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背景下,低空经济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成为融合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更在社会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在重庆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万丰奥威携旗下Volocopter的eVTOL主力机型VoloCity首次在中国亮相。这款2座18旋翼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最高时速110公里,已获载人与无人飞行许可,是全球首款通过EASA认证的电动空中出租车。
而这仅仅是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将达2万亿元,2035年更有望突破5.1万亿元。
经济效益:新兴产业带动全面发展
低空经济是以1000米以下空域为核心,以有人机、无人机等航空器的低空飞行为牵引,辐射物流、农业、旅游、应急救援等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其中通用航空产业是主体,无人机产业是主导,两者共同构建起多元化的应用场景矩阵。
在物流领域,低空运输正重塑效率边界。2025年2月,航天飞鹏FP-98“狮子座”无人机完成榆林至西安的城际物流首航,540公里航程耗时不足3小时,较传统陆运节省70%时间。
顺丰旗下丰翼科技实现全场景覆盖,截至2023年底累计运输货物近300万件,在川西高原、大湾区等多地开通同城2小时达、跨城4小时达的无人机配送服务。
重庆市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上半年,全市低空飞行时长达到19万小时,同比增长109%,飞行架次达116万,增长67%。全市低空制造企业68家,其中整机企业17家,2024年实现产值83亿元、增长3.3%。
社会效益:改善民生与创造价值
低空经济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人机物流解决了偏远地区物流可达性难题,低空旅游则为人们带来了全新体验。
奉节县打造“低空经济+文化旅游”场景,建设诗城空中走廊观光航线,高效串联车站、景区、码头、城区,实现快速直达、一览诗城美景,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产业综合收入超过2000万元。
在农业领域,低空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广州番禺区首次引入无人机执行造林苗木运输任务,成功将无人机应用于山地造林物资运输。

无人机最大负载达75公斤,平均每趟运输仅需数分钟,彻底改变了传统人工搬运模式,成功破解山区造林“最后一公里”运输瓶颈。
低空经济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重庆市两江新区已集聚低空产业相关市场主体300余家,涵盖低空基础设施、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以及综合服务四大板块。
环境效益:绿色技术减少生态足迹
低空飞行器的电动化趋势为减少碳排放提供了直接路径。VoloCity等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静谧性方面表现突出,噪音仅为小型直升机的1/4,有效降低了城市噪声污染。
无人机运输不仅大幅降低人力负担和作业风险,还有效减少对林区地表植被的干扰,体现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现代林业理念。
低空经济在环境监测和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山东睿航低空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日照市实景三维赋能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平台”,在矿山巡检、交通巡检、松材线虫病监测及疫木清理、实景三维数据更新、辅助规划决策、森林防火等领域打造了可量、可测、可视化的低空场景创新应用。
可持续发展:实现三重效益的统一
低空经济要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统一,需要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应用场景拓展三方面共同努力。
在技术层面,安全性和可靠性持续提升。VoloCity采用多重冗余系统,转子、电动机、电池、航电系统及显示器等均配备两个以上替代品,具备失效安全保护能力。智能化方面,搭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系统和飞控系统,核心系统实现自主可控。
在政策层面,我国通过三阶段改革逐步扩大低空空域开放范围,2023年发布的《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将空域划分为7类,其中G、W类为非管制空域,简化了物流、巡检等商业飞行的审批流程。
重庆市与西部战区建立空域需求“统报统批”工作机制,空域批复时间压缩至1天,无人机适飞空域开放程度全国第4。
在应用场景方面,各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创新。梁平区系统推进低空经济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创新打造规建治一体化综合场景。
奉节县着力打造“低空经济+文化旅游”、“低空经济+特色农业”、“低空经济+应急救援”、“低空经济+智慧城市”四大应用场景。

未来展望:建设智慧低空生态体系
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体系。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低空智联无人机系统副总工程师周剑指出,低空经济“起飞”前还将历经一场长跑,这个周期可能是5年甚至更长,关键在于打牢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基础,促成低空基建实现功能集成、重复使用,降低建设成本。
腾讯云西南大区解决方案负责人、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首席架构师赵巍认为,要加快建设城市低空空域航路图,保障全域无人机安全、合理、高效、常态化作业,服务低空物流、低空客运和低空遥感应用。
京东集团无人机事业部技术总监王琦表示,在低空经济中,低空物流有望最快实现商业化,到2035年,我国无人机物流行业产值可超万亿元,这是巨大的发展机遇。
结语
低空经济作为一片“空中蓝海”,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它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统一的重要路径。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应用场景拓展,低空经济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开启更高效、更立体、更智能的空中生活新篇章。
随着低空经济从“单点试点”迈向“系统生态”,它不仅改变着交通、物流、农业等传统行业的运行模式,更在重塑城市空间布局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片“离地面最近的天空”,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
低空经济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搞钱」方向曝光:资本锁定的万亿新蓝海
社会资本入场时机已至:低空经济从“制造端”向“运营端”迁移的战略机遇
从产业培育到消费拉动!低空消费纳入国家提振方案,这三大场景将爆发(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政策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