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推动轻工业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工作方案》部署了五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优化供给。在加快产品创新方面,《工作方案》提出,通过“链长制”“揭榜挂帅”等举措,加速智能家电、生物制造、高端自行车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发布家电、造纸、照明电器、洗涤用品、食品等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引领产品创新。在加强质量保障方面,《工作方案》明确,要完成玩具、儿童手表、智能锁具、家用燃气灶具等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建立老年用品、智能家居产业标准体系,引导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加快家电、缝制机械、照明电器、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先进产品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带动产品、服务、装备“走出去”。在加力品牌培育方面,《工作方案》指出,要组织开展家电、家具、化妆品、鞋靴、箱包、运动器材、老年用品、婴童用品、制笔等领域品牌培育工作,择优纳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
二是助力扩大消费。在促进扩大传统消费方面,《工作方案》提出落实好现有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大绿色低碳、智能健康、适老宜小产品研发推广,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撬动作用,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加强高能效、智能化、嵌入式、套系化家电产品供给,推广全屋定制、局部翻新、适老化改造等换新模式,带动家电家居消费。在培育新消费增长点方面,《工作方案》明确增加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功能家具、智能安防、多场景照明系统、智能影音娱乐、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供给。研究制定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国家标准,开展智能家居大规模推广应用行动。重点开发应用养老服务机器人、多功能护理床、健康护理用品等急需产品。持续发布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适时评估并动态调整,利用适老化改造支持政策等加大优质产品推广力度。在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在家电、运动器材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研发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品,培育工业垂类大模型产品,形成一批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和标杆应用案例。
三是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在优化贸易结构方面,《工作方案》支持家电、家具、皮革、照明、酒类等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品牌全球化建设,开拓海外营销渠道,打造更多国际化品牌。
四是优化产业生态。在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在家电、电池、家具等领域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树立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先进典范。面向未来重大消费需求,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生物制造等领域推动建立跨行业、跨学科交流机制,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效率。在推动产业合理布局方面,《工作方案》支持智能家电、泛家居等重点产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
五是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工作方案》指出,聚焦家电、家具、制鞋、日用化学品等重点行业推广智能排产、智能配方设计等“小快轻准”适配方案。健全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结合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分行业打造服务商资源池。梯度培育一批智能工厂,召开数字化转型现场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优秀成果。在促进绿色化发展方面,《工作方案》明确要建立涵盖产品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多维度的严格绿色标准体系,强化企业绿色生产责任,支持建设一批轻工行业绿色工厂,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