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市(州)市场监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总工会,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工作要求,按照《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经研究,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总工会、德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决定共同举办四川省第一届计量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技能照亮前程,计量强基兴川
二、大赛安排
(一)时间
初赛时间为2025年9月19日;决赛时间为2025年10月15日至10月16日,15日开幕,16日闭幕。
(二)地点
初赛地点为四川省成都市,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10号);决赛地点为四川省德阳市,德阳市检验检测中心(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富春江路8号)。
(三)竞赛项目
共2个竞赛项目,分别是力学计量员(职工组)、化学计量员(职工组),均为单人赛。
(四)竞赛标准
力学计量员(职工组)、化学计量员(职工组)属于技能类职业(工种),已颁布《计量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2023年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工)要求组织实施。
(五)参赛方式
面向全省范围内计量从业人员,参加决赛的选手,必须经过初赛产生。符合条件的在川行业、企业等均可组织报名参加初赛,选手应为相应职业从业人员。按赛项,根据初赛成绩选拔成绩的前60%、但不超过80人晋级决赛。支持以市(州)为单位,由各市(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遴选选手参加初赛。
(六)参赛条件
1.凡22周岁以上(截止到报名时间)、法定退休年龄以内的中国公民均可报名参赛,参赛选手报名时应在川工作至少满一年,在岗且与推荐单位具有劳动关系。
2.本次大赛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工)及以上要求组织实施,参赛选手原则上应具有计量员国家职业标准四级(中级工)或从事计量员职业(专业技术类为初级)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选手报名时应同步提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等。
3.对未取得赛项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原则上应从事所报名赛项职业(工种)工作5年以上。符合以下报名赛项职业(工种)满三年,经所在单位审核推荐、牵头主办单位核准后可参赛报名。报名时应提交参加工作证明及缴纳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放宽工作年限核准条件如下(需满足任意一项):
(1)取得相关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者;
(2)获得1项及以上与计量工作相关专利;
(3)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技能竞赛奖;
(4)参与完成省级及以上计量技术研究课题、行业标准或规范制定项目;
(5)公开发表相关专业论文1篇及以上;
(6)曾参加计量比对,测量审核等活动。
4.参加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的选手必须经过一定规模的初赛或选拔赛产生。同一单位,同一赛项,选派选手参加初赛原则上不得超过2人。
5.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四川技能大师”“四川省技术能手”的人员,不得以选手身份参加本职业(工种)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6.经与省委军民融合办协商一致,全省各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的力学计量从业人员不参加力学计量员比赛项目。
三、组织工作
本次大赛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总工会、德阳市人民政府、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由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测试》杂志社、德阳市总工会承办;由省直机关工会、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力学研究所、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所协办。
省市场监管局作为本次大赛牵头主办单位,统筹组织本次大赛的初赛和决赛。按赛项,初赛和决赛均由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实施。同一赛项的初赛选手原则上不少于50人,决赛选手原则上不少于30人。
省市场监管局将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德阳市人民政府、中测院成立大赛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负责统筹决策和部署推动大赛各项重点工作。组委会设办公室、技术工作组、裁判组、仲裁组、监督组、新闻宣传组和会务组。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牵头,会同承办单位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本次大赛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负责具体落实赛事组织协调、技术实施、赛务保障、开闭幕式、交通食宿服务、安全应急保障等工作。执委会下设综合协调组、赛事服务组、活动执行组、后勤保障组、新闻宣传组、安全维稳组等工作组。
四、技术工作
组委会负责本次大赛技术工作,按照竞赛标准组织制定技术规则和技术文件,竞赛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同时借鉴注册计量师的命题和考核方法,适当增加相关新知识、新技术等。
省市场监管局以赛项为单位成立专家组,遴选符合条件者担任本次职业技能竞赛专家组组长或成员。专家组负责技术文件编撰、竞赛命题、赛场设计,积极指导支持裁判工作,但不得影响或干扰裁判独立履行裁判职责。省市场监管局统一遴选裁判员组建各赛项裁判组,确定裁判组组长,裁判组接受执委会日常管理,负责相应赛项技术和评判工作。
本次大赛不涉及主办、承办、协办单位以外的其他各类形式的合作支持。在组委会指导下,执委会具体组织实施竞赛技术工作,选派熟悉比赛场地、设施设备技术要求且具备较强管理协调能力的专业人员担任场地经理,组织开展技术对接,承担各赛项技术保障工作,确定各赛项保障、设施设备供应和对接技术支持单位。
五、激励政策
(一)按赛项,组委会将按竞赛成绩为选手颁发获奖证书或参赛证书。按赛项,决赛实际参赛人数满3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的赛项,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同一等次奖项的获奖选手排名不并列。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外,但排名在决赛实际参赛人数前50%(含)的选手颁发优胜奖。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不在竞赛项目设置外颁授任何其他名义的奖项。
(二)对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举办的技能类职业(工种)赛项,竞赛成绩合格者,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提出申请,按规定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选手已具有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不再重复颁发。
(三)组委会为参与工作的专家、裁判颁发聘书。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各地区和有关行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公平公正公开、科学严谨高效组织本地区、本行业遴选参赛工作,扎实开展参赛人员赛前培训和技术讨论。各市(州)市场监管部门统一组织本地区参赛工作,明确联络员报组委会办公室。
(二)严格标准,按时报名。选手参赛资格由所在市(州)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初审,牵头主办单位核准。本次大赛为职工组,须审核参赛人员社保信息。参赛报名工作将于9月15日截止。报名结束后,将公示全体选手情况。对不符合报名条件的选手,取消本届参赛资格。
(三)廉洁办赛,规范管理。本次大赛厉行节约,勤俭办赛,初赛、决赛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各参赛单位的参赛选手、随行工作人员等交通费、食宿费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自行承担。大赛期间的食宿和市内交通接驳由执委会统一安排。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对技能人才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技能照亮前程 计量强基兴川”大赛主题,把握关键节点,加强统筹谋划,采取多种方式,突出重点、展示亮点、形成特色,全方位、多角度持续宣传备赛、参赛情况和先进典型,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七、联系方式
(一)组委会办公室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系人:向睿宁 13983061128
(二)执委会办公室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联系人:
叶善蓉 028-84406234/19828966658
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系人:何晓东 13700916800
安全责任人:车弟强 15928318279
(三)报名回执
请参赛单位于9月15日前将选手报名表(附件2)及报名汇总表(附件3)经盖章后报送至指定邮箱(chenji@nimtt.com),并将纸质版邮寄至:成都市玉双路十号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C5办公楼503室陈老师收(16683370929)。
附件: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通知全文

1.四川省第一届计量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名单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附件1)

2.四川省第一届计量职业技能大赛选手报名表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附件2)

3.四川省第一届计量职业技能大赛报名汇总表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附件3)


推荐阅读
【科技动态】
我院ISO/TC 158秘书处赴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交流访问
【走进基准故事】
【科普动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