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政策红利释放,低空经济正成为各地争相布局的战略新高地。如何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政策,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吸引低空经济投资不仅能够带动产业升级,还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那么,地方政府应该如何有效吸引低空经济投资呢?

一、制定专项政策,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
2025年3月,湖北荆门出台13条专项政策,从研发制造、场景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到“通航+X”模式创新,全方位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政策覆盖了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包括资金补贴、场地支持、人才引进和市场培育等多维度措施。
福州市则建立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发展联合工作专班,加强整体谋划、统筹协调产业发展有关问题,并合理有效配置无线电频率资源,满足用户多样化用频需求。
二、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产业生态圈
荆门漳河机场作为省内重要的通用航空枢纽,提供了完善的起降保障和空域管理支持,为低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薛城区创新运营低空经济数字化平台,获批通航飞行空域30平方公里,建成企业专用试飞区和低空经济数智平台2处,为企业入驻提供便利基础设施条件。
西北首个全产业链低空经济示范区落户白银,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规划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旨在打造西北地区首个集应用服务、高端制造、研发创新于一体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示范区。

三、开放应用场景,引导产业融合发展
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夷陵区主动开放“空地一体化城市治理”场景,为无人机系统的可靠性、适应性和AI算法识别精度提供了绝佳测试场。
彭山区在2025年9月10日推出了低空政务场景应用,涵盖水利、交通、卫健等领域,彻底改变以往各部门分散采购、重复建设的旧模式。
四川江阳区的无人机山地运输解决方案解决了山区竹资源运输难题,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为提高竹资源利用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建立产业基金,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金融支持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2025年8月4日,规模15亿元的陕西未来低空产业股权投资发展合伙企业在汉中注册成立,专注于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投资。
薛城区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变奖补为股权,组建枣庄低空经济发展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打通招引出资通道。
五、培育人才队伍,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体系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青神县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育”模式,依托高校建立低空经济实训基地,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薛城区与职业院校共建低空飞行器学院,开设无人机技术应用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着力构建无人机“产学研用”生态圈。
秭归县对飞防、吊运等农业领域作业分别提供专项补贴,鼓励年轻人争当“飞手”,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农用无人机组织221家,持证飞手超2000人。

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高效政务服务
薛城区在全省率先推出重点项目“函证并行”审批制度改革,高效打造“园区服务驿站”,将项目施工许可前的“等待期”变为项目推进“加速期”。
航景创新无人机超级工厂项目从洽谈到投产仅用7个月,一期可年产300架重载无人机,跑出了薛城招商“加速度”。
结语
低空经济不仅是航空航天产业的延伸,更是带动区域产业升级、消费提升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地方政府要想吸引低空经济投资,需要从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应用场景、金融支持、人才培育和营商环境等方面系统布局,打造全方位的产业生态体系。
只有形成“政策引领—场景开放—产业集聚—人才支撑”的良性循环,才能在这场低空经济竞赛中脱颖而出,真正实现“飞”出产业新高度。
文章内容来源参考:
《湖北荆门“飞”出产业新高度,低空经济成区域发展新引擎》- 搜狐新闻
《四川青神: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 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人民网
《江阳区:科技赋能低空经济,无人机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在线
《福州市关于做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政策快报
《西北首个!全产业链低空经济示范区落户白银 总投资30亿元》- 中国经济网
《用“场景”引“产业” 夷陵低空经济“莲花”朵朵开》- 宜昌市人民政府网
《福州市无线电管理局 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做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福州市人民政府
《小县城固再出手!15亿“低空基金”落地汉中》- 搜狐新闻
《彭山发力低空经济,从全场景应用破局起飞》- 四川在线
《薛城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枣庄日报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搞钱」方向曝光:资本锁定的万亿新蓝海
社会资本入场时机已至:低空经济从“制造端”向“运营端”迁移的战略机遇
从产业培育到消费拉动!低空消费纳入国家提振方案,这三大场景将爆发(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政策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