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松花江,12分钟完成医疗物资精准投递 9月13日14时,随着一架搭载10公斤医疗包材的无人机从哈尔滨高新区江南园区的黑龙江迪安医学检验所起飞,全省首次跨江低空医疗配送试飞正式启动。无人机沿预定航线飞越松花江,仅用12分钟即精准降落在12.5公里外的松北区迪安样本汇聚点,较传统人工陆运效率提升70%,成功实现医疗物资“分钟级”送达。 此次试飞全程通过实时数据监控平台追踪飞行轨迹、气象动态及物资状态,确保运输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备用无人机与专业技术团队全程待命,为任务提供双重安全保障。 政策引领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哈尔滨新区自2024年起将低空经济列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通过成立省内首家国有低空经济运营公司,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开放。此次试飞严格遵循国家空域管理规范,融合多项先进技术,为医疗物资运输构建了安全、高效的全流程护航体系。 作为政策落地的典型案例,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于2025年初设立“航空医疗转运”项目,探索空地一体化医疗救援网络。此次试飞不仅验证了跨江物流的技术可行性,更为偏远地区医疗资源调配提供了新思路。 构建“四网一平台三系统”,打造低空经济示范标杆 未来,哈尔滨新区将以“四网一平台三系统”为核心架构,全面推进低空经济示范平台建设: • 四网:低空新型设施网、航线通道网、通信感知网、监管服务网; • 一平台:低空综合服务调度指挥平台; • 三系统:空域管理系统、航线规划系统、态势展示系统。 该平台将集成空域申请、动态监视、气象预警等功能,重点拓展低空巡检、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场景应用,目标实现“以区扩市、以市扩省”的规模化发展。 低空经济赋能城市应急与民生服务 此次试飞不仅彰显了哈尔滨新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先行优势,更凸显了无人机物流在医疗急救中的关键价值。通过规避地面交通拥堵、构建全天候应急通道,低空配送可显著提升紧急医疗救援能力,为城市安全与民生保障注入新动能。 随着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协同推进,哈尔滨新区有望成为全国低空经济产业集聚的标杆,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复制的“空中生命通道”建设经验。 搜集、整理、编辑:赵钰雯,责任编辑:张璐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