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是现代汽车的“大脑”和“神经”,决定了汽车的性能、功能、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随着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芯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汽车芯片行业概况
汽车芯片是指专门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与传统消费电子芯片相比,它们对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和工作温度范围的要求极端苛刻。汽车芯片种类繁多,按功能主要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芯片行业发展政策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汽车芯片产业发展,涵盖产业规划、标准制定、资金支持、生态构建等多个层面,旨在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国产化率、完善产业生态,推动汽车芯片产业自主可控与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芯片行业发展现状
1.控制芯片 (MCU)
MCU负责执行控制命令,几乎每一个电子控制单元(ECU)中都有一颗或多颗MCU。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MCU芯片市场规模达到268亿元,较上年增长3.4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MCU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294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计算芯片 (SoC)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及智能化推进,传统MCU面临无法有效应对的挑战,如复杂的电子电气架构及海量数据处理。SoC凭借计算能力提升、数据传输效率提高、芯片使用量减少、软件升级更灵活等多项优势,已成为汽车芯片设计及应用的主流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到381亿元,较上年增长42.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将达到536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功率芯片(功率半导体)
功率半导体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应用和汽车等领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汽车领域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1506亿元,较上年增长5.9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汽车领域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618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传感器芯片
汽车无线传感SoC是一种专门类型的车规级SoC,专为实时环境传感及短距离无线通信而设计。它们与车载传感器集成,可收集电压、电流、阻抗、胎压、温度、湿度、加速度、气体浓度等关键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无线传感SoC市场规模达到11亿元,较上年增长22.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无线传感SoC市场规模将达到14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模拟芯片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和汽车电子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已达371亿元。未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模拟芯片产业将继续蓬勃发展,增长速度将超过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将达449亿元。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汽车芯片企业名单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智能驾驶计算芯片、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企业如地平线、比亚迪半导体等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的实力。然而目前国内汽车芯片整体自给率仍较低,特别是在高端主控芯片和传感器等领域,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国外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芯片行业重点企业
1.地平线
地平线是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专注于软硬结合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地平线的核心产品包括征程系列车载AI芯片和BPU®智能计算架构。公司征程系列芯片覆盖从低到高的全场景智能驾驶需求,截至2025年8月,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已突破1000万套,搭载于超过400款车型。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实现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净利润亏损52.33亿元,同比增加2.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华为海思
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与器件设计公司,致力于为智慧家庭、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行业智能终端打造安全可靠、性能领先的芯片与板级解决方案。海思全球设有12个能力中心,自有核心技术涵盖全场景联接、全域感知、超高清视音频处理、智能计算、芯片架构和工艺、高性能电路设计及安全等。海思扎根核心能力和技术,为行业客户与开发者提供芯片、器件、模组和板级解决方案,业务覆盖联接、智慧视觉、智慧媒体、显示交互、MCU、智能感知、模拟、光模块、激光显示等多个领域。
2025年上半年,华为实现营收4270.39亿元,同比增长3.95%,净利润为371.95亿元,同比下降32%。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黑芝麻智能
黑芝麻智能的高阶辅助驾驶芯片上半年持续实现量产化交付,基于A1000系列芯片的辅助驾驶方案于吉利银河E8、星耀8、东风奕派007新款车型、东风奕派008及其他头部车企多款车型上量产出货,量产经验更加成熟,为辅助驾驶方案升级奠定能力基础。2025年上半年,黑芝麻智能营业收入为2.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4%,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7.62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比亚迪半导体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效、智能、集成新型半导体企业,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制造及服务,覆盖了对光、电、磁等信号的感应、处理及控制,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公司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产品已基本覆盖新能源汽车核心应用领域,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斯达半导
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以IGBT和SiC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长期致力于IGBT、快恢复二极管、MOSFET等功率芯片的设计和工艺及IGBT、SiC MOSFET等功率模块的设计、制造和测试,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和电源、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等领域。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36亿元,同比上升26.25%,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上升0.26%。公司主营产品中,模块收入18.99亿元,占比98.12%。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芯片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强力引导
国家通过“规划+资金+标准”三位一体政策体系,为汽车芯片产业提供系统性支持。顶层规划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芯片技术列为核心攻关领域,要求突破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2025年制定30项核心标准,覆盖设计、制造、测试全生命周期,并推动车规认证周期从3年压缩至18个月,显著提升国产芯片市场准入效率。资金支持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注资3440亿元,重点投向14nm以下先进制程、EUV光刻机等“卡脖子”环节,同时对国产设备采购给予30%价格补贴,目标2028年先进制程设备国产化率突破50%。此外,政策还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例如对采用国产芯片的整车企业给予采购成本一定比例的补贴,形成“需求牵引供给”的良性循环。
2.市场需求爆发
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为芯片市场提供巨大增量空间。电动化方面,新能源汽车对功率半导体需求激增,碳化硅(SiC)器件市场价值预计2029年达近100亿美元,比亚迪、斯达半导等企业已实现SiC模块量产,推动国产化率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40%。智能化方面,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50%,带动高算力SoC芯片需求爆发,地平线征程系列、华为昇腾系列等国产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超500万片。更关键的是,国际供应链波动促使车企加速国产替代,例如长城汽车将地平线芯片纳入核心供应链,吉利与积塔半导体共建CIDM联盟,形成“整车厂+芯片企业”深度绑定模式。
3.产业链协同创新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正从“单兵作战”转向“生态协同”,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突破技术瓶颈。设计环节,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企业聚焦高算力SoC,华为昇腾开源平台降低域控制器开发成本30%,吸引20余家车企合作;制造环节,中芯国际14nm车规级产线良率超95%,华虹宏力8英寸IGBT产线满产,覆盖比亚迪、阳光电源等客户;封装测试环节,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企业开发车规级先进封装技术,提升芯片可靠性。更值得关注的是,区域集群效应显现:无锡惠山区构建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打造整车-零部件-车联网完整生态,形成“研发在长三角、制造在成渝、应用在京津冀”的协同格局。此外,RISC-V开源架构的探索为自主指令集生态奠定基础,长城汽车、地平线等企业计划2025年前完成5款以上RISC-V芯片上车验证,2030年市场份额突破30%,逐步消解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产业研究院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立足深圳、服务全国的新型产业智库。二十多年来,中商始终秉承“湾区基因、全球视野”的发展理念,以“数据+平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资本+资源+项目”的多维联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业咨询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