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09-15 07:00

资讯配图


汽车芯片是现代汽车的“大脑”和“神经”,决定了汽车的性能、功能、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随着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芯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资讯配图

汽车芯片行业概况

汽车芯片是指专门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与传统消费电子芯片相比,它们对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和工作温度范围的要求极端苛刻。汽车芯片种类繁多,按功能主要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讯配图

汽车芯片行业发展政策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汽车芯片产业发展,涵盖产业规划、标准制定、资金支持、生态构建等多个层面,旨在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国产化率、完善产业生态,推动汽车芯片产业自主可控与高质量发展。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讯配图

汽车芯片行业发展现状

1.控制芯片 (MCU)

MCU负责执行控制命令,几乎每一个电子控制单元(ECU)中都有一颗或多颗MCU。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MCU芯片市场规模达到268亿元,较上年增长3.4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MCU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294亿元。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计算芯片 (SoC)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及智能化推进,传统MCU面临无法有效应对的挑战,如复杂的电子电气架构及海量数据处理。SoC凭借计算能力提升、数据传输效率提高、芯片使用量减少、软件升级更灵活等多项优势,已成为汽车芯片设计及应用的主流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到381亿元,较上年增长42.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将达到536亿元。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功率芯片(功率半导体)

功率半导体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应用和汽车等领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汽车领域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1506亿元,较上年增长5.9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汽车领域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618亿元。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传感器芯片

汽车无线传感SoC是一种专门类型的车规级SoC,专为实时环境传感及短距离无线通信而设计。它们与车载传感器集成,可收集电压、电流、阻抗、胎压、温度、湿度、加速度、气体浓度等关键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无线传感SoC市场规模达到11亿元,较上年增长22.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无线传感SoC市场规模将达到14亿元。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模拟芯片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和汽车电子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已达371亿元。未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模拟芯片产业将继续蓬勃发展,增长速度将超过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将达449亿元。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汽车芯片企业名单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智能驾驶计算芯片、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企业如地平线、比亚迪半导体等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的实力。然而目前国内汽车芯片整体自给率仍较低,特别是在高端主控芯片和传感器等领域,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国外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资讯配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讯配图

汽车芯片行业重点企业

1.地平线

地平线是国内领先的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专注于软硬结合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地平线的核心产品包括征程系列车载AI芯片和BPU®智能计算架构。公司征程系列芯片覆盖从低到高的全场景智能驾驶需求,截至2025年8月,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已突破1000万套,搭载于超过400款车型。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实现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净利润亏损52.33亿元,同比增加2.6%。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华为海思

海思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与器件设计公司,致力于为智慧家庭、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行业智能终端打造安全可靠、性能领先的芯片与板级解决方案。海思全球设有12个能力中心,自有核心技术涵盖全场景联接、全域感知、超高清视音频处理、智能计算、芯片架构和工艺、高性能电路设计及安全等。海思扎根核心能力和技术,为行业客户与开发者提供芯片、器件、模组和板级解决方案,业务覆盖联接、智慧视觉、智慧媒体、显示交互、MCU、智能感知、模拟、光模块、激光显示等多个领域。

2025年上半年,华为实现营收4270.39亿元,同比增长3.95%,净利润为371.95亿元,同比下降32%。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黑芝麻智能

黑芝麻智能的高阶辅助驾驶芯片上半年持续实现量产化交付,基于A1000系列芯片的辅助驾驶方案于吉利银河E8、星耀8、东风奕派007新款车型、东风奕派008及其他头部车企多款车型上量产出货,量产经验更加成熟,为辅助驾驶方案升级奠定能力基础。2025年上半年,黑芝麻智能营业收入为2.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4%,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7.62亿元。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比亚迪半导体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效、智能、集成新型半导体企业,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制造及服务,覆盖了对光、电、磁等信号的感应、处理及控制,产品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公司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产品已基本覆盖新能源汽车核心应用领域,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斯达半导

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以IGBT和SiC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长期致力于IGBT、快恢复二极管、MOSFET等功率芯片的设计和工艺及IGBT、SiC MOSFET等功率模块的设计、制造和测试,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和电源、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等领域。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36亿元,同比上升26.25%,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上升0.26%。公司主营产品中,模块收入18.99亿元,占比98.12%。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讯配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资讯配图

