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9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四川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5-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全面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实施方案》明确,发展农业农村低空数字经济。夯实农业农村低空数字经济发展新基建,围绕大田种植,利用农用无人机进行低空生产作业、精准变量施肥等,打造农业低空生产场景。利用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手段,大力发展农用无人机植保技术,推广应用农用低空无人机监测农作物种植面积、长势、病虫害等,打造农业低空监测场景。大力推广农用无人机在山地、丘陵地区开展“农资上山、农产品下山”吊运作业,打造农业低空运输场景。
「低空经济观察」获悉,《行动计划》提出,拓展农用无人机应用领域,打造一批低空飞行农业装备应用场景,推广农用无人机在农作物监测、病虫害防治、精准施肥等方面的应用。2025年目标建设农业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场景20个,到2028年,建成3个以上无人作业试验区,形成农业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场景100个。全省农用无人机保有量达到15000台以上,新培育持证农用无人机操控员5000人以上。全面建成覆盖低空经济、社会化服务、质量安全等领域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体系,形成5个以上国内领先的典型场景,打造西部智慧农业数据应用高地。「低空经济观察」将《实施方案》《行动计划》部分内容分享如下。

推进粮油种植数字化。以县域为单位,统筹推进建设苗情、土壤墒情、病虫情、灾情等物联网监测设备,结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传感等,建成基本覆盖全省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提升“四情”动态监测水平。加快粮食生产高效智能绿色装备推广,推动农用无人机在播种、喷药、施肥、巡田、吊运等方面普及应用。
推动农作物遥感监测应用。加快建设服务四川全域的天府粮仓高精度遥感监测网络,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农作物类型、耕作方式、种植面积、作物长势、作物产量等遥感动态监测长效机制。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视频监控、手机拍摄等方式,对农业生产过程、生产环境、服务质量等精准监测,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推动国产智能农机研发应用。提升“天府良机”装备科研、制造、服务能力,支持涉农科研机构、企业等联合研发高端智能农机林机、农用传感器、农业机器人等,加快新研智能农业装备熟化定型和产业化进度,组织遴选成熟智能装备形成主推技术目录,加强川南、川东北丘陵山区小型智能农机装备大规模推广应用。集成北斗定位、无人驾驶等技术,推动“AI+农机”模式应用。推动智能灌溉系统、智能病虫害监测、智能物流管理(农产品)、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应用,为农业生产、冷链物流等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发展农业农村低空数字经济。夯实农业农村低空数字经济发展新基建,围绕大田种植,利用农用无人机进行低空生产作业、精准变量施肥等,打造农业低空生产场景。利用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手段,大力发展农用无人机植保技术,推广应用农用低空无人机监测农作物种植面积、长势、病虫害等,打造农业低空监测场景。大力推广农用无人机在山地、丘陵地区开展“农资上山、农产品下山”吊运作业,打造农业低空运输场景。
省级加强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市县结合产业优势,加快推动本地区智慧农业建设。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等资金,支持智慧农业能力条件建设,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智慧农业建设项目申报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据「低空经济观察」了解,《行动计划》聚焦全面启动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智慧农业重点领域拓展、智慧农业发展创新应用3大行动,分别提出打造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构建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提升智慧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育一批智慧农(牧、渔)场、加强国产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加强育制种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智慧农业先行先试、推动现代农业园区数智化、拓展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等10项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初步构建数字化种植技术体系,在36个县建设农业小气候站,引入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手段,建设天地空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气象信息、灾情调查信息、灾后恢复信息等综合数字信息网络。实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攻坚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农机装备融合,重点研发适合丘陵山区的辅助驾驶拖拉机、智能播种机、农用无人机等装备。2025年,建设农业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场景20个。到2028年,建成3个以上无人作业试验区,形成农业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场景100个。全省农用无人机保有量达到15000台以上,新培育持证农用无人机操控员5000人以上。打造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到2028年,全面建成覆盖低空经济、社会化服务、质量安全等领域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体系,形成5个以上国内领先的典型场景,打造西部智慧农业数据应用高地。
《行动计划》明确,构建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统筹用好全省耕地、林地、园地“三图合一”等现有资源,融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地面物联网传感等监测数据,绘制全省统一的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推动粮油种植、设施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各类产业专题数据上图入库。鼓励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各类主体依托用地“一张图”,开发耕地种植用途管控、防灾减灾、生产托管、农机精准作业等各类应用。
加强国产智能农机装备研发。提升“天府良机”装备科研、制造、服务能力,加大农业领域传感器、芯片、算法、模型等攻关,支持农业机器人、智慧灌溉等领域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加快智能农机林机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研发应用。集成远程监控、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技术,推动“农机+北斗”模式应用,实现基于北斗的农机自动驾驶、作业面积自动测量、作业轨迹全程监管。拓展农用无人机应用领域,打造一批低空飞行农业装备应用场景,推广农用无人机在农作物监测、病虫害防治、精准施肥等方面的应用。
山东:加快推动低空飞行旅游,推进低空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无人驾驶航空器多场景应用
司法部:加强低空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法规制度供给;两部门发文加快“人工智能+”能源相关无人机研发应用
《河北省民用机场条例(草案)》:因地制宜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加强低空飞行服务设施保障,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探索城市空中交通场景应用
两部门出台《方案》:加快制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唯一产品识别码》强制性国家标准,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
■ 欢迎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每日为您及时提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政策形势、低空经济发展国内外最新动态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