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重金、建基建、拓场景!东莞低空经济 “起飞”,100 个场景 + 100 个基建年内落地

当无人机穿梭于城市楼宇间配送货物,当低空飞行器助力消防救援精准定位,“低空经济” 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正在东莞加速照进现实的图景。9 月 15 日,《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正式发布,以十四条 “真金白银” 的硬举措,为这座制造业重镇的低空经济发展按下 “加速键”,剑指构建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培育经济新增长极。
安全为基:一年内建成 100 个低空基础设施,破解 “起飞” 瓶颈
低空经济的 “起飞”,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而安全更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 “生命线”。当前,东莞低空经济处于培育初期,起降设施短缺、飞行管理缺位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 “绊脚石”。此次《若干措施》直指痛点,从 “软硬基建” 双管齐下,打出一套政策 “组合拳”。
在硬件设施上,东莞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社会投资新建通用机场,最高可获 500 万元补贴;新建或改扩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按实际投资的 10% 给予补贴。这意味着,无论是大型通用机场,还是社区周边的小型起降点,都能获得真金白银的支持,加速形成覆盖全市的低空起降网络。
在软件建设上,东莞聚焦低空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对符合条件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等信息基础设施项目企业,给予最高 500 万元的年度补贴;同时,大力支持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一次性补贴最高达 1000 万元。此外,东莞还将推进市级管控平台建设,力争实现莞深空域管理、信息通讯等跨市协同,打破区域壁垒。
按照规划,东莞将优先落实条件成熟的重点项目,鼓励国企、大型园区、医院等单位按需布设低空设施,力争一年内建成 100 个低空基础设施,构建起 “多元化、全覆盖” 的基建格局,为低空经济安全 “起飞” 筑牢根基。
场景为王:年内打造 100 个示范应用,破解 “制造强、应用弱” 困局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和全国制造业重镇,东莞在低空经济领域早已具备 “硬实力”—— 全市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 528 家相关企业,全国 70% 的无人机零配件产自东莞,在关键零部件领域优势显著。但 “制造强、应用弱” 的短板,却让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此次《若干措施》聚焦应用场景突破,推动低空经济从 “制造端” 向 “应用端” 延伸。
根据《东莞市 2025 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东莞已梳理出 28 个重点应用场景、37 个机会应用场景,覆盖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消防救援、货物运输、文旅培训等多个领域。而《若干措施》进一步加码政策支持,为场景落地 “保驾护航”。
在物流领域,东莞鼓励开通市内、跨市及莞港跨境无人机物流航线,按航线类型给予不同级别补贴,推动低空物流从 “试点” 走向 “常态化”;在政务服务领域,支持政府购买低空巡检巡查、应急救援、航拍测绘等服务,年服务收入超 200 万元的企业,最高可获 100 万元补贴;镇街(园区)推动低空应用场景建设,也能获得最高不超过总财政支出 60% 的资金支持。
松山湖 “低空经济 + 应急救援” 的场景已率先落地,无人机凭借灵活、高效的优势,在应急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接下来,东莞将推动每个镇街(园区)至少推出一个低空应用示范场景,确保年内打造 100 个以上低空应用场景,到 2027 年实现各类应用场景不少于 150 个,让低空经济真正融入城市运转的方方面面。
产业为核:单企最高补贴 3000 万元,补链强链构建产业生态
要实现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完整、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若干措施》围绕低空产业 “强链、补链、延链”,推出一系列重磅扶持政策,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壮大产业集群。
在项目落地方面,东莞给出 “诚意满满” 的补贴:投资超 1 亿元的整机项目、超 5000 万元的零部件项目,按实际投资的 10% 给予一次性补贴;维修维护、检验检测项目主体,最高可获 200 万元补贴;企业新建、改扩建投资超 5000 万元的,补贴上限达 1000 万元。
在产业载体建设上,东莞计划近期挂牌建设 8 个低空产业园区,以集聚区为核心打造低空示范产业园,构建 “综合集聚 + 特色载体” 的空间布局。按照目标,到 2027 年,东莞低空经济整机制造企业将突破 30 家,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从应用服务到维修检测的全产业链生态。
保障有力:全流程服务破解堵点卡点,为产业发展注入 “强心剂”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在人才、适航认证、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面临诸多 “堵点卡点”。《若干措施》精准施策,构建 “全流程” 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在人才引培上,东莞按培训费用的 10% 给予补贴,单个培训机构年度补贴不超过 50 万元,力争到 2027 年全市低空飞手等人才队伍超 200 人;在适航认证上,针对不同类型飞行器推出分档奖励,eVTOL 航空器取证最高可获 1500 万元补贴,单个企业年累计补贴不超过 3000 万元;在融资支持上,创新融资成本补助和股权融资奖励,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在市场开拓上,对企业参加展会给予补贴,标准展位最高 3 万元,特装展位按布展费 50% 支持。
此外,东莞还将加快推进全市政务无人机 “一网统管” 平台建设,12 月前完成基础平台和硬件建设;组建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发挥行业组织桥梁作用;成立东莞市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强化国资平台支撑。
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场景,从产业培育到要素保障,东莞以一套 “组合拳” 推动低空经济从 “蓝图” 走向 “现实”。未来,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低空经济将成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新引擎”,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贡献 “东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