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10万+粉丝,北漂插画师秒贷款!华为全栈AI加速,让银行及时看见

新智元 2025-09-21 12:26

资讯配图



  新智元报道  

编辑:KingHZ 桃子 
【新智元导读】AI浪潮席卷全球,金融行业正迎来深刻变革。华为以全栈技术为依托,携手金融机构打造高效算力底座,重磅发布「金融智能体加速器FAB」,让AI智能体加速在金融落地生根


AI这把火,早已点燃了全球的各行各业,就连金融圈也不例外。  

放眼全球,「AI+金融」智能化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华尔街投行Morgan Stanley率先将GPT-4深度整合至核心业务系统,让AI代财务顾问冲锋上阵,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答。

资讯配图

与此同时,美国上市金融标杆企业Upstart更以实证数据证明了AI的效能——

其AI风控系统已独立完成91%贷款审批,显著提升信用评估的精准度和覆盖率。

反观国内,金融领域AI应用已全面开花,从智能投顾、风险管控,到自动化信贷等,AI渗透程度堪比华尔街。

值得注意的是,AI正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门槛。

大多数当代年轻人,普遍有着超前的消费意识。以往,并非每一个群体都拥有被金融看见的权利。

资讯配图

如今,通过拼接数据的碎片,AI正重新定义信用的边界。

贷款申请时,AI智能识别各类图片文件、自动分类;放贷时,AI还能自动对比大幅提升效率。

这套从轻松借贷、放贷,到智能回访的流水线,是AI逐步嵌入银行核心业务流程的亮眼成果之一。

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又拓展了金融服务的普惠边界。

不难看出,在金融实战中,大模型已释放出极大的应用价值。


资讯配图
AI赋能金融圈,痛点一键破除


回看过去,传统金融模式在效率、成本、风险把控、客户体验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直以来,该领域依赖人工处理大量重复性任务,不仅耗时长,成本也高。

通常贷款审批流程冗长,动辄数天甚至数周,影响业务效率。又或是,人工客服高峰期响应慢。

再加上,客户需求日益个性化,传统的「一刀切」服务,难以精准满足,客户黏性低、流失率高。

另外,金融行业数据体量庞大且分散,跨部门整合难,客户数据未打通,便会导致营销和风控决策的滞后。

更难以应对的是,金融欺诈和洗钱活动日益复杂,传统风控系统难以应对新型威胁,导致高误报/漏报率。

资讯配图

自ChatGPT掀起「百模大战」之后,超强进化的AI成为了这些挑战的破局者。

智能客服7x24小时无休响应,大幅缓解人工客服压力,也能降低人员成本。

大模型还能通过分析客户行为数据,提供定制化理财建议和营销方案。

对于企业来说,AI还将有效优化内部工作流,助力开发新品,如智能投顾、数字银行等,提升市场竞争力。

那么,就一家金融企业来说,如何为业务创新与增长,找到强大的技术底座支撑?


资讯配图
让AI创新深入金融核心
华为技术来护航


华为全栈的技术实力,便是最好的答案。

在算力、算法、数据上,华为助力银行建设创新有效的算力底座。

这极富有远见,成绩也来之不易。

去年,Epoch AI观察到顶尖AI模型的训练算力,正以每年4-5倍的速度激增。

这直接造成了开发全新大模型的三大困难:

(1)硬件需求暴增:训练GPT-4级别模型需数万张GPU/TPU。

(2)研发门槛抬高:单次训练成本飙升至上亿美元,形成「算力护城河」。

(3)政策挑战:各国开始将大模型训练算力纳入战略资源管控(如美国芯片禁令、欧盟AI法案)。

资讯配图

采用自主创新算力,也给未来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华为在芯片、计算、存储和网络等领域的技术积累。

华为还和多家头部银行,成立了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

联合创新实验室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基于全栈自主创新的算力集群,打造高效灵活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

为了帮助全球金融机构开展智能化变革,依托昇腾AI算力底座,华为持续加大在智能体平台、模型与场景能力的投入,并与生态伙伴深度协同,从AI平台、模型到应用层共同构建繁荣生态。

通过联合创新,华为与客户共同提升在算力底座、大模型、知识工程、平台工具、架构设计、场景应用、人才发展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全面能力,助力客户稳步推进AI变革落地。

在2025全联接大会期间,华为正式发布「金融智能体加速器FAB」(FinAgent Booster)。

它的诞生,专为金融机构提供助力,解决其AI在核心业务场景中,商业落地的难题,让AI业务变革更稳推进。

这一次,华为整合了AI创新方案、生态实践、与伙伴的联合方案、工程化经验,围绕智能体全面升级华为金融数据智能方案5.5,推出了全新知识湖方案,以昇腾加速大规模图计算与多模态知识分析;DataArts Studio知识管理平台,一站式开展知识治理、萃取和本体建模;联合Top伙伴,不断丰富知识应用创新,通过数据到知识升级,让AI更懂金融业务。

资讯配图

而这个全新的FAB,核心想法就是——

把AI落地的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和伙伴


具体来说,它具备了以下三大特点:


如今,中国已经有200多家金融机构全面选择昇腾。

华为与全球Top金融机构持续深化AI创新,在运营、营销及对客领域落地数百个应用场景,实现从增效到增值,从内部运营到对客服务,从单点应用迈向综合解决方案的全面升级。

