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日前,2025年意法半导体STM32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ST积极布局的“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受到业界专家、行业高管、广大工程师群体等广泛关注。此次峰会上,ST带来多款新品展示,多位专家齐聚现场,共同分享ST MCU技术和市场最新进展。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及数字营销副总裁ARNAUD JULIENNE朱利安表示,意法半导体“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以及ST对中国坚持的长期承诺,这是ST对中国客户的最坚定的承诺。首先,STM32不仅有创新的产品,好的生态和解决方案。同时ST为客户保证有足够的产能和供应链的韧性。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件,ST仍然能够给客户提供足够的产能,以及提供足够有韧性的供应链。意法半导体和华虹合作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双方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合作了。这个合作的核心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意法半导体都会生产品质完全一致的STM32芯片,这个一致性包含芯片的规格、电气特性参数、产品质量、可靠性以及相同的料号。而华虹半导体董事长唐均君先生也表示,将致力于为意法半导体生产品质完全一致的STM32的芯片。STM32C051、C091和C092系列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技术市场经理闫涛介绍,STM32C0系列是ST主流单片机里定位于入门级、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自2023年STM32C0发布第一个系列以来,目标是为了取代8位平台中高端产品。相比于大家熟知的STM32G0系列,STM32C0将是这一传奇的延续。STM32C0同样采用90纳米的工艺,Cortex M0+内核,主频最高48MHz,算力44 DMIPS,CoreMark 测试114分,STM32C0和STM32G0 管脚兼容,使用相同的IP 和相同的工艺平台,且具有长期供货保证。STM32C051配备最高64KB的闪存,适合对存储空间要求更高而STM32C031 MCU又无法满足的应用设计,最多48引脚的封装具有更多的接口和用户I/O通道。STM32C091和STM32C092的闪存容量扩展到256KB,采用最多64引脚的封装。此外,STM32C092还增加了一个CAN FD接口,有了片上CAN FD接口,用户可以削减 BOM物料清单成本,简化工业通信和网络设备的硬件设计,充分利用协议升级后的灵活性、速度和有效载荷能力。STM32C0 MCU包含广泛使用的接口,例如, USB 全速设备和USART,以及定时器和模拟/数字转换器 (ADC)。为了完善注重成本的功能组合,这个经济设计具有片上时钟,电源输入只有一个,可以节省更多的外部元件,例如,计时器、去耦电容,降低物料清单成本 (BOM)。节省外部元器件还可让PCB电路板变得更小、更简单。STM32C0系列目前有多达12种封装,包括小而薄的QFPN和BGA,SO8N和TSSOP20,还有大家最常用的LQFP。以及更薄更小的WLCSP12封装,大小只有1.42×2.08毫米,小到可以包裹在线材里里,很受欢迎。自2007年ST发布第一款F1系列开始,STM32 F103C8、F030C8、G030C8等都是畅销产品。STM32C051C8能够代替以前的F103C8、F030C8、G030C8,相信C051系列也将接棒畅销产品之列。STM32 U超低功耗系列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技术市场经理张明介绍,ST的低功耗产品线此前发布L系列包括L0、 L4、 L4+以及L5,后来增加U系列发布入门级 STM32U0和旗舰型STM32U5,STM32U3的加入将加强整个低功耗产品线的广度和深度。STM32U3系列MCU利用先进的节能工艺设计,通过有AI功能的工具优调设计,以及运行频率高达 96MHz 的Arm® Cortex®-M33 内核,Coremark/毫瓦测试成绩117分,在市场上处于先进水平,这几乎是STM32U5系列的两倍,STM32L4系列的五倍。