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芯榜主办的“2025年中国RISC-V生态大会”召开。此次大会汇聚RISC-V生态企业决策者、厂商技术骨干、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及行业分析师,聚焦前沿技术,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图:芯来科技总经理(西安)杨泽卫
从“指令集”到量产芯片
“如果x86是PC时代的王者,ARM是移动时代的霸主,那么RISC-V正在成为智能物联时代的‘新基建’。” 而是芯来科技用七年时间、上百颗量产芯片、数千万颗RISC-V核交付量写下的注脚。
芯来科技总经理(西安)杨泽卫表示,IP商业模式残酷:
1. 技术必须成为“共识标准”,否则客户不敢押注 。
2. 市场必须“碎片化”,否则巨头通吃,后来者无门。
3. 产品必须“通用化”,否则无法摊薄研发成本。
RISC-V凭借开放、精简、可扩展的指令集架构,恰好同时满足三大前提,成为近十年来唯一有机会重构全球处理器IP格局的变量。RISC-V商业化是产业落地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成熟可靠的RISC-V商业闭环,才会赋能整个半导体产业。

通用处理器:高能效、低功耗内核、高性能
杨总表示,芯来科技的通用处理器产品线涵盖了从入门级到高性能的多个系列,包括100系列至1000系列,每个系列都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芯来科技的通用处理器不仅性能卓越,而且与ARM架构处理器实现了对标,如N900对标ARM Cortex-R8和ARM Cortex-M7,确保了软件的兼容性和开发的便捷性。
高能效:芯来科技近年来的落地重点便是高能效领域,900系列:芯来营收最大的RISC-V CPU IP,丰富的可配置特性,包括支持Linux、多核、双模式、Vector等。
低功耗内核:芯来科技还提供了受众最广、特性最为丰富的低功耗内核系列,满足了IoT设备、智能家居、可穿戴、低功耗传感器节点、无线连接模块等多个低功耗应用领域的需求。
高性能:900系列CPU IP:作为芯来科技营收最大的RISC-V CPU IP产品线,900系列具备丰富的可配置特性,包括支持Linux、多核、双模式、Vector等。这些产品已在工业控制主控、边缘计算终端、智能安防、智能电表、车载控制器等多个高能效场景实现实际部署。
专用市场:车规、AI、安全
杨总称,在ARM垄断的移动生态里,正面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芯来选择“先垂直、后水平”的错位策略——把车规、AI、信息安全三大封闭场景做成“样板房”。芯来科技还针对特定行业的需求,开发了专用处理器产品线,包括NS、NA、NI等系列。
车规级芯片:NA900/300拿下ISO 26262 ASIL-D认证,实现“单指令集全车覆盖”,从雨刷MCU到多核自动驾驶SoC,一套工具链跑通所有控制器,供应链彻底摆脱地缘政治风险。
AI:NI900系列把向量宽度做成可配置,本土AI芯片公司用它做“辅助高算力核”,在能效比上比ARM Cortex-A55高出30%。
信息安全:针对国密、金融、电网、SIM卡等应用,芯来科技提供了具备防侧信道攻击、奇偶校验保护、指令执行时间一致、随机指令注入等技术特点的RISC-V CPU IP。这些产品主要用于Niche Market,市场比较小且细分,但RISC-V的专用场景封闭生态和自定义指令可扩展性使其在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从“能用”到“好用”,从“好用”到“想用”,芯来科技用七年时间证明了国产RISC-V IP可以做出高毛利、可以大规模量产、可以进入世界500强供应链。下一步,它能否把“中国芯来”变成“世界芯来”,将决定RISC-V生态的高度,也将决定国产半导体IP能否第一次在全球价值链里拿到定价权。