为了加快大模型在金融行业最后一公里落地,华为还构建了蒸馏、微调、增训、强化学习等能力。

为了兼顾成本与性能,还做到了大小模型协同。

优化推理效率,也是华为的一个独特的强项。从底层的芯片到系统架构层面的创新,华为软硬协同提升优化,做到了从底层到应用的全流程优化与开发。

资讯配图

CANN是华为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的核心

此外,华为从芯片、软件到系统多个层面的创新也终于得到了认可。

这解决了交行AI的算力焦虑,也为用好AI、用AI赋能业务奠定了基础。

但这只是解决了有没有AI、能不能用AI的问题。

要想AI用得好,需要一套好的AI治理机制。

资讯配图

AI治理机制


银行将社会效益、战略契合度纳入AI项目评价标准,项目不仅「能落地」,还要「有价值、有意义」。

而人工智能在引领科技创新、赋能千行百业的同时,也伴随着多层次安全问题。

作为企业,需要在个人、组织和技术系统层次考虑AI安全问题。

资讯配图

信通院总结的AI安全问题

可以说,只有通过AI治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科技让金融更有温度」。

华为助力银行在三大方向上进行AI治理:全周期管理、数据治理和安全防护。

在数据治理上,华为以LakeSearch打造了全行企业级知识底座,助力合作伙伴构建了从全语义的知识建模到知识应用的全旅程方案,实现「模型+知识」的精准决策。

过去,银行可能只是查询表格数据等结构化数据;现在,银行可以统一处理文字、图像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

在安全上,华为凭借技术积累做到了「基础设施—模型—应用」全链路加固。


资讯配图
真正走向落地了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华为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的诸多成果。

大会期间,华为联合交通银行、太平洋保险和国泰海通证券,发布「数智金融三大全球样板点」,为全球金融机构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参考蓝图和路径。

资讯配图

那么,这三家金融机构与华为具体合作了什么?

交通银行与华为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金融AI建设走深向实,探索金融AI应用的新范式,共同培养金融AI人才。

太保科技与华为成功落地,业内首个「算-网-存-云」协同的大规模训推算力平台方案。目前,该方案已支持保险业务上线20+AI应用场景。

此外,国泰海通与华为通过联合创新,打造全栈自主创新的分布式证券核心交易系统,全面提升系统性能与业务敏捷性。

眼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发生在我们身边。

28岁的艾琪(化名),是一位北漂的自由插画师,一直梦想着在北京开一家自己的创意工作室。

每次,当她看着卡上躺着少得可怜的数字,又瞬间打消了念头。想要贷款,工资流水又不稳定,传统信用评估并不友好。

资讯配图

对于银行来说,看重的是工资条、房产证。可是,艾琪的「财富」藏在了云端。

她在某平台上的数字插画月销上万,社交媒体账号10万+粉丝,线上课程订阅也小有收入。

然而,这些「数字资产」在传统银行的眼里却像空气,摸不着、算不了。

如今,故事将迎来新的转机。

AI的入场让数字资产也能「开口说话」。

它就像个超级侦探,依托大模型能力,迅速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用户个人信用画像。

审核和贷款Agent联动,辅助审查大量减少人工校验工作量。

而且,在办理贷款的业务流程,也实现了全部的自动化。

智能陪伴助手24小时在线问答,保证每一个问题都有回应,知识问答、操作指引、房产估值、行业洞察报告等全部拿捏。

比如,提供客户姓名、身份证号、个人征信报告编号等信息,AI助理即生成了一份可下载的报告。

资讯配图

在客服领域,华为助力银行构建智能客服平台,为客户经理创建数字分身。

不用下载任何App,打开小程序,就能主动与数字人视频对话。

普通人不用跑银行,在家动动嘴皮子,便可完成信息采集和业务办理。

在办公方面,他们携手推出的代码助手,简化了代码生成流程,AI Coding也在交行深入系统。

还有会议纪要生成AI,一键生成要点,方便内部回顾与存档,大幅节省了人力资源。

在风险管控领域,有反洗钱AI模型,反电诈实时预警AI;在零售普惠中,有远程视频核实、贷款智能外呼等。

除了以上场景,华为与银行深化不同领域的探索,多维度赋能金融数字化转型。

通过构建开放生态,将场景验证、安全试验、人才培养串联,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这种全方位的AI合作正重新定义这银行服务的边界,从底层算力支撑到顶层应用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样本。


资讯配图
下一步,共创AI+金融新价值


银行拥抱AI的成功实践,是华为在智能时代,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例证。

过去16年,华为携手金融行业,构建起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双飞轮,用「数智」技术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还在金融行业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朋友圈」。

2024年9月,华为启动的「融海计划」以开放生态为依托,从出海、场景精筑、创新孵化三大方向全面赋能金融行业。

通过华为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计划FPGGP,华为携手中国伙伴,服务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00多家金融客户,包括53家TOP 100银行。

最重要的是,基于AI大模型和鸿蒙技术生态,金融企业可以实现多场景的智能应用孵化。

未来,华为+伙伴+金融机构将继续深化合作,探索前沿技术,持续拓展金融AI的场景边界。

不仅如此,从艾琪的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到「AI+金融」可以为普通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无论是自由职业者、创业者,还是中小企业,AI正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公平、更加触手可及。

这场智能化变革,正重塑金融行业的未来图景。

智在必行,行则必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华为
more
【AI加油站】机器人设计系列十七:《机器人系统设计及应用》:从理论基石到产业应用的深度解析(附下载)
Meta发布全家桶,带屏AI眼镜登场
【AI】15年大佬深夜痛哭半小时!氛围编程巨坑曝光,95%程序员沦为「AI保姆」
OpenAI最新硬件2026年底亮相!狂挖苹果20+老将
NVIDIA投资英特尔,双方将共同开发AI计算产品
全网都在玩 nano banana 生成手办,但这个 AI 真能给你做出来
【报告】AI专题五:2025年人工智能时代及越南股市的投资机会报告(附PDF下载)
趋势丨高功率需求倒逼,AI电源芯片赛道沸腾
鸿蒙的全面进击:“天工计划”十亿重磅加码,打造AI全场景新生态
OpenAI神秘狠人,花名Bob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