly Aerospace)正探索从日本发射其“阿尔法”火箭,以拓展亚洲市场
。
L3Harris Technologies公司正在佛罗里达州扩建其卫星工厂,专注于未来的“金顶”导弹防御系统
。
四、总结
8月商业航天产业动态揭示了行业三大核心驱动力:技术研发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资本市场活跃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成长动能,而基础设施建设则为未来的大规模生产与发射奠定了根基
不要让碎片化的信息阻碍您的商业决策,欢迎联系订阅《商业航天产业事件月度统计与分析》完整版报告,让我们一同探索商业航天的无限可能,将机遇转化为您的核心竞争力!
以上分析是航空产业网打造的“经度”系统(“航空航天市场与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或点击阅读原文注册,联系我们进行产品演示。

—— 推荐阅读 ——
解决方案 | 汽车企业进入航空航天产业?

解决方案 | 金融机构如何精准把握航空航天万亿级市场机遇
解决方案 | 航空企业如何为“十五五”规划看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