将超低功耗性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STM32U3是第一颗使用近域值设计的MCU,近域值设计可以大大降低动态功耗,也就是MCU运行时的功耗。那么什么是近域值的设计?在传统的电源电压条件下,MCU内核的电压基本上是1.2V到0.9V ,而STM32 U3的核心逻辑可以降低到0.65V,可以大幅降低动态功耗。经过实际测算,在工业应用中80%的能量消耗在运行模式下。活动追踪设备的99%的能量也是消耗在运行状态下,因此降低动态功耗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功耗。除此之外,STM32U3还提供自适应电压调节AVS技术,由于每颗芯片在生产过程中都会有不一致性的问题,那么如何把芯片的电压都调到最优,从而达到最佳的能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过去,在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可能需要用API函数对每一个芯片进行校准,这种方法的工作效率非常低,而STM32U3采用了一个专利技术,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对每一个芯片进行了校准,使它的阈值电压达到了最优水平,对于客户来说,这是一个无API参与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整个效率。”STM32U3 系列不仅动态功耗低 (低至 10µA/MHz),静态功耗也极低,仅为 1.6µA。STM32U3 内置最高1MB 的双闪存和 256kB的SRAM。在数据安全方面,STM32U3 MCU 嵌入STM32U5 所有成功的安全保护功能,以及附加的密钥库功能。STM32U3 MCU 出厂前可以帮助客安装密钥,并采用耦合链式桥 (CCB) 技术保护密钥,这是CCB技术在 STM32 MCU 系列中的首次使用。有两条产品线可供选择,提供带硬件加密加速器或不带硬件加密加速器的MCU。除了低功耗之外,新产品还集成了高效、高性能的外设接口,包括最新的I3C数字接口。MCU温度等级分为工业级 (工作温度-40°C 至 85°C) 和高温工业级 (工作温度-40°C 至 105°C)。STM32U3的典型应用是工作功耗极低的产品设备,包括电水燃气表、血糖仪、胰岛素泵等医疗设备、动物健康护理监测器、森林火灾探测器,以及恒温器、烟火探测器等工业传感器。STM32U3 MCU还用于智能手表、穿戴设备、耳机等消费产品。它可以使活动追踪设备的电池使用寿命延长7倍,智能表计的电池使用寿命可以延长4倍。STM32MP23系列从STM32 MPU的整个路线图来看,分为MP1和MP2两大系列。去年发布的很有性价比的MP25集成双核或单核1.5GHz Cortex-A35和一个400MHz M33的异构CPU,以及900MHz的GUO和1.35 TOPS的NPU。而目前最新发布的MP23系列较MP25成本更优。ST计划在今年底推出成本进一步优化的MP21,此外,ST也在规划性能更高的MP27。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MDRF) 微处理器产品市场经理霍笋介绍,MP23系列作为2024年推出的STM32MP25系列的后续成本优化产品,内置两个1.5GHz Arm Cortex-A35核和一个400MHz Cortex-M33 内核 (用于实时控制) 以及0.6 TOPS 的神经网络加速器。此外,MP23还配备 3D 图形处理器、H.264 解码器、支持Raw数据格式的 MIPI CSI-2 摄像头接口、支持时间敏感网络 (TSN) 的双千兆以太网端口,以及两个CAN-FD 接口。为了帮助用户将AI无缝部署在STM32MP2上,ST提供完整的生态和资源支持。在模型训练阶段,原生支持常用模型例如TensorFlow、ONNX,其它模型比如Matlab、Pytorch可以很方便的转换成ONNX。ST有丰富的AI模型库,包含目标检测、人体姿态识别、语义分割等,用户可以直接参考使用这些开源的模型库,然后通过脚本导入自己的数据集,就可以生成自己的模型在电脑端训练。模型训练好之后就可以用 ST提供Edge AI Core本地版和Edge AI Developer Cloud 云端版,帮助用户将模型量化、转换,然后就可以下载到到本地或云端开发板上进行基准测试。用户可以方便的查看到当前模型所占用的CPU、GPU、NPU资源、推理速度等等。STM32MP23系列可在智能工厂、智能城市和智能家居中完成各种感测、运算和数据处理功能。借助神经引擎带来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功能,STM32MP23系列可处理直观的自适应的 HMI人机界面、视觉化人机交互和预测性维护。