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2025全国低空经济类专业教材建设及课程体系创新设计研讨会”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图书馆5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旨在推动低空经济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助力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本次研讨会规模:线下50余人、线上直播观看400人次,覆盖20个省(区、市)几十所高校及数十家行业企业参加。天津大学出版社、华向春秋(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三协同”联盟校联合主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中国电建航空港福州大学低空经济研究院等单位承办,莱茵科斯特(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等多家单位提供支持。
当前,低空经济领域教育需求旺盛。据教育部政务服务平台公示,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中,低空经济相关申报项达137项,覆盖五大学科门类,其中120所高校申报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在此背景下,会议围绕低空类专业教材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科研课题开发核心内容,以产业实际场景及项目案例为导向,依托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高校低空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多领域嘉宾分享见解。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王晓侃介绍学院专业情况;刘常宝教授阐述会议主旨与成果目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李鹏探讨空域使用效率提升路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越梅博导智能飞行器技术应用和适航技术谈了专业和人才发展;天津农学院王育欣教授讲诉了低空技术课程体系创新;北京大学周立新教授就企业运营管理模式进行了主题发言;此外,河南杰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子满分享AI赋能低空经济课程建设思路。

研讨会还特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岑虎,以及“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联合发起人侯银海等专家,共同研讨研学旅游、劳动教育与低空经济类专业及课程体系融合育人路径。
此次研讨会为低空经济类专业教材建设和课程体系创新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对提升高校低空经济类专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