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近日,上海如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如身机器人”)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道彤投资独家投资。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技术迭代、产品工程化落地、养老场景试点推进以及市场化前期部署。

如身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智慧康养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致力于打造真正能进入家庭、陪伴老人的智能康养机器人。
此轮融资前,英诺天使基金、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零以创投、海南零点一科技、奇绩创坛等机器人投资圈“熟面孔”也纷纷加持。
一连串资本动作背后,藏不住市场对这家新锐企业的看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截至2024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02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5.6%,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更是攀升至22.8%。据联合国预测,到203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2.78亿,占总人口比例超20%,老龄化带来的照护需求缺口日益凸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成了破解老龄化困局的“金钥匙”。国家也频频出台政策“搭台”,比如,《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提出,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探索建设“智慧养老院”,配置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远程保障、活动预警等智能化设备。
康养机器人顺势成为最具潜力的落地方向之一。在具身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它既能模拟人类动作完成精细化照护,又能通过智能交互实现个性化服务,让“科技养老”从概念走向现实。无论是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护理人力短缺问题,还是市面康复设备体验不佳的痛点,康养机器人都能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如身机器人已搭建以“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四个系列为核心的产品矩阵。
其中,其核心产品“齐家Q1”养老机器人以“解决真实照护难题”为核心,专为半失能、失能及独居老人设计。该机器人集成生活照料、移动辅助、情感陪伴与健康守护等多重功能,可在“操作形态”与“轮椅形态”间一键切换,轻松完成起身、翻身、递水、喂饭、载人移动等高频照护任务,堪称“全天候服务的机器人保姆”。

目前,该产品已完成三轮迭代,并与国内多家头部养老服务机构达成试点合作意向,预计于2026年实现标准化版本量产与实际部署,并与战略合作方微创医疗共建全球远程操作服务中心。
除照护场景外,如身机器人还布局家庭康复需求,推出“格物”多合一智能康复机器人系列——这是全球首款覆盖手部、上肢与下肢全关节的居家康复产品。该系列已于今年5月实现量产,不仅在国内落地,还成功出口至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累计落地数百台家庭与机构应用,后续订单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如身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支高规格、强实力的核心团队支撑。
如身机器人创始人师云雷是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博士,先后师从德国宇航局机器人研究所,思灵机器人的创始人陈兆芃和中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建伟教授,曾联合创立微创医疗机器人(微创医疗旗下子集团),拥有12年跨医疗器械与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丰富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师云雷的老师张建伟教授也加入团队,担任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再看研发团队,该公司研发成员毕业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牛津大学、慕尼黑工大等名校,个个都有智能机器人研发和落地的实战经验,为企业筑起了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我国银发经济潜力巨大。数据显示,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8.3万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20万亿元,到2050年老龄人口消费潜力更将增长至106万亿元左右,我国也将成为全球银发经济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不过,这一“大而美”的赛道早已吸引优必选、智元、傅利叶智能、美的、海尔、欧圣电气、麦迪科技等众多企业布局,竞争日趋激烈。
未来,随着核心技术不断成熟、产品矩阵持续完善及市场布局逐步深化,智慧康养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必将注入更多“机器人”力量。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