汽车芯片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强力引导

国家通过“规划+资金+标准”三位一体政策体系,为汽车芯片产业提供系统性支持。顶层规划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芯片技术列为核心攻关领域,要求突破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2025年制定30项核心标准,覆盖设计、制造、测试全生命周期,并推动车规认证周期从3年压缩至18个月,显著提升国产芯片市场准入效率。资金支持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注资3440亿元,重点投向14nm以下先进制程、EUV光刻机等“卡脖子”环节,同时对国产设备采购给予30%价格补贴,目标2028年先进制程设备国产化率突破50%。此外,政策还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例如对采用国产芯片的整车企业给予采购成本一定比例的补贴,形成“需求牵引供给”的良性循环。

2.市场需求爆发

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为芯片市场提供巨大增量空间。电动化方面,新能源汽车对功率半导体需求激增,碳化硅(SiC)器件市场价值预计2029年达近100亿美元,比亚迪、斯达半导等企业已实现SiC模块量产,推动国产化率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40%。智能化方面,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50%,带动高算力SoC芯片需求爆发,地平线征程系列、华为昇腾系列等国产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超500万片。更关键的是,国际供应链波动促使车企加速国产替代,例如长城汽车将地平线芯片纳入核心供应链,吉利与积塔半导体共建CIDM联盟,形成“整车厂+芯片企业”深度绑定模式。

3.产业链协同创新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正从“单兵作战”转向“生态协同”,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突破技术瓶颈。设计环节,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企业聚焦高算力SoC,华为昇腾开源平台降低域控制器开发成本30%,吸引20余家车企合作;制造环节,中芯国际14nm车规级产线良率超95%,华虹宏力8英寸IGBT产线满产,覆盖比亚迪、阳光电源等客户;封装测试环节,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企业开发车规级先进封装技术,提升芯片可靠性。更值得关注的是,区域集群效应显现:无锡惠山区构建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打造整车-零部件-车联网完整生态,形成“研发在长三角、制造在成渝、应用在京津冀”的协同格局。此外,RISC-V开源架构的探索为自主指令集生态奠定基础,长城汽车、地平线等企业计划2025年前完成5款以上RISC-V芯片上车验证,2030年市场份额突破30%,逐步消解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广西河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委书记一行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资讯配图

潮州市人民政府领导一行莅临我院考察交流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与贵阳产控集团座谈交流

资讯配图

福建省工信厅领导一行莅临我院考察指导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教授受邀为哈密市作招商引资专题培训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为黑河市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专题研讨班学员授课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老师为贵州省森林康养业务培训班学员授课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专家受邀为贵州省遵义市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主题培训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贵州省开展生产性服务业重大课题调研工作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贵阳市开展“十五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调研工作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武威市开展武威工业园区“十五五”产业规划调研工作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赴龙岩市开展“十五五”新型工业化专项规划调研工作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贵阳贵安“十五五”商贸业发展研究》课题通过专家评审

资讯配图

《湖北省产业招商图谱》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资讯配图

《普洱市“十五五”发展新质生产力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资讯配图

《“十五五”时期提升昆明服务业竞争力对策研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

资讯配图

中商产业研究院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立足深圳、服务全国的新型产业智库。二十多年来,中商始终秉承“湾区基因、全球视野”的发展理念,以“数据+平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资本+资源+项目”的多维联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业咨询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报告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芯片
more
ACCON2025高端芯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议题和首轮嘉宾揭晓,速来围观
商务部决定:调查美产模拟芯片
国内AI芯片面临两大瓶颈
华为专家解读384!超节点与智算集群研讨会最燃AI芯片峰会同期举办,还覆盖OCS超节点、AI网络等议题
4nm制程+AI加速:高通W5与苹果N1掀起通信芯片新革命
一家BLE芯片公司被收购
三大先进封装技术将如何破解芯片性能瓶颈?
法拉利同源悬架+3纳米芯片?这车年轻人闭眼冲!
国产自主7nm AI芯片启用!逐步取代英伟达!
苹果全新 N1 Wi-Fi 7芯片,性能受限?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