STM32WBA6系列STM32WBA6新系列微控制器的无线子系统支持蓝牙、Zigbee、Thread、Matter等在2.4GHz频段运行的网络协议,并允许设备同时使用多种协议进行通信。这样,智能家居网桥等网络系统就可以通过蓝牙与业主的手机App通信,同时还可以通过Zigbee等Mesh网络管理照明或恒温器。STM32WBA6 系列还有单协议产品,以满足看重简单和性价比的客户需求。STM32WBA5和STM32WBA6两个系列都支持最新的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 (RED) 网络安全规定,SESIP3认证目标将大大简化客户设备的合规手续。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 (MDRF) STM32无线产品总监陈德勇介绍,今年8月RED将强制实现,具有无线能力的终端出口到欧盟,都必须通过该规范。同时2027年更为严格的法规CRA即Cyber Resilience Act将开始执行,届时带数据能力的终端都须取得该认证。STM32WBA6 系列采用高能效的 Arm® Cortex®-M33内核,内置浮点单元和DSP扩展指令集,主频最高100MHz。无线子系统改进了接收性能,接收灵敏度达到 -100dBm,在最大通信距离内实现更可靠的网络连接。STM32WBA6新系列MCU具有更大的内存,片上闪存高达 2MB,RAM高达512KB,支持更复杂的应用程序。数字外设接口增加USB 高速接口,以及更多的数字接口,包括三个 SPI 端口、四个 I2C 端口、三个 USART 和一个 LPUART。可以支持高达86个GPIO,应该是业界内第一款能支持86个GPIO的无线产品。STM32WBA6 系列支持同时运行多协议的无线通信功能,使其成为在其他协议上层运行的Matter协议的应用设计的理想选择。ST不只提供无线终端节点主控芯片,包含用作Matter主控的MPU,还提供用作节点端网桥的H7或者未来的U3,另外NFC的应用也会提升,所以说ST可以全面支持整体Matter生态。STM32WBA6系列可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众多场景。例如智能锁市场,其功能性、灵活性、安全性、互动性等需求显著提升,又如智能医疗领域的连续血糖监测仪CGM,在美国CGM已经从医疗设备转变成可以在柜台销售的设备。这一产品则要更高性能、更大存储空间的无线芯片满足所需。灵活的供应链以及MCU+AI早在几年前,ST就开始前瞻性地部署供应链,尤其是围绕“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于是我们看到了ST与三安、ST与华虹的积极合作项目的落地。朱利安表示,灵活的供应链可以保证满足客户在国内外的需求。例如客户需要在中国区制造的产品,ST就提供中国供应链,当产品需要销往国外,ST也可以提供国外供应链。同时ST在法国、中国、韩国等不同国家的产能都能够用于灵活调配。AI在MCU应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也看到ST的MCU产品开始搭载AI加速器。中国区微控制器、数字IC 与射频产品部 (MDRF) 微控制器应用与产品高级经理吴刚谈到,单靠CPU算力的提升已经无法满足客户对性能和功耗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是采用CPU+外部协处理器,例如CPU+NPU这种异构方式。除算力外,AI模型处理还伴随很大的数据量,这对于存储器容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在存储容量和应用需求之间找到平衡将变得尤为重要。另外,AI模型对算力要求越高,功耗也会更高。因此在性能与功耗之间取得平衡也是重中之重。例如STM32N6可以提供600个GOPS算力的NPU,配合高性能CPU,可以实现机器视觉应用等提升机器人的性能。ST的芯片已经用于一些消费类机器人,例如陪伴机器人、口袋机器人等将是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此外,可穿戴、集成AI的智能家居等也是非常有潜力的应用方向。吴刚还表示,ST与竞争对手很大的差异在于ST能为客户提供很好的开发支持服务,与客户一起挑选合适的AI模型,选择合适的STM32平台,提供给客户一个近乎于交钥匙的解决方案。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更多热点文章阅读突发!国产高端模拟厂商破产!造芯十四年,曾“红极一时”!遭强势回应!联发科起诉华为蔚来拆分智驾芯片业务,新公司浮出水面近50万台,爆炸风险!这一单品火速召回!北交所退市第一股!财务造假长达7年,虚增营收高达14.65亿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